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方
左冠开口于右冠状窦相对多见,而右冠开口于左冠状窦十分罕见,近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魏引;李公信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妇女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以了解载脂蛋白E(Apo E)不同基因型绝经妇女的血脂水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查104例绝经妇女的Apo E基因,同时检测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Apo E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妇女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有相关性,ApoEε2等位基因的绝经后妇女的血浆LDL-C水平为(3.11±1.10mmol、L),Apo Eε4等位基因的绝经后妇女血浆LDL-C水平为(4.03±0.63mmol、L),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绝经妇女的LDL-C水平与Apo E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ε2等位基因为低血浆LDL-C水平,ε4等位基因为高血浆LDL-C水平.Lp(a)的血浆水平与Apo E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作者:张加芳;杨玖玲;谢彬;周明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皮损局限于皮肤的暴露部位,常分布于面部,大多表现为对称性片状色素斑.尽管黄褐斑很少带来肉体上的痛苦或直接危及生命,但暴露部位的皮损影响美容,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心理压力,目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和方法很多,但距患者的要求甚远.近期在黑龙江省医院皮肤科采用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与维生素C联合治疗黄褐斑,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国静;林海峰;娄敏;柳曦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足母)趾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我们2002~2003年应用逆行足底风侧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损伤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卫祥;张志韧;左之良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迁延性、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大致属于中医的胁痛积聚的范围,其病程长,又多反复.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采用去瘀汤加减治疗迁延性、慢性肝炎56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及一些治疗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培鲁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丁卡因(粉针剂)与吗啡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胆囊手术30例.选用0.1%的注射用盐酸丁卡因+0.01%吗啡+生理盐水,用一次性止痛泵给药.PCEA模式为负荷剂量+持续剂量2ml、h,总量100ml.观察镇痛效果、作用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30例病人PCEA均取得满意疗效,未出现眩晕、嗜睡等严重毒副作用,1例病人下肢皮肤瘙痒,2例病人出现恶心现象,其中1例出现呕吐.结论注射用盐酸丁卡因与吗啡用于术后PCEA,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作者:周卫民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对多节段颈间盘脱出症术式选择、减压范围及植骨的处理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方法报告108例多节段颈间盘脱出症,对发病因素、病程及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本组108例患者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短11个月,长12年,平均4年7个月.结果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及劳动和自理能力分为:优、良、可、差;优63例(58.3%),良25例(23.1%),可13例(12.1%),差7例(6.5%).结论多节段颈间盘脱出症减压手术应首先考虑前路手术.如临床症状不缓解,可待植骨愈合后再行后路减压手术.我们不主张摘除3个以上的间盘,一般两个节段的间盘摘除基本可以解决多间盘脱出的颈椎病.植骨的原则是务必保持椎间高度.
作者:梅晰凡;王伟;关振家;张元和;董明岩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自1980年1月~2003年9月,共收治腹部创伤患者480例,其中经手术证实为膈肌损伤25例,占5.21%,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群;王小龙;陈钟敬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正处于改革中的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医方与患方关系的一些矛盾引起各方关注.我们应该分析其原因,认识改善医息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付之于行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作者:邢淑兰;杨雯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近几年来,在中药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竞在中药中掺人杂质或制售伪品,他们认为用淀粉来进行掺伪或制售伪品对人体危害小,而且不易被人发觉,所以近几年来中药市场上以淀粉为原料进行掺伪和制假的品种越来越多,方法也各种各样.
作者:潘家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本文将几种全麻方法进行比较,旨在寻找一种较理想的全麻方案.方法小儿腭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呼吸机维持通气;Ⅱ组γ-OH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术中保持自主呼吸;Ⅲ组异丙酚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术中保持自主呼吸.观察病人麻醉前、诱导过程中、术中及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诱导时间、咽喉反射、吞咽反射、苏醒时间、氯胺酮给药间隔、术后病人清醒质量、复睡率等.结果各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I组术中平稳,外科医生满意程度高,但苏醒稍慢;Ⅱ组麻醉较浅,外科医生满意度低,术后呕吐较多,苏醒较慢;Ⅲ组术中较平稳,外科医生满意度较高,术后苏醒快,质量高,呕吐较少.结论低体重小儿腭裂手术以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较好,在条件较好的大医院也可应用静吸复合麻醉.
作者:金玄玉;姜立春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3年6月229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结果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影响产后出血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多孕、多产、巨大儿、多胎妊娠、剖宫产均增加产后出血率.结论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减少剖宫产率,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惠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9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给予中药抗感冒颗粒剂联合西药潘生丁口服;对照组46例给予病毒唑注射液静滴及西药潘生丁口服.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抗感冒颗粒剂联合潘生丁口服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简单易行.
作者:叶彩霞;王锡丽;韩娟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初步探讨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2年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6例临床资料.结果306例共318间隙手术,平均出血40ml,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住院时间6.5天,术后平均离床时间16h.并发症5例,发生率1.6%.随访3~12个月,手术优良率99.4%.结论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开窗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关键是手术技术掌握程度,其直接影响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伟中;蒋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患者,女,53岁,因咽痛,吞咽不利及张口困难,强迫头位1周入院.于1周前因喝热粥时出现呛咳,次日出现咽痛及吞咽不畅,进食固体食物时咽痛加剧,以后连水亦难咽下,但无明显饮水反呛及声音嘶哑.
作者:易淑琼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马斯平(头孢吡肟)是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公司新研制生产的注射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其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第三代头孢菌素为高,尤其对因产AmpC酶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上述菌有效.
作者:曾勉谢;灿茂;郭禹标;冯怿霞;严英硕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通过回顾性方法报告了14例X综合征,均有典型劳力型心绞痛,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示心肌缺血14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1例,可疑阳性3例,核素运动心肌显像示心肌缺血6例,超声心动图示心肌缺血3例).8例心得安实验阴性.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均正常,左室射血分数平均0.70(0.65~0.80).胸片正常.硝酸酯、钙拮抗剂、β阻滞剂可缓解胸痛.文中重点探讨了X综合征的诊断问题.
作者:李有忠;郭岩;杨秦豫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和年龄相关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痴呆,包括语言、行为、意识和记忆等方面的障碍.此外还有体重减轻、行为异常和精神病等症状.在较高的阶段,还可以产生肌张力增高,肌阵挛和癲痫.
作者:马福家;徐晶鸿;王锦淳;陈亮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1/3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5例胫前、跟腱、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外伤后跟腱外露皮肤缺损3例,胫前和踝部慢性溃疡各1例.结果5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优良,受区供区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本法不牺牲主干血管,对供区外观及功能无不良影响,蒂长设计转移灵活,是修复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作者:夏德林;熊爱兵;吴国平;廖毅;何小川;郭力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赛尼哌(Zenapax)是一种特异性人源化IL-2受体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抑制T细胞介导的移植免疫反应.我科于2001年2月~2003年7月共对10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的病人在加强HLA配型的基础上应用2剂赛尼哌方案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殿珍;许爱华;吴亿 刊期: 200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