郑浩;郑浏璞;徐旭仲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蒙脱石散在新生儿红臀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通过对60例Ⅱ度红臀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使用湿润烧伤膏,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和蒙脱石散混合外涂新生儿红臀的创面,并同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使用湿润烧伤膏蒙脱石散混合的治疗组的痊愈时间[(2.32±0.48)d]比单纯使用湿润烧伤膏外涂的对照组时间[(3.44±0.51)d]提前,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蒙脱石散对新生儿Ⅱ度红臀有较好的护理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燕;林梅;虞培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多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胆囊切除术后伴明显多汗症状的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28例.对照组予补液、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每次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6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8%,对照组有效率46.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止汗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多汗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袁波;凌建新;蔡珍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差速贴壁法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ngⅡ组,Losartan+Ang Ⅱ组,不同浓度Mat(0.25、0.5、1.0 mmol/L)+Ang Ⅱ组.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检测CyclinD1、p21的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27蛋白表达.结果:(1)AngⅡ可显著提高心肌成纤维细胞MTT-OD值,使S期细胞比率增加,G1期细胞比率下降,并降低细胞p27蛋白的表达.而对CyclinD1、p21蛋白表达无影响.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可完全阻断AngⅡ的作用.(2)在一定范围内(0.25~1.0 mmol/L),Mat能降低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MTT-OD值,使S期细胞比率下降,G1期细胞比率增加,并提高心肌成纤维细胞中p27、p21蛋白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1)AngⅡ通过AT1受体促进CFs增殖,机制可能与降低p27蛋白的表达有关.而与CyclinD1、p21无关.(2)在一定范围内,Mat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其作用与增强p27、p21的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周艳芳;彭新生;欧阳静萍;徐怡;杨海鹭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是指在脑梗死后,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根据脑CT表现将HT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和脑血肿形成(parenchymal hemorrhage,PH).HI又分为小点状出血的HI-1型和多个融合点状出血的HI-2型.
作者:徐铅辉;褚晓凡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上皮异型增生在胃印戒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以42例早期胃印戒细胞癌为研究材料,AB-PAS(奥辛蓝-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印戒细胞和癌旁异型增生所舍黏液的组织化学特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者表达胃和肠上皮标志物MUC5AC,MUC6,MUC2,CD10的情况,并将印戒细胞和异型增生分为G型(胃型)、GI型(胃肠型)、I型(肠型)和U型(未分化型)四类,统计并比较印戒细胞、癌旁异型增生的类型.以20例早期肠型胃癌作为对照.结果:AB-PAS染色显示,印戒细胞所含的黏液主要为中性及混合性黏液,癌旁异型增生上皮分泌的黏液成分与印戒细胞一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印戒细胞的分类以G型为主,癌旁异型增生G型更多见,而I型少见;G型、GI型异型增生可向印戒细胞癌移行,且在GI型异型增生移行为印戒细胞癌时,肠上皮标志物的表达逐渐下降.结论:印戒细胞癌的发生与上皮异型增生有关,而伴有胃型上皮分化的异型增生可能是印戒细胞癌的癌前病变.
作者:周志华;赵海滨;张建东;赵玲娜;单宝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蜕膜组织中Fas/FasL(Fas/FasL)表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0例子痫前期患者和10例正常足月产妇胎盘及蜕膜组织中的Fas/FasL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子痫前期患者组织和正常足月产妇组织均表达Fas及FasL,Fas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蜕膜组织中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足月产妇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Fas的表达水平高于晚发型子痫前期者(P<0.05).FasL在子痫前期者的胎盘及蜕膜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足月产妇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FasL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P<0.05).结论:Fas/FasL在胎盘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作者:张铨富;王晨虹;王楚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出院指导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给予系统性的出院指导教育,随访6个月,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出院指导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凌淑芬;周四光;平广豫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比较绿激光选择性前列腺汽化术(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近期疗效.方法:将具有手术指征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PVP和TURP,监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6个月复查的有关指标,对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或术后12 h输血量、电切综合征发生率、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继发出血,PVP组明显少于TURP组(P<0.01);手术时间,PVP组长于TURP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均比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PVP治疗BPH具有与TURP相近的近期疗效;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TURP,是目前有望替代TURP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黄建华;王涛;姬平;何立仁;祝恒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带蒂背侧皮下组织瓣转移覆盖技术应用于尿道下裂手术中的疗效.方法:病例分两组,实验组为从2004年2月至2008年1月共38例尿道下裂患者,在尿道下裂手术中采用带蒂背侧皮下组织瓣转移覆盖新尿道及尿痿修补后关闭瘘口;对照组为从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共50例患者,行常规尿道成形术.结果:随访3~12个月,实验组38例术后1例出现尿瘘,对照组50例术后8例出现尿瘘.结论:在尿道下裂手术中,采用带蒂背侧皮下组织瓣转移覆盖技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尿瘘发生率.
作者:肖远松;吕军;谢克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例1 患者女,13岁.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疼、四肢抽搐.无恶心、呕吐,治疗后症状缓解1年,20d前再次发作入院治疗.实验室检查:乳酸4.73mmol/L,乳酸脱氢酶270 U/L,a-羟丁酸脱氢酶276U/L.头颅MR检查,两侧额顶枕叶对称性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见图1.经外院肌肉穿刺活检结合血生化检查,诊断为线粒体脑肌病.
作者:赵年家;沈春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Ki-67是一种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的核蛋白,在有丝分裂的G0和G1早期不表达,G1中期到晚期出现,S期和G2期逐渐增加,M期到高值,随后快速降解.由于其表达量随细胞周期不同而发生改变,在细胞周期各阶段有动态变化,起一种计时分子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评估人体肿瘤生长的一种蕈要丁具[1].
作者:陈姣;贾永前;钟凌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比较不同位置的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白内障患者66例(66只眼)分为3组,A组(22眼)行颞侧透明角膜斜行切口,B组(22眼)在角膜上方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C组(22眼)在角膜大散光轴方向作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分别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分别第1周,第1个月及第3个月随访,验光及作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术后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角膜散光轴向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矫正视力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周,第1个月A、B两组角膜散光度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明显大于C组角膜散光度(P<0.05),C组角膜散光度术后第1周,第1个月较术后第3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效果好,根据角膜散光轴向选择的透明角膜切口术后角膜散光小,早期屈光稳定.
作者:邱新文;徐海萍;陈彩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肥胖及超重青少年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关系,探讨脂联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改变的影响.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和体检肥胖及超重者43例,以及2008年3月南通市区高考健康体检正常对照37例,检测一般项目、红细胞压积、血糖、甘油三酯(TG)、胰岛素、脂联素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教(IR),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软件SPSS13.0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与以收缩压(SBP)、IMT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肥胖及超重组BMI、TG、红细胞压积(HCT)、SBP、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M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纽舒张压(DBP)差异无显著性;APN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与BMI、TG、HCT、SBP、IR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IMT、DBP呈负相关(P=0.160、0.298).以SBP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IMT、IR是形成青少年SBP升高的主要因素;以IMT为应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BP、BMI、DBP对青少年IMT增厚影响大.结论:肥胖及超重青少年存在显著低脂联素血症,血清脂联素与BMI和IR呈显著负相关,低脂联素血症与IR是形成肥胖或超重青少年SBP升高和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洪宏;喻海忠;赵枰;胡晓蓉;冯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建立以甲状腺单发结节超声及核素静态显像特征为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超声与核素静态显像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治疗的98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患者术前均进行二维超声成像及甲状腺核素静态显像,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将Logistic回归模型引入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判断中,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报能力,通过比较各变量的优势比,评价超声与核素显像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过基于偏大似然估计的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钙化、回声评分、形态及核素扫描四个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超声的三个特征变量的优势比均大于核素的优势比.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预报的正确率为94.9%,ROC曲线下面积为0.980.结论: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超声相对核素静态显像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娟娟;丛淑珍;冯占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20~40岁,ASA为Ⅰ~Ⅱ级,根据腰庥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S组为罗哌卡因12mg+舒芬太尼4μg,R组为罗哌卡因14 mg.记录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术中牵拉反应程度,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寒战及瘙痒等不良反应,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Bromage评分、Apgar评分无区别.与R组比较,S组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少、术中局麻药追加量明显减少、牵拉反应评分明显降低.但是S组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其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缩短,且作用时间延长,能更好的抑制牵拉反应,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适合于剖宫产手术.
作者:唐江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负性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袁达的影响,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分别与不同浓度(10、50、100 mg/L)ox-LDL温育24 h,以PBS作阴性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D-L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PD-L1表达逐步升高,低浓度(10 mg/L)OX-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浓度(50 mg/L)及高浓度(100 mg/L)ox-LDL组较对照组PD-L1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公认有致慢性炎症作用的ox-LDL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时,上调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的表达,这种负反馈调节可能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免疫机制.
作者:刘芃;刘映峰;徐琳;李公信;赵欢;张紫微;缪绯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男,52岁,因腹痛、腹泻,于2008年11月2日来院就诊.查体:T 36.7℃,心率88次/min.血常规:WBC 5.2×109/L,N0.58、L0.33、M0.05、Eo0.03、B0.01.粪便检查:隐血试验(-),镜下发现较多棕褐色卵圆形物,如西瓜籽状,体积在9~19μm×12~15 μm,外壳较厚,一端有突起状的空隙区,疑似华支睾吸虫卵.
作者:赵俊红;刘定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为探讨更好的重型地中海贫血(地贫)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肝静脉闭塞病(VOD)预防方案,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小剂量肝素及前列腺素E脂质微球预防重型β-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VOD的效果.方法:58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61次,所有患者从移植前开始至移植后20 d均给予肝素钠每日100~150 IU/kg,24 h微量泵维持静脉注射,前列腺E脂质微球每日1~1.5μg/kg,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10 h以上;研究组给予口服熊去氧胆酸[12 mg/(kg·d)],对照组则不给熊去氧胆酸,两组均用肝素及前列腺素E脂质微球至移植后第20天,以预防VOD.结果:研究组3例发生VOD(3/33,8.8%),对照组10例发生VOD(10/28,37.0%).两种预防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毒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肝素及前列腺素E脂质微球预防重型β-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吴学东;刘华颖;何岳林;冯晓勤;陈戈煜;石磊;苏清霞;孟凡义;李春富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高脂对照组(HL组)、高脂+罗格列酮组(HL+RSG组)和高脂+银杏叶提取物组(HL+EGb组).实验结束后,TUNEL法检测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胰岛β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HL组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HL组比较,HL+EGb组、HL+RSG组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NC组比较,HL组大鼠胰岛β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bax蛋白水平升高,与HL组比较,HL+EGb组、HL+RSG组大鼠胰岛β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和bax蛋白水平降低.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通过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和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对高脂喂养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董丽;刘敏;宋光耀;王敬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女,55岁.一次饱餐后突感剧烈头疼,继之腹痛,恶心,喷射性呕吐,并伴发热,T38.2℃,腹泻2次.稀水便,无脓血、黏液及里急后重.曾在外院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均不高.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较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
作者:李惠民;李哲;杨普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