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春
目的 介绍小儿包茎手法治疗的办法和疗效.方法 对120例小儿包茎采用蚊式钳扩张边分边剥的手法治疗.结果 随访110例,包皮外翻自如,无包皮垢及尿道损伤、感染.结论 采用蚊式钳扩张、分离、剥离的方法 治疗小儿包茎是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
作者:吴建忠;邓传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终止中、晚期妊娠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90例妊娠15~34周需终止妊娠的产妇,采用二种引产方法 ,其一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卡孕栓;其二利凡诺引产.结果 药物组分娩成功率高,总产程时间短,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无产道裂伤等优点.
作者:蔡兴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传统认识得到了更新,循证医学已成为共识.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雨池;芮慧全;毛文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异位妊娠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86例,总出血量126005ml,总回输血量82158ml.破裂时间:43例≤12小时,34例13~24小时,9例25~48小时,破裂时间≤24小时回输血量较多.8例出现血红蛋白尿,36例术后不同程度发热.术前术后血液比较,白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蛋白、血小板无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异位妊娠自体血回输是可行而安全的.
作者:阮珍;廖小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潮气量(VT)7~9ml/kg,呼吸频率8~12次/min,吸呼比1:2.5,吸气压≤25cmH2O,PEEP0~5cmH2O,同时配合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改善尽早拔管撤机.结果 1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24h内症状征开始改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机械通气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掌握好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及炎症,尽早创造拔管和撤机的时机,是治疗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荻;李文峰;李子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病人,特别是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逐年增多,伤情重,病死率高.我院外科近6年来共抢救1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尿激酶(UK)溶解引流治疗急性及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了解温江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其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笔者对温江区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杨世琼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我院在2001年7月~2004年4月间对8例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患者进行更换固定方式,采用外支架进行外固定,对不愈合端进行加压,近端进行截骨.结果 术后随访所有8例患者均骨性愈合,随访时间为2年,术后骨性愈合时间为12~20月,平均愈合时间为16月,均未进行再次手术,各例患者均未进行骨移植.结论 对下肢负重骨不愈合,采用外支架进行固定是较为积极的有效的固定方式.
作者:杨明军;刘远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小儿麻疹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小月龄麻疹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44例麻疹的发病年龄、预防接种史、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及其母亲有无麻疹接种史及麻疹病史.结果 4~8个月的小月龄麻疹6例,临床表现多为不典型麻疹或轻型麻疹;8月~1岁8例,1~6岁24例,6~12岁6例,44例中42例其母无麻疹病史,儿时有麻疹接种史.38例8个月~12岁麻疹无麻疹疫苗初种史.讨论 (1)近十余年来麻疹发病上升的原因是预防接种工作管理不善,常漏种或未种.(2)8个月以下的小月龄麻疹增多的原因是母亲胎传抗体水平低,生后抗体随月龄衰减,6~8个月时抗体几乎无保护作用.(3)加强被动免疫,流行地区流行季节肌注丙种球蛋白,提前初免时间至6月龄或对育龄妇女行麻疹疫苗接种来减少小月龄麻疹发病.
作者:尹崇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 药品收入应与以下几方面结合1.1 与行风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药占比过高是行风问题的具体表现.要将降低药占比作为行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建立公开通报或公示制度,不仅公布使用量多的品种,还可以公布某些药品使用量前几名的科室和个人.控制进药品种和价格,限制数量,提倡处方套餐.密切关注药品销售情况,严格查处药品促销,坚持杜绝统方.
作者:邓秀碧;陈天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1~2004年,笔者应用自拟葛桂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6例,获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强;徐同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护理文件书写是对患者住院的检查、治疗、护理及病情变化的重要记载,供医护人员全面地了解病情,是日常护理工作的交接和检查核对的依据.完整的病案记录,可反映出医院的军风、医院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它既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信息,又是临床教学、护理科研及卫生统计的资料,在医院分娩管理护理评审标准中,要求二级医院四种护理表格书写合格≥90%,我院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一直在90%以上,乃至100%.现将我院的作法及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敬琼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六年来对消化道溃疡并消化道出血80例,经电镜确诊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均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HP检测阳性22例,12例病人自动出院,余68例痊愈出院.结论 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做好护理措施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素莲;方佩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病患者日益增多,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脑血管意外者亦同步增多,部分患者由于首发症状的不典型性,在基层医院发生误诊仍然常见,因错失佳治疗时机,而导致患者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我院1993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脑血管意外误诊者53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永华;黄军武;陈印红;寇玉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儿童手术疾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占相当一部分比例,我院自2000~2005年间通过手术治疗的小患者达105例,年龄3~10岁之间,通过全体护理人员的努力,均达到预期目标,全愈出院.现将儿童围手术期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尤其是危重新生儿主要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2001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院产科分娩而入我科住院观察治疗的新生儿共582例,对其中108例高危儿(根据实用儿科学1985年版诊断标准)感染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2001~2002年度、2003~2004年度、2005年度高危儿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4.79%、12.80%、8.29%.2003~2004年度与2001~2002年度及2005年度与2001~2002年度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对每年各种疾病的分析表明:新生儿感染逐年下降,高危疾病渐以窒息、早产、低体重为主.现将我科取得的经验阐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颖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对医疗事业的冲击,把医疗服务行业推进市场竞争的激流中.作为一名合格的科护士长不仅要重视病房管理,还要重视科室的经济管理,才能适应激烈的医疗市场经济对医疗事业的冲击.现将临床护士长如何作好科室经济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樊桂荣;刘彩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川畸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目前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以往曾提出支原体为本病病原之一,但未得到证实.以下2例均诊断为肺炎支原体合并川畸病,可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川畸病的一个依据.
作者:蒋守福;何长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脑卒中患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 106名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随机分为预防组、对照组,预防组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mg,每周2次,共18次,二组病人每2周门诊或电话追踪随访登记,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天数,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 在脑卒中患者6个月的观察中,预防组的感染人数及感染天数均比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提高脑卒中患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减少发病次数,降低患病严重程度.
作者:周钦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