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源;彭慧;靳卫章
目的:总结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方法:对31例病案的综合治疗.采用牵引、手法按摩及研药、静脉注射及椎管内注射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结果:31例患者有效率达100%,显效率80.6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早期轻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有效的.一旦发生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的器质性病变,此疗法效果不好.
作者:党馥珍;李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两年来我国恶性骨肿瘤的治疗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疗研究进展1.1新畏助化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治疗在近年来取的长足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化学治疗的逐渐完善.
作者:王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外科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治疗的10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不同患者不同矫形术式的选择.结果:10例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15.2(1~40)岁,平均后凸角度69°(35°~98°),2例行单纯前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1例行单纯半椎体切除术,1例后路原位融合内固定术,6例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畸形矫正率为32.2%.结论:不同年龄、不同分型以及不同的畸形程度,应选择相应的矫形术式.
作者:方向义;郝定均;吴起宁;贺宝荣;陈海波;宋宗让;王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腰椎管手术通常指由脊柱后路切除部分或全部椎板,暴露椎管并清理椎管内病变.通常见于以下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内肿瘤及创伤后的马尾神经综合征等.因手术破坏了脊柱后柱结构,常导致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而硬膜外纤维瘢痕的形成是重要的原因[1].如何预防和减少纤维瘢痕的形成,是防止FBSS的关键.许多学者在实验和临床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现作一总结.
作者:常彦海;罗振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回顾分析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6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4例,闭合性骨折42例.结果:56例获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年6个月,优良率97%.结论: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刘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分型标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方法: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10年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127例,手术治疗674例,保守治疗453例.所有病例资料完整,包括有现病史、既往史、查体,CT、MRI、椎管造影.每个病例至少具有椎管造影、CT、MRI中的一项.从疼痛、神经症状、CT表现、MRI表现、椎管造影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影像表现相结合进行评分分型从而建立评分分型-6分Ⅴ型标准.2004年1月至3月在门诊应用该分型对159例门诊病人进行分型,并跟踪随访.结果:对159例病人进行分型,其中Ⅰ型15例,Ⅱ型36例,Ⅲ型54例,Ⅳ型33例,Ⅴ型21例,按百分比计算Ⅰ型9%,Ⅱ型23%,Ⅲ型34%,Ⅳ型21%,Ⅴ型1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分型标准(以下简称评分分型)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影像表现相结合进行评分分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
作者:郝定均;刘团江;吴起宁;贺宝荣;刘立锋;方向义;陈海波;王晓东;宋宗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它病因复杂、病程迁延日久,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腰部承担上身的重量,腰椎、椎间盘、韧带、椎旁肌肉的联合及脊柱正常的四个生理弯曲有效地维护着腰部的协调运动、力学平衡,增加了脊柱的适应性和吸收冲击的能力,维护了椎间关节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腰部也是上身与下身运动的枢纽,活动频繁,由于生理、解剖、人的直立行走、生产生活劳动等因素,使腰部损伤、退变的机会大大增加,甚至引起LDH.
作者:程延;张丽心;杨富国;罗振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颈椎的骨折合并截瘫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由于损伤部位靠近生命中枢,症状重、死亡率高而且并发症多.颈椎合并截瘫患者如护理不当,有发生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而且伤后常常伴有呼吸肌麻痹,肺膨胀功能不全等病理改变,治疗时常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因此呼吸道防御功能低下,呼吸道分泌物沉积,阻塞而致肺炎或窒息,故做好呼吸道护理是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颈椎骨折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徐俊艳;宋小云;刘凤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寻求老年转子间骨折科学、人文的分析方法,客观、切实的选择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6月~2004年6月间,对24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分析,对转子间骨折的不同手术方式客观分析评价.结果:240例患者中,年龄为65~96岁,平均为86岁,其中男97例,女143例,选择手术方式:切复内固定180例,关节置换60例,均为骨水泥型假体,疗效按生活自理程度分为:完全自理,140例,部分自理,60例,卧床不能自理36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不能简单的根据骨折类型,骨质状况和年龄来选择手术方式,而应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伤前生活状况,以及生活要求和骨折类型,骨质状况的综合分析评价来选择手术方式,这样更能够客观的评估患者局替情况,提高患者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樊源;彭慧;靳卫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合并重度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总结Ⅱ°以上胸腰椎骨折脱位行后路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0例;结果:经6至20月(平均14.5月)随访,内固定可靠,神经损伤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疗效满意;结论: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难度大,尽早手术、术前牵引、AO-Schanz钉是复位内固定的理想材料.
作者:宋宗让;郝定均;吴丽;贺宝荣;吴起宁;刘立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4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并在关节镜下行清理术.术后3个月及1年后复查,随访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缓解、肿胀减轻、功能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优良率达85%;经1年以上随访,优良率为72%,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疗效好且简便的方法.
作者:焦宁;姜海;薛金山;温世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1994年5月12日至2003年12月30日共采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219例,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及硬膜外腔插管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窦群立;赵波;郝阳泉;杨宁;杨锋;张根印;李引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MRI、MRA及DS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组74例患者,74例行X线平片及DSA检查;40例行MRI检查;4例行MRA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结合椎动脉所表现的影像学特点,在采取不同方式解除椎动脉机械性压迫的同时,均进行了椎动脉外膜显微剥离术.结果:X线平片、MRI、MRA及DSA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椎动脉的受累情况.诊断符合率高,手术过程顺利,按Nagashima疗效评定标准:分优、良、差三级,优良率达92.6%,疗效满意.结论:影像学检查全面分析椎动脉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为选择佳手术方式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张小卫;王金堂;李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机械工业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多发性创伤逐渐上升,已是创伤外科急诊常见的危重症.多发性创伤多伤情重、变化快、休克多、易漏诊、处理难、并发症多、伤残率高[1].若掌握不了救治理念和程序,轻重缓急主次不分,把握不了急救手术的时机,就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就我院(二级医院)骨科1992年至2003年收治12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中;赵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根据髁状突骨折的不同临床表现分别选择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种疗法的效果,为适应证合理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总结1996年7月~2003年7月间收治的81例(98侧)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情况,根据骨折的部位,移位的方向、程度,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意愿选择治疗方法,28例(33侧)保守治疗,53例率为81.3%,手术治疗效果总体优良率为92.6%.结论:两种疗法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应严格适应证选择,才能扬利去弊提高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震;吕春堂;周中华;徐晓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浮肘损伤中西医结合,以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的有效方法及生物力学分析研究.方法:总结分析了1998年1月~2003年12月29例浮肘损伤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手法复位17例,牵引加手法复位7例,手术5例.结果:依据疗效标准,本组治疗29例,其中优秀13例,占44.83%;良好10例,占34.48%可4例,占13.79%.总有效率为93.10%,优良率为79.3%.优秀13例中,手法复位8例,牵引复位3例,手术治疗2例.良好中以手法复位为多,为6例.疗效可中,手法复位2例,手术2例.疗效差中,手法复位1例,牵引治疗1例.结论:浮肘损伤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以手法复位为主治疗,以及本科多年来研制改革的多段外固定方法和改良的夹板加石膏固定法,使骨折复位效果更好,功能恢复更满意.
作者:党馥珍;巩四海;王新民;康汇;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次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6月~2003年2月收治的6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经10个月~3年随访,优491例,良82例,可48例,差7例,本组优良率为91.2%(573/628).结论:次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行术式,骨窗位于中央,视野佳,操作方便,减压比较彻底,关节突破坏小,疗效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作者:何宗战;杨运启;王东升;仲崇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65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脱出者行椎板全切后移悬吊椎管成形术.方法:采用自制限深骨刀切开狭窄部椎板,摘除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椎板后移悬吊,手术前后症状体征、X线平片、CT检查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3年,优6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8.5%;X线及CT显示椎管前后径平均增加3.2毫米,容积平均增加18.6%.结论:该术式显露充分,手术彻底,限深骨刀有效阻止硬膜神经损伤,椎管容积增大,脊柱后部结构重建,腰椎稳定,瘢痕粘连少,为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脱出者更适宜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徐洪海;罗振群;弓立群;常彦海;李勇;刘时璋;易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水疗法,是运用水的温度、压力或溶于其内的化学物质进行治疗.水在自然界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它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水的热容量大,导热性强,又是良好的溶剂,因而可以利用水的温度机械性物质和水溶液化学成分的刺激作用,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水疗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它不像药物那样发生不良反应,也不像矿泉疗法那样受环境条件限制,因而是一种应予重视的物理疗法[1].
作者:刘萍;刘美荣;杨芬英;粟宝风;蔡乾坤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