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妊娠的母儿影响分析

谢微波

关键词:妊娠, 先天性心脏病, 剖宫产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妊娠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妊娠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房间隔缺损是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的类型.20例患者均曾经施行心脏手术,其中心功能Ⅰ~Ⅱ级者18例,占90%.20例患者的平均分娩孕周为38.9周,剖宫产17例,占85%.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7分者1例,与同期相同孕周、无合并症正常妊娠分娩的新生儿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曾经施行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较好,能胜任妊娠和分娩,剖宫产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

    本文论述了医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谈到了当前医学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医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继续教育的途径和保障.

    作者:刘颖;任懋榆;汤世海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并发症(附4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窒息时的缺氧缺血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和多脏器的,心、脑、肝、肾、胃肠道、肺等器官均可受累.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体会

    随着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量增加,以及护理内容的扩展,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责任心、同情心,还必须具备高素质的综合能力.

    作者:徐丽民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以突发晕厥后右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56岁,工人,因工作劳累,午睡后起床排尿时突发晕厥,自觉右胸闷痛而就诊.查体:T37℃,P72次/min,BP115/70mmHg,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R72次/min,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水肿,查心电图未见明显的STT改变,X线胸片未见明显的异常.

    作者:王秀杰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院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取得了显著疗效.1年来,我科共收治1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除1例因年龄大,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死亡外,其余18例均在短期内快速纠正了酸中毒症状.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盛翠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我科2001年2月~2003年6月采用美国加州大学Becker教授等主张采用的标准外伤大骨瓣(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ntomy)[1~3]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24例,取得较好疗效,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俞燕生;毛万能;左治强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胸腺肽α1在恶性血液病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胸腺肽α1临床应用中主要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抗肿瘤以及在肿瘤放、化疗后的免疫调节作用仍在探讨中.

    作者:欧英贤;白海;王存邦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硬膜外持续泵注芬太尼、布比卡因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术后镇痛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微泵术后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副作用少,现将持续微泵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古军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罕见的单克隆抗血清错定血型1例报告

    1献血者资料献血者,女,21岁,于2002年4月到我站流动献血车献血,无输血史,2次妊娠史,无疾病住院史,经我站初检人员鉴定血型,正定型为AB型,后于检验科复检时发现正反定型不合,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B型.送我站血型血清学实验室做终鉴定,结果如下.

    作者:郭建生;邹文涛;刘赴平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妊娠合并淋病10例临床分析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高的性传播疾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传染病.孕期淋病对母婴危害极大.笔者2002年4月~2003年6月共收治10例妊娠合并淋病患者,现把这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其妊娠期的防治和分娩期的处理.

    作者:万红敏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高功率微波治疗机胸部加温对心脏近期影响的初探

    目的了解高功率微波治疗机在大功率辐射胸部的状况下是否对心脏产生严重的损伤作用.方法从1997年10月~1998年5月对使用该机进行胸部微波热疗的14例病人进行了有关检查.所有病例在加温治疗前后监测心率、血压,查心电图,并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浓度.结果加温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增快;血压无下降,且有不同程度的微升;心电图示热疗后心率较热疗前快,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少数病例出现轻度ST-T改变,但未发现其他严重心律失常;血清肌酸激酶在热疗前、热疗后变化不大,且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使用UHR-915微波治疗机进行胸部加温时近期是比较安全的,是否存在晚期器质性改变,将继续进行追踪观察.

    作者:刘珈;胡自省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观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20%[1].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发生率,我科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对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患肢踝部以下静脉穿刺,大腿中上1/3处加压60mmHg,微泵注入较大剂量纤溶剂的溶栓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秋实;崔瑞敏;郭义贞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不全21例临床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名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该病在世界上以我国发病率高,流行广,特别在农村地区多见[1,2].现将我院1995~2002年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致急性肾功能不全21例报告如下.

    作者:肖前峰;吕岩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放疗加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采用随机分组对126例食管癌放疗加化疗与126例单纯放疗治疗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两组照射方法相同,DT 50~70Gy/5~7周,化疗采用PFB方案3~5疗程.结果1、2、3、5、10年生存率,放化组为69.84%、48.41%、28.57%、14.29%、4.36%,单纯放射组为54.76%、34.92%、23.02%、15.89%、2.38%,其中1、2年生存率相对比放化组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中位生存期放化组高于单放组,局部未控率放化组低于单放组.结论放疗加化疗在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聂武艺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术前患者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整个机体对手术室的环境、设备都处于恐怖状态,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

    作者:宋良芳;邵淑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p27、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中p27蛋白、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胃癌组织中p27蛋白、PCNA表达情况.结果52例胃癌组织中p27蛋白、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5%、71.2%.p27蛋白的阳性表达随着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恶性程度的增高和浸润深度的加深,其表达的阳性率逐渐降低,而PCNA的表达则相反.p27蛋白、PCNA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结论p27蛋白、PCNA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预测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赵树鹏;任喜悦;高志安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MSCT)和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EBCT)是目前定量、定性研究冠状动脉钙化的佳无创方式并逐渐成为临床评估冠心病的参考标准之一而愈受关注.

    作者:毛青;包颜明;杨亚英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终末期肾脏病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疗法使终末期肾脏病(ESRD)治疗出现生机,但即使是充分透析,ESRD患者仍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旁亢、心血管系统损害[1]等一系列并发症,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的不足,明显改善了并发症,我院采用CRRT治疗终末期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青苗;郭淑霞;郑香钦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持续静脉滴注速尿的合理性及临床研究进展

    近20年以来,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但利尿剂仍是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速尿是一种高效利尿剂,其通过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对氯离子的重吸收,继发性抑制钠离子的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

    作者:陈兵阳;曾朝荣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除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为发扬中医药特点,提高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我院消化科、中医科研制出了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中药制剂除疡散,共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人110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社培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