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类药物应用分析体会

殷扬;李慧侠

关键词:心血管类药, 物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心血管类药物临床应用状况,研究此类药物应用发展趋势,指导我院心血管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2001年1月~2002年6月我院药房计算机管理数据库有效数据,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2003年1~6月较2001年和2002年心血管药物的应用频度、销售金额均呈增长趋势,而日均费用略有下降.结论心血管类药物分类复杂,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应加强合理用药.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壁声像图改变在鉴别腹水性质中的价值探讨

    我们对64例腹水患者胆囊壁声像图改变进行了研究,发现良性腹水患者胆囊壁多增厚,呈双层或多层回声;恶性腹水患者胆囊壁往往呈单层回声,增厚或不增厚.这些特征对腹水性质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杨亚辉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6~2002年采用骶管封闭、脱水药物输入,腰椎牵引按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震;王威;薛渊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

    我科2001年2月~2003年6月采用美国加州大学Becker教授等主张采用的标准外伤大骨瓣(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ntomy)[1~3]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24例,取得较好疗效,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俞燕生;毛万能;左治强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罕见的单克隆抗血清错定血型1例报告

    1献血者资料献血者,女,21岁,于2002年4月到我站流动献血车献血,无输血史,2次妊娠史,无疾病住院史,经我站初检人员鉴定血型,正定型为AB型,后于检验科复检时发现正反定型不合,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B型.送我站血型血清学实验室做终鉴定,结果如下.

    作者:郭建生;邹文涛;刘赴平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原发性胸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

    原发性胸腺神经内分泌癌(以前称为胸腺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纵隔肿瘤.我院自1957~2002年胸外科治疗的纵隔肿瘤2980例,其中胸腺肿瘤1148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胸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本文报告这3例原发性胸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治情况,并复习文献就此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作者:林皓;赵珩;黄偶麟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妊娠合并淋病10例临床分析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高的性传播疾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传染病.孕期淋病对母婴危害极大.笔者2002年4月~2003年6月共收治10例妊娠合并淋病患者,现把这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其妊娠期的防治和分娩期的处理.

    作者:万红敏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MSCT)和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EBCT)是目前定量、定性研究冠状动脉钙化的佳无创方式并逐渐成为临床评估冠心病的参考标准之一而愈受关注.

    作者:毛青;包颜明;杨亚英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叶酸、维生素B6、B12对冠心病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及实验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了解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70只Wistar大鼠分为7组,每组10只:叶酸缺乏组及对照组;高蛋氨酸饲料组及对照组;高蛋氨酸饲料组、高蛋氨酸饲料+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组及对照组,均喂养3个月.30只雄性新西兰兔,分为3组各10只:高蛋氨酸饲料组、高蛋氨酸饲料+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组及对照组,均喂养6个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Hcy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光镜或电镜对动脉作组织学检测.(2)临床研究:对150例正常对照者及134例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浆Hcy浓度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水平.对42例冠心病患者及16例对照者给予口服复方叶酸制剂10~12周后测定血浆Hcy浓度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大鼠喂养3个月后发现叶酸缺乏可使血浆Hcy浓度升高,并产生严重动脉损伤,对照组则无此变化;高蛋氨酸饲料可使血浆Hcy浓度升高,并产生严重动脉损伤,对照组则无此变化;高蛋氨酸饲料+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后血浆Hcy浓度升高不明显,且动脉损伤不明显,对照组则无此变化;兔喂养6个月后发现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后,可降低高蛋氨酸摄入所致的血浆Hcy浓度升高及明显减轻动脉损伤.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浓度明显升高,与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关;给予口服复方叶酸制剂能降低血浆Hcy浓度.结论缺乏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可导致血浆Hcy浓度明显升高,并致动脉损伤,而复方叶酸制剂能降低血浆Hcy浓度.

    作者:刘王明;郑家驹;汤佩麟;马雪兴;王毓明;李明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除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为发扬中医药特点,提高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我院消化科、中医科研制出了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中药制剂除疡散,共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人110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社培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家庭药箱的合理应用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增强.随着国家OTC制度的公布和进一步落实,很多家庭配备了药箱,当起了自己的保健医生.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拥有家庭药箱的人都能做好家庭的保健工作,问题在于家庭药箱的合理配备和应用.

    作者:张传英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观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20%[1].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发生率,我科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对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患肢踝部以下静脉穿刺,大腿中上1/3处加压60mmHg,微泵注入较大剂量纤溶剂的溶栓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秋实;崔瑞敏;郭义贞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索早期腰大池引流在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作用.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5月34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及内减压,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结果恢复良好16例(47.1%),中残10例(29.4%),重残3例(8.8%),植物生存2例(5.9%),死亡3例(8.8%).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应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

    作者:曾昭明;邵强;冯志铁;吴波;吴则俭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心脏临时起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心脏临时起搏技术是通过穿刺静脉,把电极导管放置在右心室,由体外的脉冲发生器发放刺激,引起心室收缩而代替窦房结的功能维持正常的心律,对一些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引发的心脏事件具有可靠的疗效,特别是对一些继发的心动过缓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具有很好的疗效,如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Ⅲ°房室传导阻滞,通过药物治疗一部分患者不能恢复正常心律,心脏临时起搏稳定了心律,改善了心肌供血,可以促进疾病的治愈,恢复正常心律,对仍不能恢复正常心律的可以择期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

    作者:张爱果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中药介入治疗老年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目的应用消癌平、榄香烯对老年恶性胀瘤的介入治疗,并观察疗效.癌症的发病及死亡也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污染而有所增加,其死亡率占疾病死亡谱的顺位,也已自50年前的第9位,升至1957年的第7位,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2位,甚至在某些城市已居首位.主题:由于老年的生理特点,许多肿瘤患者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同时也不能忍受正规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方法肝癌、肺癌、胃癌、肾癌、盆腔肿瘤、胰腺癌、直肠癌共283例,其中≥60岁181例,占64%,男性101例,女性80例,全部病例均有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按UICC分期标准,老年肿瘤181例,Ⅳ期28例,Ⅳ期153例.Selding技术,药物:消癌平、榄香烯.结果临床研究:181例病人中药介入治疗后临床疗效:无临床痊愈病例,有效病例48例,稳定63例,恶化70例,有效率(有效+稳定)为61%.按Karnofsky评分标准,介入治疗后评分提高10分60例,20分35例,不变21例,降低10分或10分以上65例,有效率(不变+大于10分)64%.按UICC标准评定:181例病人中药介入治疗后无CR病例,PR 19例,NC 134例,PD 28例,有效率(PD+NC)为84%.随机分组(消癌平组31例,化疗组22例)的结果:二组PR分别为5例和4例,NC为16例和10例,PD为10例和8例,有效率(PD+NC)为67.74%和63.64%(P>0.05);二组生存天数分别为226.27天和118.35天(P<0.01);而化疗组副作用明显大于消癌平组.基础研究:(1)SRC法,消癌平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2)体外法,消癌平对SGC-7901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3)体外法:消癌平对Bel-7404肝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4)消癌平对EC实体瘤免疫器官无影响;(5)消癌平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AFP分泌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6)流式细胞仪检测,消癌平可使SGC-7901细胞阻断在G1期;(7)形态学检查细胞呈现分化趋势.结论中药介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以下特点:(1)对肿瘤的疗效与化疗介入无明显差异;(2)毒副作用较化疗介入明显为少;(3)临床症状改变、生活质量提高优于化疗介入;(4)生存期较长.本文资料显示:中药介入治疗老年肿瘤更具有适应证,且有较好的疗效.基础研究为临床疗效提供了客观机理.

    作者:范忠泽;孙珏;赵泽华;朱美华;李朝衡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IVF-ET术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护理体会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使用促性腺激素(Gn)超促排卵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

    作者:周婧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硬膜外持续泵注芬太尼、布比卡因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术后镇痛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微泵术后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副作用少,现将持续微泵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古军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以突发晕厥后右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56岁,工人,因工作劳累,午睡后起床排尿时突发晕厥,自觉右胸闷痛而就诊.查体:T37℃,P72次/min,BP115/70mmHg,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R72次/min,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水肿,查心电图未见明显的STT改变,X线胸片未见明显的异常.

    作者:王秀杰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

    目的从生活质量的角度对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指导更为准确地掌握适应证.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对我院3年来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的肝癌患者术前、术后1周、2周、1月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原发性肝癌中肝癌结节相对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肝功能越好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肝癌不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较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好.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与肝癌分期、肝功能分级密切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肝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的判定指标.

    作者:刘丽华;武芝郁;刘鑫;张方信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梗后左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梗后心衰经积极采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4例患者其中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陈旧心肌梗死(OMI)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微量泵泵入硝普钠联合应用多巴胺1.0~3.0μg/(kg@min)小剂量滴注,维持血压在90~120/60~80mmHg之间,观察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MI组有效率92.85%,OMI组有效率93.75%;总有效率93.24%.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梗后心衰,既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又增加心肌收缩力,协同增加心输出量,疗效满意.

    作者:董华;翟凤燕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血浆内皮素与心钠素的变化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D)患儿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及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CND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ET、ANP浓度.结果化脓性脑膜炎(BM,化脑)、结核性脑膜炎(TM,结脑)、病毒性脑炎(VE,病脑)、流行性乙型脑炎(EEB,流脑)血浆E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组(GBS)(P<0.01);而血浆ANP浓度TM、VE、EEB显著高于对照组及BM、GBS.治疗3周后偏瘫组ET明显高于治愈组,且ANP也明显低于治愈组(P均<0.01),ET、ANP有直线负相关关系(r=0.10402,P=0.05).结论血浆ET、ANP的变化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敬鲜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