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早期脑血流量和葡萄糖利用之间的关系

张人玲;刘丹;关乐;翟勇;苗绍惠;盛树力

关键词:脑缺血, 放射性核素显像, 葡萄糖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脑血流灌注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缺血程度与该部位葡萄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患有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病人及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99Tcm-乙撑双半胱胺酸二乙酯(99Tcm-ECD)灌注显像和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细胞代谢符合线路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变部位呈现脑血流灌注减低而脑葡萄糖代谢增高的不匹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缺血部位血流灌注减低而葡萄糖摄取增高,并不代表神经元对葡萄糖的利用增高.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合中药治疗上尿路结石

    目的:探讨采用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结合中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HB-ESWL-VG型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符合ESWL适应证,直径≤2.0 cm的上尿路结石424例(其中直径≤2.0 cm的肾结石220例,直径≤1.0 cm的输尿管结石204例),治疗工作电压5~7.5 kV(平均6.6kV),平均冲击次数2 000次,治疗后再根据患者病情予以中药辅助排石治疗.结果:肾盂结石粉碎率100%,排净率100%,复打率为0.肾盏结石总粉碎率100%;上、中盏结石排净率100%,复打率为0;下盏结石的排净率67.2%,复打率为20.3%.输尿管结石粉碎率100%,排净率99.1%,复打率2.5%.结论: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结合中药治疗符合ESWL适应证的上尿路结石,具有治疗成功率高、复打率低、无严重并发症、副作用少的优点.

    作者:冯钢;张启飞;张京;陈绍宗;杨帝宽;刘明建;张勇强;吴保忠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并与长春瑞滨联合卡铂方案比较,探索适合老年人NSCLC的治疗方案.方法:75例患者分为GC组40例[吉西他滨1 000mg/m2第1、8天,卡铂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5,静滴第1天],NC组35例(长春瑞滨25 mg/m2第1、5天,卡铂AUC=5,静滴第1天),均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GC组,CR 1例、PR 16例、SD 17例、PD 6例,总有效率43%,1年生存率53%,中位生存期13.2个月.NC组,CR 0例、PR 13例、SD 14例、PD 8例,总有效率37%,1年生存率46%,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两组有效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GC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NC组(30% vs 9%,P<0.05),GC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NC组(13% vs 37%,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人晚期NSCLC的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治疗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浮;茅国新;李梅;钱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青年大肠癌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患者的内镜下表现、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10月至2006年11月间经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证实的48例青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48例青年大肠癌患者中,其发病部位以直肠多,为28例(58%);其次为升结肠,为11例(23%);降结肠少,为2例(4%).病理检查大多为低分化和未分化腺癌.结论:青年大肠癌的发病部位以直肠常见,其恶性程度高,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早期行直肠指检对发现直肠癌有重要作用.电子结肠镜检查可了解肠道受累的部位和程度,为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福祥;姜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循证医学证实高血糖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显著相关,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使血糖达标、延缓疾病进展的有效手段.我们对50例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进行强化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向晖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73例

    目的:探讨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的疗效.方法:对73例7~18岁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男11例,女62例)进行131I治疗,治疗后随访6~84个月.结果:治愈57例,好转7例,甲亢复发1例,甲减8例.随访期内未见患儿生长发育受影响,除甲低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安全有效.

    作者:蔡斯俏;吴育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川崎病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KD)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液流变学的对比研究,了解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判断预后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临床确诊KD患儿284例作为病例组,分别评价其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早期及晚期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应用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同期检测冠状动脉内径,并以120例同年龄阶段健康儿童作对照,测量相应指标.结果: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各项指标均有异常,在恢复期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全血低切黏度(VB2)、血浆黏度(VP)、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恢复较慢,有冠脉损害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更加明显,各项指标较无冠脉损害患儿恢复较慢,尤其是VB2、VP、EAI在恢复期晚期仍未恢复正常.有冠脉狭窄患儿其VB2、VP、红细胞压积(HCT)、EAI异常持续较长时间,在慢性期仍未恢复.结论:血液流变学可作为反映KD患儿冠脉损害的指标之一,尤其是VB2、VP、EAI、HCT等,持续上述指标异常,反映引起冠脉损害时间较长,易出现冠脉狭窄,为临床预防和诊断冠脉狭窄提供依据.

    作者:舒琼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中国9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LipoPGE1治疗肝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评价文献并提取数据,计算Lipo-PGE1治疗和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发生死亡结局的优势比,并对结果作敏感性分析和偏倚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提示Lipo-PGE1组死亡优势比对照组低22%,其OR=0.37,95%CI 0.27~0.50.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对早、中期肝衰竭的病死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晚期肝衰竭病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果通过敏感性分析未见结果逆转,偏倚分析提示结果的偏倚较小.结论:Lipo-PGE1能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尤其是对早、中期肝衰竭.在临床实践中,为延长肝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常规剂量长疗程治疗为佳选择.

    作者:郑明华;杨新军;徐叶进;周祖木;陈永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与传统服药方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68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试验组予培菲康2粒,美常安2粒,思密达3 g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每日1~2次,疗程5 d.对照组予培菲康2粒,美常安2粒,思密达3 g口服,每日3次,疗程5 d.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分析,试验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9%.观察大便球/杆比例及菌群失调变化,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χ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服药法,并且方法简便易行,与传统服药方法相比,药物直接进入肠道,显效快、用药量小、胃酸破坏少,特别是对危重症及昏迷患者更为适用,为临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菌群失调开辟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华;张怀莉;陈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早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脱水剂、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综合治疗,并分析其效果.结果: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应用此方法治疗,外伤后24 h内就诊20例中5例恢复至0.8以上,外伤后1周以内就诊10例中7例提高至0.25~0.6,伤后超过1周就诊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伤后无光感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无波幅者效果也不理想.结论:早发现,早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辅助血管扩张剂等综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效果确切,VEP可作为诊断依据、判断预后和跟踪用药的指标.

    作者:钟帆;陆晓和;彭小娟;钟彦彦;桑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日立7170A生化检测系统性能证实实验

    目的: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的相关文件(EP5-A2、EP6-A、EP9-A2)进行自建检测系统与可溯源的目标检测系统间具有代表性的生化检测项目的性能证实实验.方法:首先证实检测项目在自建检测系统的可报告范围和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再通过与目标检测系统间的比对试验证实自建检测系统的不准确度.结果:自建检测系统具有代表性的5个检测项目(葡萄糖、总胆红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钾离子)的可报告范围符合要求,批内不精密度小于CLIA'88允许误差的1/4,批间不精密度小于CLIA'88允许误差的1/3,与目标检测系统间的比对试验均小于CLIA'88允许误差的1/2.结论:自建检测系统性能证实实验结果符合要求,检测结果能够溯源到目标检测系统.

    作者:徐宁;曹永坚;罗强;黄宪章;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术中用过氧化氢冲洗致心跳呼吸骤停4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与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术中用过氧化氢冲洗致心跳呼吸骤停4例病例资料,并对1994-2006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U》进行文献检索出6例过氧化氢冲洗致心跳呼吸骤停报道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中用过氧化氢冲洗致心跳呼吸骤停与肺气体栓塞有关.结论:过氧化氢可引起致命性严重后果,且发生突然,出现的时间短,常危及生命,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吴先荣;唐培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1例

    目的:观察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100例,分为治疗组(纳络酮组)和对照组(复方丹参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起效时间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起效快,对脑血液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无毒副反应.

    作者:雍娟;郭志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N-乙基-N-亚硝基脲对兔牙髓干细胞侵袭和黏附能力诱变的体外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诱瘤技术,利用N-乙基-N-亚硝基脲(ENU),诱导兔的牙髓干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发生变化.方法:在兔牙髓干细胞经ENU诱导后,通过增殖曲线、侵袭和黏附实验对诱导后的牙髓干细胞进行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观察.结果:牙髓干细胞诱变后增殖、侵袭和黏附能力都明显增强,细胞形态改变明显.结论:ENU有将牙髓干细胞诱导成为成釉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趋势.

    作者:周岚;郑根建;罗军;林肖南;应于康;吴伟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和E钙黏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钙黏蛋白和CD34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E钙黏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均值为47.5±8.18.癌组织中E钙黏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明显负相关(r=-0.437,P<0.01),而且两者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E钙黏蛋白表达的降低和微血管密度的增加可能在促进乳腺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钙黏蛋白与微血管密度将有助于筛选出具有浸润复发转移的肿瘤,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王秋鹏;顾华敏;王四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孕妇年龄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分娩年龄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 815例产妇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05年1-9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100例孕产妇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产前保健和分娩的糖代谢正常的孕周相同的孕产妇200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年龄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孕妇分娩年龄的增加,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年龄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杏端;陈维清;韩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合并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给予PGE1和α硫辛酸,对照组单用PGE1,其他治疗方案相同,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单药组[症状评分(2.7±0.2 vs 3.8±0.3,P<0.05);体征评分(4.3±0.4 vs 5.6±0.3,P<0.05);正中神经传导速度(45.7±4.8)m/s vs(41.1±2.0)m/s,P<0.05].结论:PGE1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王晶;宋薇;黄璟;屈玉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干扰素治疗宫颈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宫颈持续性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types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70例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患者分为3组,治疗一组用干扰素栓阴道用药,治疗二组用干扰素肌注,对照组不用任何治疗,检测6个月后hr-HPV有无转阴.结果: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对照组hr-HPV的转阴率分别为77%、80%、11%,治疗一组、治疗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一组与治疗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后的hr-HPV持续感染与无CIN的hrHPV亚临床的持续感染,干扰素治疗后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能有效地治疗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局部用药简单、方便、副反应少.

    作者:谢红;杨菊芳;马利国;张金玲;王莉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胸腺肽治疗中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肽治疗中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5例中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25)用胸腺肽加常规治疗,对照组(n=10)给予常规治疗.胸腺肽20mg/次,肌肉注射每周1次,1年为1个疗程.根据临床发病情况的控制及免疫指标的改变,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51.1,P<0.01),将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进行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升高,CD8下降,Th1明显提高,Th2明显减低,Th2/Th1比值明显减少.结论:胸腺肽治疗中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改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对恢复Th细胞亚群平衡亦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焦桐;张丽华;郭颖;曹爽;高岩;叶丽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炎性乳癌13例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炎性乳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炎性乳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均予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10例,生存期为0.5~5.2年,平均存活27个月;现仍存活5例(3个月~2.3年).结论: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炎性乳癌的预后.

    作者:杨威;胡虞乾;廖文胜;莫瑞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胸膜间皮瘤11例CT表现分析

    目的:总结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1例胸膜间皮瘤均先行CT检查后发现,其中5例行开胸手术,4例行胸膜活检,2例行CT定位下穿刺.结果:11例胸膜间皮瘤中,4例为良性,7例为恶性.位于左侧胸腔7例,右侧胸腔4例;6例为局限型单发胸膜增厚或肿块,其中良性4例,恶性2例.5例为弥漫型,均为恶性.11例中合并胸水6例,1例伴有肺内转移,2例伴有肋骨或胸骨破坏及累及大血管.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大小、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无胸水及转移,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及治疗依据.

    作者:叶民;叶彩儿;余苔痕;陈少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