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甘露醇佐治术后胃瘫6例

伊险峰;马秀峰

关键词:胃瘫, 甘露醇, 手术后遗症
摘要:胃瘫又称胃无力症,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等,常见于胃手术后,近期多有报道.但由于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所以不能达到对因治疗,只能是对症处理.我院自1992~2003年共收治术后胃瘫17例,其中近3年来有6例在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佐以20%甘露醇胃管注入,效果明显,缩短了病程.现报告如下:
健康必读·新医学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220例腹股沟疝的诊治体会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手术效果也较满意,唯术后复发始终存在.有报道术后复发率在腹股沟疝约3%~5%[1].综观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技术因素占有相当比重,注意正确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式,精细的手术操作,彻底止血及无菌操作都有利降低复发率,笔者自1999~2006年手术治疗腹股沟疝220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光军;卢聪;徐东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44例小儿麻疹病例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小儿麻疹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小月龄麻疹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44例麻疹的发病年龄、预防接种史、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及其母亲有无麻疹接种史及麻疹病史.结果 4~8个月的小月龄麻疹6例,临床表现多为不典型麻疹或轻型麻疹;8月~1岁8例,1~6岁24例,6~12岁6例,44例中42例其母无麻疹病史,儿时有麻疹接种史.38例8个月~12岁麻疹无麻疹疫苗初种史.讨论 (1)近十余年来麻疹发病上升的原因是预防接种工作管理不善,常漏种或未种.(2)8个月以下的小月龄麻疹增多的原因是母亲胎传抗体水平低,生后抗体随月龄衰减,6~8个月时抗体几乎无保护作用.(3)加强被动免疫,流行地区流行季节肌注丙种球蛋白,提前初免时间至6月龄或对育龄妇女行麻疹疫苗接种来减少小月龄麻疹发病.

    作者:尹崇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内服、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75例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是肛窦及肛门腺内的炎症性病变.它是一种主要的潜在感染性病灶,约有85%的肛门直肠病变与肛窦感染有关[1].常并发肛乳头肥大、肛周脓肿、肛瘘、肛周瘙痒等症,是肛周化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故积极有效地治疗肛窦炎,对预防肛门直肠疾病有重要的意义.2000年~2003年笔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低位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7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蒂扭转超声刀切除及瘤体取出技巧探讨

    目的 探讨卵巢成熟畸胎瘤蒂扭转腹腔镜下超声刀切除及瘤体标本取出法.方法 2004年9月~2005年12月我院12例卵巢成熟畸胎瘤蒂扭转在腹腔镜下超声刀切除.肿瘤直径为7-10cm大小,然后把整个瘤体标本装入医用塑料袋内,在袋内用负压吸引管刺破肿瘤并吸净囊液、皮脂及少量毛发,使瘤体积缩小,再从较大的置镜脐孔取出,残留肿物在袋内分次用血管钳绀出,后完整取出塑料袋.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完成和中转开腹和发生术后出血,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切口感染及化学性腹膜炎发生.结论 卵巢成熟畸胎瘤蒂扭转(<10cm)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切除及用塑料袋取出法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术,避免了肿瘤内容物流出腹腔.

    作者:雷南香;侯婷婷;陆宝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六年来对消化道溃疡并消化道出血80例,经电镜确诊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均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HP检测阳性22例,12例病人自动出院,余68例痊愈出院.结论 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做好护理措施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素莲;方佩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关节置换术后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开展,给术前、术后护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张怡;徐久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服药误区及对策

    高血压,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或者终生服药治疗,以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血管器管功能的损害,在临床上经常接触到一些患者服药出现一些误区,严重影响了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及提出解决对策.给这些患者以提示,以保证服降压药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寇建新;刘建新;李伟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阿托品在抢救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体会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重要药物,早期迅速阿托品化是抢救有机磷中毒成败的关键,但由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复杂,各项阿托品化指标变异性大,使有时阿托品化判断困难,盲目大剂量使用或突然减量,都可以增加死亡率.现结合我科自1999~2005年有机磷中毒病例分析,参考有关文献,浅谈阿托品在抢救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0%甘露醇佐治术后胃瘫6例

    胃瘫又称胃无力症,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等,常见于胃手术后,近期多有报道.但由于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所以不能达到对因治疗,只能是对症处理.我院自1992~2003年共收治术后胃瘫17例,其中近3年来有6例在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佐以20%甘露醇胃管注入,效果明显,缩短了病程.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险峰;马秀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正确掌握中药的煎药方法,提高临床药效

    中药汤剂历史悠久,煎药方法正确与否与药物有效的成分的溶出、药效的发挥、疗效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了使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其疗效,现就如何选择和掌握煎药的用具、水量、火候、时间和方法谈几点看法:

    作者:肖调湘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严重开放性小腿双骨折

    目的 探讨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在严重开放性小腿双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和疗效.方法 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严重开放性小腿双骨折的胫骨,拉力螺钉或小钢板固定腓骨治疗24例.结果 本组24病例经6~24个月的随访,术后X中证实均达临床愈合,其中1例术后外固定架松动,导致骨折移位,经透视下复位后愈合良好.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小腿双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时结合腓骨内固定可进一步增加小腿的稳定性及减少术后畸形愈合,降低并发症和获得更好的患肢功能.

    作者:郑维辉;吴庭洪;骆帝江;陈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应用机械通气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潮气量(VT)7~9ml/kg,呼吸频率8~12次/min,吸呼比1:2.5,吸气压≤25cmH2O,PEEP0~5cmH2O,同时配合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改善尽早拔管撤机.结果 1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24h内症状征开始改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机械通气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掌握好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及炎症,尽早创造拔管和撤机的时机,是治疗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荻;李文峰;李子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骨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运用

    目的 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我院在2001年7月~2004年4月间对8例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患者进行更换固定方式,采用外支架进行外固定,对不愈合端进行加压,近端进行截骨.结果 术后随访所有8例患者均骨性愈合,随访时间为2年,术后骨性愈合时间为12~20月,平均愈合时间为16月,均未进行再次手术,各例患者均未进行骨移植.结论 对下肢负重骨不愈合,采用外支架进行固定是较为积极的有效的固定方式.

    作者:杨明军;刘远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谈县级医院如何降低药品收入在业务收入中的比例

    1 药品收入应与以下几方面结合1.1 与行风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药占比过高是行风问题的具体表现.要将降低药占比作为行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建立公开通报或公示制度,不仅公布使用量多的品种,还可以公布某些药品使用量前几名的科室和个人.控制进药品种和价格,限制数量,提倡处方套餐.密切关注药品销售情况,严格查处药品促销,坚持杜绝统方.

    作者:邓秀碧;陈天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谈护士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的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其他有关人员及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护士长的影响力包含两个方面成分:一个是由合法权利所产生,称为权力性影响力;一个则是由下属对护士长的追随感而产生,称为非权力性影响力.结合本人从事护士长工作近十年的体会,谈谈非权力性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崔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中的严重者,病死率与病残率均高,位居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首.对于出血量大,有手术适应症者,应尽早手术.本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治疗产后尿潴留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寻求解除各种原因导致产后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等更好的方法 ,消除产妇的痛苦,进一步证实及时治疗产后尿潴留的重要性.方法 将116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成60例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膀胱灌注治疗组和56例生理盐水膀胱灌注对照组,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50%.结论 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膀胱灌注治疗产后尿潴留无副作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东宇;李建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114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部感染占昏迷病人的69.23%,昏迷、吞咽功能障碍,造成气道内的引流不畅和误吸,是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加强基础护理,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艳;范宜文;汤红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20例分析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很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损伤多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反应迟钝,大多由摔倒后外旋暴力而致,受伤后可表现为失去站立和行走功能.局部存在剧烈的活动性疼痛,伤腿外旋短缩畸形[1].2003年7月~2005年7月我科收治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经过精心治疗均达到临床愈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脑卒中伴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

    目的 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脑卒中患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 106名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随机分为预防组、对照组,预防组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mg,每周2次,共18次,二组病人每2周门诊或电话追踪随访登记,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天数,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 在脑卒中患者6个月的观察中,预防组的感染人数及感染天数均比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提高脑卒中患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减少发病次数,降低患病严重程度.

    作者:周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健康必读·新医学导刊杂志

健康必读·新医学导刊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