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锋;王维佳;张勤中
肺部炎性假瘤是某些非特异炎症增生如机化性肺炎的机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在病灶周围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导致的肺内肿瘤样病变,病理上为多种细胞成分的肉芽肿结构[1].
作者:蔡敏;仇建成;王敬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自体肋软骨行黏骨膜下填充缩窄鼻腔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39例确诊为中、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实施自体肋软骨条鼻底部、鼻中隔或下鼻甲部位黏骨膜下两个方位以上埋藏缩窄鼻腔.结果:39例患者术后6~7 d出院,出院时干燥症状缓解.3个月复查,填塞的软骨无脱出,有少量吸收.6个月、1年复查鼻腔填塞的软骨大小与3个月时无明显改变,鼻腔黏膜红润,无痂皮.全组病例随访6个月~5年,痊愈16例,显效14例,好转9例,无效0例.结论:自体肋软骨填充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较好的方法,具有术后恢复好、无排斥、融合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平;游进;胡俊;何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于2005年8月收治1例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左输尿管上段长段狭窄的患者,采用自体肾移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凌峰;谭建明;林文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甲状腺疾病为常见多发病,常需要手术处理[1].病灶部位手术完毕必须常规按置引流,达到引流手术野渗(出)血目的,从而防止甲状腺术后渗(出)血积聚引起致命窒息及防止血肿形成引起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传统的引流方法为切口两侧置胶片至两甲状腺窝,经切口或切口下缘戳孔置胶管于甲状腺窝[2].前者达不到通畅、彻底引流的要求,后者虽然通畅引流较好,但没有负压持续吸引,离彻底引流的要求还有差距.
作者:刘军荣;罗峰;龙谷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APOFIX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下颈椎滑脱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外伤性下颈椎滑脱患者行APOFIX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颈椎的稳定性、融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5例均获得良好复位及骨性愈合,内固定物固定稳定,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外伤性下颈椎滑脱患者,在颈椎椎板完整的前提下,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APOFIX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仁;李玉虹;禹晓东;周凤金;陈戎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下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脑氧供需平衡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行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0、30、60 min和关气腹后30 min,抽取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不同时点的动脉血pH(apH)、颈内静脉血pH(jv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颈内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jvC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DO2)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比较,气腹前apH、jvpH、PjvCO2、SjvO2、PjvO2、CjvO2和Ca-jvDO2等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PaCO2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气腹后各时间段apH、jvpH、PaCO2、PjvO2、PjvCO2、SjvO2、CjvO2和Ca-jvDO2较气腹前有明显变化(P<0.05);其中气腹后30 min及气腹后60 min Ca-jvDO2和jvpH较气腹前显著减少(P<0.01),SjvO2和PjvO2较气腹前显著增加(P<0.01).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对脑氧含量及脑血流无明显影响,而在头低足高截石位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时对于病人的脑氧含量及脑血流有一定影响,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脑血流量明显增加,脑氧供需趋向失衡.
作者:谷志飞;倪剑武;方向宇;黄玉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造成软产道损伤误诊、漏诊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对我院1996-2006年发生软产道损伤误诊、漏诊的11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3例,钳产2例,平产6例.子宫下段内膜面撕裂2例,系在子宫次切术中发现,同时行撕裂处缝合;宫颈裂伤3例,其中2例为取宫腔纱条后再次出血,均行介入治疗,另1例行裂伤修补;阴道壁裂伤2例,1例子宫次切术后发现,裂伤达穹窿,行缝合及血管钳钳夹出血点24 h后血止,1例剖宫产术后发现,行缝合止血;阴道壁血肿4例,均行血肿清除缝合术.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软产道损伤,防止误诊、漏诊,及时诊断,正确处理.
作者:袁爱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是门静脉高压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国内一般采用脾切除加断流和(或)分流术.近20年来,通过对脾脏生理功能及脾脏与多种疾病关系的逐渐深入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认为脾脏是一个无用器官,可以随便加以切除的错误观念,确定了脾脏是一个有着多种重要功能的器官,有着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
作者:胡晓东;王济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3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42例牙槽突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骨质外露,搔刮冲洗后愈合,其余愈合良好.结论:目前自体髂骨移植仍是治疗牙槽突裂的首选.
作者:田军;杜平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修复多指皮肤脱套伤的新术式.方法:以旋髂浅动脉为轴心血管设计大面积的腹股沟皮瓣并构建腹股沟皮管,将脱套的各指骨去除指骨粗隆,其中之一插入所设计的腹股沟皮管内,余脱套指骨在皮管旁腹部做小切口后将其包埋于腹部以保持指骨新鲜,待插入指成活断蒂后再将另外一指插入断蒂后的腹股沟皮管内,如此循环直至后一指完成断蒂.结果:临床7例共17指均成活,经过功能锻炼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单侧腹股沟皮管分次断蒂修复多指皮肤脱套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术式.
作者:胡长青;闫厚军;刘振旗;崔春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听觉诱发电位(AEP)分析用于监测病人麻醉术中的意识水平是近年来有关麻醉深度方面研究的焦点.近几年有关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AEP)的研究尤为突出[1-2].MLAEP的A-Line自动回归模式(ARX)指数(AAI)是一种AEP的自动回归分析模式计算得出的指数[3-5].
作者:陈仲清;陈辉;傅卫军;杨翃;王瑞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东莨菪碱分别用于颈丛阻滞麻醉术前用药时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需颈丛阻滞麻醉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分别在颈丛阻滞麻醉前30 min静注长托宁0.01 mg/kg和东莨菪碱0.006 mg/kg,记录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0 min、麻醉前即刻、麻醉后20 min的BP、HR和SpO2.结果:A组用药后SBP、DBP、HR有下降趋势,麻醉后虽有增高,但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用药后SBP、DBP、HR有上升趋势,以麻醉后20 min明显(P<0.05).用药后两组间各时点的SBP、DBP、HR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托宁比东莨菪碱更适合用于颈丛阻滞麻醉术前用药.
作者:周朴;尧新华;王保;卿朝辉;陈陈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溴苯腈急性中毒小鼠肝组织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的改变及二巯丙磺钠(Na-DMPS)对它们的影响.方法: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溴苯腈急性中毒组、Na-DMPS保护组、Na-DMPS治疗组、二巯丁二酸(DMSA)保护组,对4组小鼠1周内死亡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另3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溴苯腈急性中毒组、Na-DMPS保护组、Na-DMPS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染毒12h后,取每组小鼠肝、脑组织做匀浆,测定H2O2值、CAT、SOD和XOD活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溴苯腈急性中毒组小鼠死亡比100%,Na-DMPS保护组小鼠死亡比41.67%,两组比较,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肝组织XOD活力、CAT 活力、H2O2分别为(9.34±0.86)U/mg prot、(0.32±0.03)U/mg prot、(1.37±0.50)mmol/mg prot,溴苯腈急性中毒组分别为(11.78±1.09)U/mg prot、(0.38±0.05)U/mg prot、(2.35±1.09)mmol/mg prot,Na-DMPS保护组分别为(9.33±0.20)U/mg prot、(0.31±0.02)U/mg prot、(1.42±0.20)mmol/mg prot,溴苯腈急性中毒组小鼠肝组织XOD活力、CAT活力、H2O2较正常对照组及Na-DMPS保护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溴苯腈急性中毒可致小鼠肝氧化-抗氧化酶活力升高,Na-DMPS可能通过降低其肝氧化-抗氧化酶活力而起显著保护作用.
作者:陈玉熹;余方宇;卢中秋;胡国新;梁欢;邱俏檬;李萌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男,21岁,2003年11月因左甲状腺囊实性包块在当地医院第一次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做第二次清除术.2004年3-8月在本院就诊,因局部肿胀,并形成窦道,而曾被误诊为颈淋巴结核形成的寒性脓疡及腮裂瘘.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吸入在钳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中加笑气吸入;B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C组术中笑气吸入.结果:宫口扩张情况及手术时间A、B两组均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C两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吸入用于钳刮术扩宫效果好,镇痛效果显著,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洁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有增多趋势.我院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57例重度OHSS患者,现就其治疗情况作如下总结.
作者:苏春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女,32岁,因右下肢疼痛6个月,加重10 d,于2006年3月15日入院.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活动后加剧,休息后缓解.体检:右下肢皮肤无红肿、破溃,无跛行等运动障碍.下腹正中皮肤有一8 cm长的手术切口愈合瘢痕,右腹股沟有一长5 cm的切口愈合瘢痕.
作者:李春光;杨丽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1],其相关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胃癌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检测方法的普及以及多种指南形成,人们对Hp的认识达到了统一[2],治疗上也形成了共识,但近年来药物根除Hp的成功率明显下降,Hp耐药问题越来越突出[3],我们在临床上使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补救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夏军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联合直丝弓矫正器矫治前牙开(耠)的效果.方法:应用MEAW联合直丝弓矫正器对7例严重前牙开(牙合)病例进行矫治,并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经过14~24个月治疗后,7例患者前牙开(牙合)得到矫治,后牙为尖窝交替关系,侧貌明显改善.结论:直丝弓矫治器联合MEAW能有效地治疗严重前牙开(牙合),并能缩短矫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奇;梁斌;谢莉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空肠输入袢梗阻的CT表现及意义.方法:我院2002-2005年收治空肠输入袢梗阻患者9例中术前有CT资料的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CT特征及手术发现.结果:CT发现空肠输入袢明显扩张,4.5~6 cm不等,诊断为空肠输入袢梗阻,发现吻合口软组织影2例,腹腔肿瘤复发2例,胆管及胰管扩张2例.手术证实为残胃癌1例,胃癌复发1例,腹腔广泛转移2例,输入袢过长2例.结论:上腹部CT对空肠输入袢梗阻的病因及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戴观荣;罗正益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