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病黄疸的疗效观察

边晓霞;张桂霞;高秀丽

关键词:岩黄连注射液, 治疗体会, 慢性肝病, 黄疸, 门冬氨酸钾镁, 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 症状改善, 液相比, 应用, 疗效, 降酶, 患者, 肝癌
摘要: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我院应用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炎性肝硬化、肝癌等伴有黄疸的患者,并对其退黄、降酶、症状改善方面的疗效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相比较,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构建大鼠心衰模型,8周后,实验组大鼠每日腹腔内注射葛根素0.02 g/kg,对照组大鼠每日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 mL/kg,连续30 d后断头法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分别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对凋亡相关Bcl-2与Bax蛋白表达的变化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凋亡指数和凋亡百分率显著降低,实验组Bcl-2表达明显上升,Bax表达则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表达有关.

    作者:汪坚敏;吴莘;张春炳;朱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666例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62例输卵管妊娠、111例黄体破裂、56例急性盆腔炎、7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53例巧克力囊肿破裂、5例子宫穿孔、3例出血性输卵管炎,662例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转开腹4例.结论:应用腹腔镜诊断、治疗妇科急腹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微创的方法.

    作者:林坦;王元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部卒中3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3例腹部卒中病历,对其发生原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先天性动脉发育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根据其临床特点,腹痛和失血症状为其主要表现.预后取决于出血的速度、是否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手术、尽可能寻找并结扎出血的血管是治疗的关键.结论:腹部卒中在临床上少见,诊断困难,早期开腹探察止血,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田浩;蒋周凌;吴良平;张玉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及肾囊肿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肾上腺肿瘤和肾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完成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2例,肾囊肿去顶术34例.结果:45例获成功,住院6~10 d,平均7 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和肾囊肿首选或重要的手术方法.

    作者:章晓军;黄忠祥;朱郑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健侧血胸1例

    患者男,55岁,56 kg,因确诊食管癌于8:00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取右侧卧位,选左后外侧切口第5肋间进胸.术中见食管中段有一约13 cm×6 cm×5 cm大小的月中块,侵犯外膜,并与主动脉粘连,肺叶内未触及肿块,无胸腔积液.

    作者:戴建强;姜志;屠伟峰;施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心理因素对皮下埋植避孕续用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因素对皮下埋植避孕续用率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6年11月取管的207名使用皮埋剂妇女的心理因素(知情方式、性格类型、文化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专业人员咨询和各种媒体宣传续用率分别为83.9%和76.9%,通过朋友同事介绍知情者续用率为24.5%.外向型与中性型性格续用率分别为93.1%和64.7%,而内向型性格续用率为12.5%.初中以下妇女续用率为91.3%,高中专和大专以上妇女续用率分别为57.1%和10.0%.结论:术前专业人员细致的咨询工作和各种媒体客观详实的宣传是提高皮下埋植避孕续用率的保障.根据不同性格类型和文化程度的人,因人而异做好咨询工作,可提高其续用率.

    作者:麦小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子痫脑病的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

    目的:研究子痫脑病的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讨论其MRI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子痫患者临床及头颅MRI影像资料.结果:病灶主要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对称性分布.可同时累及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MRI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表现扩散系数值升高.结论:子痫患者脑病MRI表现,特别是DWI图像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能明确诊断.

    作者:鄢广平;吴海鸰;高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5例(15眼),同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是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尚红林;吴秀莹;舒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6-二磷酸果糖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8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内脏反位腹腔镜胆囊切除1例

    临床上腹腔镜切除左位胆囊尤其是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的报道较少,经验也较缺乏.我院于2007年4月23日收治了1例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并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少谊;张晓霞;邓小枫;简百录;骆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1例

    笔者近期接诊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来芹;褚晓源;陈龙邦;管晓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目的:结合既往有胆道、胰腺手术史的急性胰腺炎发作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价手术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相关性及其临床表现等特点.方法:收集、整理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348例急性胰腺炎病历资料.全部资料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99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组制定二次方案).根据研究要求,整理伴有胆道,胰腺手术史的病例67例,结合资料从手术方式、手术与发病间歇、住院天数、Balthazar,CT分级、Ranson入院48 h评分,进行分析、总结.所有结果采用-x±s,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曾有胆道胰腺手术史的急性胰腺炎发作,与胆总管结石、胆泥沉积,奥狄氏括约肌功能、奥狄氏括约狭窄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y cholecystectomy)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open cholecystectomy)胰腺炎在住院天数、术后距急性胰腺炎发作间隔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系痊愈出院.58例随访,无胰腺炎再次发作.结论:伴有胆道、胰腺手术史的胰腺炎急性发作,在治疗上仍以支持,对症为主,但要重视病因诊治,在病情平稳后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检查,重点观察胰管,胆总管下端及奥迪氏括约肌功能,减少并控制胰腺炎复发可能性,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申素纲;张东;李军辉;胡恒通;郭坤;马清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与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和IL-18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hsCRP和IL-1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hsCRP和IL-18显著高于非大血管病变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18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320,P<0.05),hsCRP与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0.296,P<0.05).结论:hsCRP和IL-18在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患者中升高,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礼仪;陈士军;张高明;李志沭;许森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肝硬化断流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肝硬化断流手术的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肝功能分级Child A级行胃底贲门血管离断手术的肝硬化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R组:全麻诱导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插管后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维持.F组:全麻诱导给予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插管后输注芬太尼0.01~0.4 μg/(kg·min)维持,两组均吸入异氟醚,间断推注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记录术后恢复情况,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吸入异氟醚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组病人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肝硬化断流手术,可使病人吸入异氟醚浓度降低,术后清醒快,恢复迅速.

    作者:任波;董刚;徐晨;李志伟;张培瑞;刘振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应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薄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薄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从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手部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Ⅰ期愈合,10例Ⅱ期愈合,手外观及功能均较理想.结论: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早期行真皮下血管网带蒂薄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全胜;邓德柱;石炳文;王强;刘兴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生命是一种回声

    我心中珍藏着一个温馨的故事.那是几年前的事,我受父亲的重托,去看望生病的舅公,因车子在半路上抛锚,当我下车时夜幕已降临,在别人的指点下,加上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就匆匆上路.十几年前,我曾跟奶奶去过舅公家几次,虽然每次去舅公家,路上奶奶都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路旁各种各样的特征,并要求我们牢记,目的是下次我们自己来时不走错路.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部开放性损伤37例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胸部开放性损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选择37例胸部开放性损伤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检查、诊断,同时行电视胸腔镜下肺损伤缝合修补、止血或小切口辅助手术.结果:37例经VATS探查明确胸内脏器损伤情况,其中肺裂伤28例34处;心包裂伤4例,其中1例左心室裂伤;膈肌破裂5例,合并脾破裂2例、肝脏裂伤1例、胃裂伤穿孔1例;肋间血管损伤出血6例;胸内广泛粘连1例.VATS下行肺裂伤缝合修补14例,肺裂伤缝合修补联合镜下胸壁止血3例,单纯镜下或镜下辅助止血4例,局部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6例,镜下心包止血或缝合3例,中转开胸完成手术7例.胸腔镜探查及治疗时间10~100 min,平均55 min.术后气胸4例,轻度皮下气肿5例,8例术后1~6 d咯少量血痰.全组病例随访1~12个月,平均5.2个月,复查胸片无胸腔积液、积气及阴影.结论:VATS诊治胸部开放性损伤准确、及时、微创.

    作者:尤振兵;黄苏;陈其友;吴清泉;郭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总结200例外科危重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分析用药组(天普洛安)与对照组(生理盐水)患者的整体改善率、各临床体征及各项相关检验值给药前后的结果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用药组患者平均住外科ICU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大部分异常检测指标的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一定剂量的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陈仲清;陈辉;杨翃;付卫军;蒋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黑眼中的医生

    老黑一般情况下是不去医院的,一点小灾小病的,就自己搞定了!并不是老黑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实在不愿看见那么多对生命渴望的脸和焦急的亲人的眼神以及医生见怪不怪的那种从容不迫!每一次去医院的经历都是那么迫不得已,就像被人拎着耳朵拽进了刑场!

    作者:死水老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stress ulcer)后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胃黏膜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应激性溃疡组(S组)、氯胺酮预处理组(K1、K2、K3组),每组8只.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方法制作急性胃黏膜病变模型,于应激6 h后检测血浆、胃黏膜NO水平、UI和大体及光镜下胃黏膜损伤程度及组织学改变.结果:氯胺酮预处理组与S组比较胃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并且氯胺酮预处理组大鼠血浆、胃黏膜NO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氯胺酮改变血浆、胃黏膜NO水平等因素有关.

    作者:丁冬;屠伟峰;李成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