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Line自动回归模式指数分析对意识状态的监测作用

陈仲清;陈辉;傅卫军;杨翃;王瑞婷

关键词: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回归模式, 指数分析, 意识状态, 意识水平, 模式计算, 麻醉深度, 回归分析, 麻醉术, 焦点, 监测, 关中, 病人
摘要:听觉诱发电位(AEP)分析用于监测病人麻醉术中的意识水平是近年来有关麻醉深度方面研究的焦点.近几年有关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AEP)的研究尤为突出[1-2].MLAEP的A-Line自动回归模式(ARX)指数(AAI)是一种AEP的自动回归分析模式计算得出的指数[3-5].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脑挫裂伤16例治疗体会

    我科自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4月1日共收治16例小儿脑挫裂伤患者,现就其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田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口鼻联合径路鼻内窥镜下儿童腺样体吸切术50例

    目的:探讨儿童经口鼻联合径路鼻内窥镜下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对50例腺样体肥大儿童在口鼻联合径路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吸切术.结果:50例患儿鼻塞、打鼾、张口呼吸、耳闷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消失,随访6个月,腺样体均无残留或复发.结论:口鼻联合径路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切术疗效肯定,术野暴露清晰,切除部位、范围准确,出血少,易掌握,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炳光;熊国平;刘芳;严飞鹏;王涂路;周剑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妇科腹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处理探讨

    在剖宫产和子宫切除等腹壁切口手术中,术后常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油性液体渗出,其中除切口感染和其他渗液现象外,很大一部分是脂肪液化渗出,尤其是肥胖型患者做腹壁手术更易出现这种现象,传统的处理方法绝大多数是拆除缝线,敞开引流[1].这样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患者对再次手术在心理上也难以接受.

    作者:吴述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体髂骨移植术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3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42例牙槽突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骨质外露,搔刮冲洗后愈合,其余愈合良好.结论:目前自体髂骨移植仍是治疗牙槽突裂的首选.

    作者:田军;杜平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婴幼儿巨大血管瘤的手术治疗

    血管瘤发病率为1%~2%,是常见的儿童期先天性良性肿瘤,占所有良性肿瘤的7%[1].血管瘤在本质上可以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为基础的良性肿瘤,也可以是一种中胚层发育异常造成的血管畸形.按形态学分类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2].

    作者:李孟和;陈仕星;欧世华;洪锦伏;杨竞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的研究进展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是门静脉高压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国内一般采用脾切除加断流和(或)分流术.近20年来,通过对脾脏生理功能及脾脏与多种疾病关系的逐渐深入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认为脾脏是一个无用器官,可以随便加以切除的错误观念,确定了脾脏是一个有着多种重要功能的器官,有着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

    作者:胡晓东;王济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吸入用于钳刮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吸入在钳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中加笑气吸入;B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C组术中笑气吸入.结果:宫口扩张情况及手术时间A、B两组均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C两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吸入用于钳刮术扩宫效果好,镇痛效果显著,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洁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氟脲嘧啶脱氧核苷为主联合治疗食管癌60例

    目的:观察氟脲嘧啶脱氧核苷(FUDR)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探索化疗的佳方案,提高其远期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168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试验组(n=60),手术后给予以FUDR为主的化疗;对照组(n=60),手术后给予以5-氟脲嘧啶(5-FU)为主的化疗;单纯手术组(n=48),术后未经过化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5年,5年生存率对照组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试验组高于单纯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化疗副作用、生存质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以FUDR为主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效果良好,而副作用较以5-FU为主的化疗明显减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曹宇;刘长江;于海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 gallate,EGCG)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骨肉瘤细胞SOSP9607,加入EGCG制作细胞生长曲线;EGCG作用于人骨肉瘤SOSP9607细胞株,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及Western印迹法研究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EGCG可明显抑制SOSP9607细胞的增殖,60 μg/mL EGCG作用48 h后,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凋亡率达到16.3%.同时骨肉瘤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结论:EGCG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与EGCG抑制了survivin表达有关.

    作者:杨彤涛;牛子长;李存孝;黄立军;高杰;马保安;范清宇;周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无环鸟苷-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6例

    自2000年以来,笔者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重组人α-干扰素(冻干粉剂)制成的混合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泽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睾丸扭转19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提高救治睾丸扭转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19例患者,平均年龄17岁,<20岁者15例(79%),左侧13例(68%).发病至确诊时间3 h~12 d-10 h以上者16例(84%).19例患者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睾丸扭转.1例经手法复位治愈-3例经手术复位治愈,15例行睾丸切除和对侧睾丸固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检查方法.高度重视间歇性和持续性睾丸疼痛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田闯;单玉喜;阳东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57例临床分析

    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有增多趋势.我院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57例重度OHSS患者,现就其治疗情况作如下总结.

    作者:苏春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诊治与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分析及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治中的重要性.方法:对3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内镜诊治,并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术后监测并发症及饮食护理,以及进行出院指导.结果:止血成功率达86%.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急诊内镜诊治与心理分析及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凌莉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手术后脑矛盾性梗死1例

    患者,男,40岁.因右耳听力下降4年来院就诊.诊断为:右桥小脑角区听神经鞘瘤.取左侧俯卧位,在全麻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术.因肿瘤巨大(5 cm×5 cm×4 cm),血供丰富,手术时间长达12 h.术后发现左下肢青紫肿胀,考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抬高患肢,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因担心术腔再出血,未予抗凝、溶栓治疗.半小时后,左下肢青紫肿胀好转,随即出现咳嗽、胸闷、胸痛以及呼吸困难,SaO2降至85%左右.

    作者:刘斌;梅牧;陈劲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颈部囊性畸胎瘤超声误诊1例跟踪报告

    患者男,21岁,2003年11月因左甲状腺囊实性包块在当地医院第一次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做第二次清除术.2004年3-8月在本院就诊,因局部肿胀,并形成窦道,而曾被误诊为颈淋巴结核形成的寒性脓疡及腮裂瘘.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脑胶质细胞增生症45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脑胶质细胞增生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5例脑胶质细胞增生症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5例中术前诊断15例为胶质增生,30例为其他疾病.45例病人中31例恢复正常,偏瘫3例,失语3例,6例术后因颅内高压和(或)反复癫痫发作再次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误诊率67%,治愈率69%,死亡率4%.结论:脑胶质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其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CT或MRI),终靠病理学确诊,并应注意随访.

    作者:郑安锡;霍钢;肖文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双角子宫早期妊娠13例人工流产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6年来13例双角子宫早期妊娠人工流产的结果,发现双角子宫早孕术前确诊率较低,行人工流产时容易发生空吸、吸宫不全、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探讨其术前诊断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

    作者:杨朝;章炜颖;胡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肝硬化肝切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剂对肝硬化肝切除大鼠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方法:48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标准肠内营养组,B组为肠内免疫营养组,依标本采集时间不同,各组再分为4个亚组.大鼠用肠内营养剂喂养8 d后行68%肝切除术,术后再用肠内营养剂喂养至取标本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4、8 d取相应亚组大鼠全血,检测T细胞亚群分类、IgG和IL-6.结果:两组大鼠术后均有免疫功能降低和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但B组的程度明显低于A组.B组术后1 d CD3、CD4、CD4/CD8和IgG,术后4 d CD4、CD4/CD8和IgG,术后8 d CD4/CD8和IgG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术后1、4 dIL-6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与标准肠内营养相比,能减轻肝硬化肝切除大鼠术后的免疫抑制,增强术后的免疫功能,下调术后过度的急性炎症反应.

    作者:郭跃华;余小舫;于会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严重颅脑外伤病人机械通气管道细菌污染的研究

    对于严重颅脑损伤并呼吸衰竭及手术后病人,机械通气是维持呼吸和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1],而该类病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肺部并发症多,呼吸道分泌物多,故对这类病人在进入ICU行机械通气开始时就要注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其中气路管道的污染检测及更换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预防手段,但现在临床对于气路管道的更换时间各不相同,本研究对每日、每3 d及每周更换1次呼吸机通气管道作对比,以选择佳的更换时机.

    作者:姜东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麻醉下成人胃镜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16例

    上消化道异物是消化科常见急症,小儿更易发生,但由于小儿自制力弱,配合差,部分患儿又不是空腹,常规胃镜下取出异物有一定难度.2002年6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尝试在无痛胃镜下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1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龙;马安民;王月会;张友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