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强;陈发林;吕宗蓉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教学中引发护患纠纷的防患对策,增强实习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方法:调查分析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发纠纷的原因.结果: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带教老师及护生法律意识淡漠,护生的不熟练,技术操作及与患者沟通的缺乏等是诱发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结论: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与管理,提高带教老师和护生的法律意识,加强知识技能培训,规范护理记录,把握沟通技巧等可防范护患纠纷.
作者:陆蓉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通过分析生理学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在生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相关知识,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尽量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促进生理学教学发展.
作者:呼海燕;孟立;沈字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尽早发现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有效改善围产儿预后,保障孕妇胎儿健康.方法:临床因皮肤搔痒而就诊孕妇57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作血清总胆汁酸测定,无临床症状孕妇57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作为正常对照组,将两组测定结果作独立样本方差齐性t检验.结果:57例皮肤搔瘁孕妇血清总胆汁酸和57例无症状对照组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检验结果作独立样本方差齐性t检验,t=3.7365,v=112,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搔痒孕妇作空腹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可以较早发现围产期妇女肝内胆汁淤积,可作为临床诊断围产期妇女早期肝内胆汁淤积的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马万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放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上臂远端外侧约2.0-3.0cm的小切口,钝性分离至骨折断端,手法复位后用一枚克氏针固定骨折端,不稳定骨折从外侧穿入2-3枚克氏针固定,针尾露于皮外.结果:32例患儿术后摄片31例达到解剖复位,1例轻度尺偏,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开放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简单快捷,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李应坤;张永焱;种秀清;蒲宁波;宋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选择93例EISH患者,分为1、2、3级ISH 3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多谱勒对其双侧颅外段颈总动脉(CCA)进行超声检查,测量斑块检出率,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1、2、3级ISH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4.2%、53.1%、86.5%,1、2、3级ISH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18.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ISH与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锐;李学林;唐以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1月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和各项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PBL教学法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郑桃晓;钟渠;唐淑芳;舒昌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机采血板献血反应、建立应对机制.方法:对164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低钙反应13例,低血容量反应4例,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1例,其它不适如寒冷感3例,饥饿感1例,穿刺部位疼痛2例.结论:应完善和健全采血反应的应对机制.
作者:王乙钧;牟莉莉;王蕾;孙莉萍;王萍;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指标检测、梅毒诊断及筛查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总抗体(TPAb),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ELISA法梅毒IgM型抗体(TPIgM),观察分析其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梅毒血清学三指标中TPAb检出率高(87.3%),高滴度TPAb及TPAb加上另外一项或两项多指标阳性,在显性及潜伏梅毒中表达比例较高(83.6%),单一TPAb或TPIgM低滴度反应与TRUST单项阳性病例,难以支持临床对梅毒的疾病诊断.结论:多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临床筛查及诊断梅毒.
作者:邓安彦;程吉兵;杜娟;毛明;蔡艳娟;凡瞿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唇咬合试验在预测国人困难气道插管程度的可行性.方法:时全身麻醉病人,麻醉前分别进行上唇咬合试验评分(ULBT)和改良Mallampati口咽评分(MMT),麻醉插管时Comack评分标准评价插管困难程度.分另q计算麻醉前两种试验各自预测气管插管困难程度的敏感性、精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在两者之间进行比较.结果:ULBT的特异性和精确性高,但敏感性低,阳性预测值更高,阴性预测值类似.结论:ULBT的准确性高于MMT,ULBT也可作为预测困难气管插管的常用方法.
作者:尹智;钟帮科;杨邦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0例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采取发放调查表,进行现况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两组社会支持总分及其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情感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社会支持与总体生活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较好,但生活质量较差.
作者:熊八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丹参滴注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丹参滴注液静脉滴注,维生素B12、B1肌肉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胸腺肤注射液静脉滴注,疼痛者加用消炎痛25mg tid,外用1%的黄连炉甘石洗液.对照组除未给予丹参滴注液静脉滴注,其余同治疗组.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滴注液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德锋;张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突聋的发病年龄、病程及伴随症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突聋患者150例,治疗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行听力学检查对照.结果:病程<3天内就治的患者有效率达97.13%;起病>2周就治者有效率为58.33%.年龄<45岁者有效率为91.91%;46~60岁者有效率为85.36%;>60岁者有效率75.00%.伴有眩晕及耳闷塞感者有效率60.86%;不伴者有效率94.48%.结论:突聋的治疗应越早越好,以中青年发病者治疗效果佳,无伴随症状者疗效好.
作者:赵之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治疗肾囊肿的经济效果,为患者选择经济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对89例肾囊肿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诊治结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A.B两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6936.89元、5364.37元,有效率分别为97.87%、9.62%.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087.86、5495.15.A组相对于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290.28.结论:B组方案为较佳方案.
作者:陈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机能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从近年来的教学效果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未有明显提高.针对于此,本文就如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黄丹丹;林丽;郑倩;刘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有计划性,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并于不同时间使用不同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出院后1年、2年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PRS评分出院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出院后1年、2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而且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蒋秀文;林淑华;姚立萍;严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腹腔药物灌注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腹腔镜下手术联合术后腹腔药物灌注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应用抗生素的109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联合腹腔药物灌注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腹痛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而两组治疗费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腹腔药物灌注治疗急性盆腔炎安全且疗效好.
作者:冯金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荆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48例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50μg/100μg/次,每日2次.观察治疗前、治疗1月、3月的呼气峰流速值(PEF)及其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治疗前患儿PEF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治疗1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与治疗前及治疗1月时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后病人主观感受明显好转占89.5%,无加重及恶化病人.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能够有效控制症状,显著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
作者:何善辉;苏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早期溶栓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溶栓和溶栓时间分为三组:观察临床治疗有效率、住院期间临床终点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A组高于B、C两组,B组高于C组,住院期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A组低于B、C两组,B组低于C组,A、B两组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溶栓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STEMI死亡率.
作者:庞胜;尹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文章通过探讨产科晨间床旁交接班的内客和方法,并在护理工作中切实地运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加强护患沟通,使整体护理在临床中得以更好地开展.
作者:万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联合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9例异住妊娠患者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的特征.结果:79例异位妊娠患者联合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确诊71例,诊断符合率89.8%.结论:联合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异位妊娠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山琳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