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智;钟帮科;杨邦祥
目的:观察丹参滴注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丹参滴注液静脉滴注,维生素B12、B1肌肉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胸腺肤注射液静脉滴注,疼痛者加用消炎痛25mg tid,外用1%的黄连炉甘石洗液.对照组除未给予丹参滴注液静脉滴注,其余同治疗组.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滴注液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德锋;张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于大学毕业即加入生理学教学队伍的新人,本文认为要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需要重点培养授课技能,包括采用问题式教学、讲解生理学的经典实验、狠抓实验课质量、电教的使用和因材施教等.
作者:王东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文章从支持产妇需要、产前准备、产后早接触早吸吮、产后乳房护理、母乳喂养姿势以及建立需要性哺乳等方面提出了预防产后急性乳腺炎的具体措施.
作者:邓春花;唐丽;余满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选择93例EISH患者,分为1、2、3级ISH 3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多谱勒对其双侧颅外段颈总动脉(CCA)进行超声检查,测量斑块检出率,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1、2、3级ISH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4.2%、53.1%、86.5%,1、2、3级ISH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18.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ISH与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锐;李学林;唐以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吕氏手法整复儿童尺桡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收集43例病例,采用吕氏手法整复治疗,标准四块小夹板结合中立位板固定患者.结果:全部病例随访5-20月,优38例,良5例,总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吕氏手法治疗在小儿尺桡骨双骨折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罗强;陈发林;吕宗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灾后伤员救治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加强感染知识的学习、病区和医疗废物管理、伤口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加大医院感染监管力度等.结果:医院在灾后伤员感染控制、减少死亡及致残率方面成效显著.结论:院感工作应早重视、强制度、重落实、勤评价.
作者:李蓉定;谢林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简要阐述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内涵,展示了我国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基础这上,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发展的方向,并就这些发展方向如何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进行了简要描述.
作者:罗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机采血板献血反应、建立应对机制.方法:对164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低钙反应13例,低血容量反应4例,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1例,其它不适如寒冷感3例,饥饿感1例,穿刺部位疼痛2例.结论:应完善和健全采血反应的应对机制.
作者:王乙钧;牟莉莉;王蕾;孙莉萍;王萍;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防褥疮海绵垫在卧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仅观察组使用防褥疮海绵垫,比较两组患者的翻身时效积分和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翻身时效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褥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应用防褥疮海绵垫配合翻身可较好地预防褥疮.
作者:廖丽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尽早发现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有效改善围产儿预后,保障孕妇胎儿健康.方法:临床因皮肤搔痒而就诊孕妇57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作血清总胆汁酸测定,无临床症状孕妇57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作为正常对照组,将两组测定结果作独立样本方差齐性t检验.结果:57例皮肤搔瘁孕妇血清总胆汁酸和57例无症状对照组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检验结果作独立样本方差齐性t检验,t=3.7365,v=112,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搔痒孕妇作空腹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可以较早发现围产期妇女肝内胆汁淤积,可作为临床诊断围产期妇女早期肝内胆汁淤积的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马万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门诊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存在的误区和采取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笔注射的相关知识调查评价表,对148例使用胰岛素笔的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使用胰岛素笔操作方法掌握情况和存在的误区.结果:病人在胰岛素笔的正确安装、使用时混匀,胰岛素笔的保存,还有注射时的正确操作方法大部分患者都掌握得较好.但在注射前的检查、洗手,注射完毕后针头丢弃、注射针头使用次数的正确率均低于50%.结论:对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要加强对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误区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注射技巧,和充分发挥治疗效果,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杨萍;李龙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1月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和各项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PBL教学法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郑桃晓;钟渠;唐淑芳;舒昌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碘-125粒子支架及普通带膜支架对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7例安放食管支架患者中,治疗组52例安放碘-125粒子支架,对照组35例安放普通带膜支架.在支架安放前及安放后3、6、12个月应用Spitzer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安放支架后生存质量得分较前增加(P<0.05);A组安放支架后3、6、12个月的生存质量得分高于B组(P<0.05);A组在安放支架后3、6、12个月的生存率高于B组,肿瘤生长阻塞支架发生率及新增转移癌灶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碘-125粒子支架治疗比普通带膜支架更明显缓解吞咽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任敏;蒋秀文;严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乙醇加云南白药配合微波热疗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选择100例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加用酒精与云南白药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琴;任辉;刘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早期溶栓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溶栓和溶栓时间分为三组:观察临床治疗有效率、住院期间临床终点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A组高于B、C两组,B组高于C组,住院期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A组低于B、C两组,B组低于C组,A、B两组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溶栓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STEMI死亡率.
作者:庞胜;尹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这些因素都对第二语言学习行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研究者们对影响的类别和程度持不同的观点,鉴于此,忽略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针对因个体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因素做了浅显的分析阐述.说明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很多需要全面科学地了解该学科,还需进行大量深人的研究.
作者:焦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荆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48例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50μg/100μg/次,每日2次.观察治疗前、治疗1月、3月的呼气峰流速值(PEF)及其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治疗前患儿PEF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治疗1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与治疗前及治疗1月时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后病人主观感受明显好转占89.5%,无加重及恶化病人.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能够有效控制症状,显著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
作者:何善辉;苏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0例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采取发放调查表,进行现况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两组社会支持总分及其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情感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社会支持与总体生活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较好,但生活质量较差.
作者:熊八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肛裂更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随机将64例肛裂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肛裂后位切除横缝术.对照组采用肛裂后位切除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等,结果:64例全部治愈,治疗组在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肛裂后位切除横缝术治疗陈旧性肛裂优于肛裂后位切除术.
作者:王玉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Miles手术结肠造瘘方法的改进.方法:在持硬麻下对1例直肠腺癌患者行Miles手术,采取结肠经腹膜外肠造瘘,附带行阑尾切除.结论:腹膜外造瘘术式方法简单,方便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纪明光;李正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