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诊治体会

初亭;吴元庆

关键词:成人,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现报告如下, 复发率, 鼻息肉, 摘除, 起源, 临床, 儿童, 窦口
摘要: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起源于上颌窦并通过其窦口发展到后鼻孔的单发息肉.好发于儿童,但临床上成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也并不少见,如单纯摘除鼻息肉,复发率很高.我科收治成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1例,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移植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18条)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分别采用自体大隐静脉(11条)和人工血管(7条)移植进行治疗.结果:死亡1例,其余移植血管均通畅.远端肢体血液循环良好,肢体无肿胀.随访5~24个月,血管通畅率100%.结论:掌握好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和熟练的血管外科吻合技术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是成功救治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于晋;黄保堂;窦云轲;李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心血管术后常见不适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了解心血管手术后常见不适,分析引起患者不适的原因. 方法:通过对120例病人的问卷调查,了解心血管术后常见不适.结果:调查常见的不适为口干口渴、恶心呕吐、疼痛、焦虑紧张、咽部不适、尿路不适等,分析引起不适的原因,与麻醉、气管插管、术后低热、高代谢、低血容量、扩血管药物应用、担心预后、费用、与亲人分离、噪音、制动、自主翻身无力、尿管留置、尿液酸化、尿路损伤等因素相关.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明显缓解不适,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术后常见不适,可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痛苦,提高病员满意度,也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

    作者:刘英红;杨满青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我科7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经验,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16~70岁,平均42.5岁,其中确诊胸腺瘤14例,胸腺囊肿9例,皮样囊肿5例,神经源性肿瘤14例,食管囊肿8例,气管支气管囊肿5例,心包囊肿9例,淋巴管样囊肿5例,浸润性胸腺瘤3例,其他3例.均采用全麻双腔插管,健侧卧位或患侧抬高30~45°位,健侧单肺通气.胸腔镜置于腋前线至腋后线的第6~8肋间套管,操作套管2~3个,如术中探查肿瘤直径过大,或因粘连严重显露困难等原因,可辅助小切口完成肿物切除.结果:41例经胸腔镜完成肿物切除,28例附加5~8cm小切口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胸手术,3例行活检,全组病人术后恢复好,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合于部分纵隔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对大多数纵隔良性肿瘤、特别是大部分囊性病变及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切除较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周海榆;陈刚;肖朴;唐继鸣;贲晓松;谢亮;吴一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体会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用于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2月至2006年12月腹股沟嵌顿疝58例患者急诊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PMTFHR)的临床资料、治疗要点,同时与既往行传统修补术组对比,分析腹股沟嵌顿疝行PMTFHR的可行性,同时总结其手术适应证及操作要点.结果:两组均随访3~36个月,PMTFHR组1例复发(2%),与传统修补术组(5%,3/60)比较术后复发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TFHR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的术式.

    作者:谭明华;曹杰;曾山崎;杨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广东省健康男性婴幼儿G6PD/6PGD酶活性直接比值法正常值建立的探讨

    目的:探讨广东省健康男性1~6月婴幼儿的G6PD酶活性、6PGD酶活性以及G6PD/6PGD酶活性比值(紫外法UVST),建立年龄在1~6月龄内的健康男性婴幼儿的UVS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60例1~6月龄的男性婴幼儿采用UVST法检测G6PD酶活性、6PGD酶活性以及G6PD/6PGD的比值.结果:A组19例的G6PD活性为12.73±3.10,6PGD活性为9.67±2.94,G6PD/6PGD比值为1.36±0.26;B组28例的G6PD活性为13.29±2.67,6PGD活性为10.00±2.07,G6PD/6PGD比值为1.35±0.23;C组13例的G6PD活性为11.85±2.63,6PGD活性为10.26±2.44,G6PD/6PGD比值为1.19±0.08.结论:(1)1~6月内男性婴幼儿的G6PD与6PGD活性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2)1~3月内的男性婴幼儿G6PD/6PGD比值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3月内与4~6月的男性婴幼儿G6PD/6PGD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3)建立1~6月内G6PD/6PGD正常值对诊断G6PD缺乏症是十分重要的,能积极配合临床排除婴幼儿溶血性黄疸的病因,可减少因G6PD缺陷而造成婴幼儿溶血,甚至死亡,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葛艳芬;陈和平;陈冬;龚彩平;谢红东;梁玲;庄顺告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同时性食管贲门双原发癌诊断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同时性食管贲门双原发癌漏误诊原因,探讨提高术前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同时性食管贲门双原发癌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1例病人中食管上段贲门双原发癌2例,食管中段贲门双原发癌7例,食管下段贲门双原发癌2例.食管病变均为鳞癌,贲门病变腺癌10例.鳞癌1例.术前诊断主要通过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和胃超声检查完成,术前确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5例,诊断率45%.结论:提高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的术前诊断率关键是要把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有机结合起来,胃超声检查能有效发现贲门病变.

    作者:尤振兵;韩学东;李东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葛根素联合纳洛酮治疗中枢性眩晕疗效观察

    中枢性眩晕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发作时间较持续,可达数周、数月甚至与原发病同始终.我们采用葛根素联合小剂量纳洛酮治疗34例中枢性眩晕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松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拔药罐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笔者近年来应用拔药罐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0~59岁,病程1~92 d,起病前72例有受凉史.将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邱继忠;周辰光;万青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低挂输液瓶对再次穿刺头皮静脉成功率的影响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由于小儿血管细、好动,易发生药物渗漏[1].发生液体渗漏后,临床常关闭调节器后再往前段静脉进针少许,失败后重新穿刺.为了更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笔者采用低挂输液瓶后再往前段静脉进针少许,失败后重新穿刺的方法,发现该方法拥有较高的再次穿刺头皮静脉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华;林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手术(TVH)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对活动无粘连的子宫肌瘤、腺肌瘤、功血而无生殖器脱垂及恶性病变的30例患者行TVH.子宫6~14孕周大小,平均10孕周,重70~675 g,平均392 g.术中对手术方式略加改进,大子宫行对半切开,肌瘤剔除,遇前腹粘连患者采用侧入式.结果:平滑肌瘤22例,腺肌瘤4例,子宫功能性出血4例,30例均TVH成功.手术时间40~210min,平均73min,出血估计50~260 mL,平均150 mL,住院时间4~8 d,平均5.5 d,术后止痛药使用0~2次,平均0.3次.术后24~48h体温平均37.5~38.2℃12例.48h后无发热.结论:对子宫中等大小,活动,阴道宽松行TVH是安全可行的,而手术成功与术前状态,术者阴式切除的经验和技巧有关,TVH更适合基层应用.

    作者:吴芙蓉;王正如;詹永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化学固化型氢氧化钙直接盖髓术77例疗效观察

    氢氧化钙自1930年被Hemann用于盖髓,由于其抗菌谱广,灭菌力强,对组织刺激性小,完全无毒,渗透力强,具有收敛性,愈来愈广泛地被应用于儿童口腔科,不仅作为根管消毒剂、根尖诱导剂,还作为年轻恒牙的直接及间接盖髓剂,因用途添加了甘油、碘仿等填料有不同的剂型[1-2],Dycal是目前国际上应用多的化学固化氢氧化钙制剂,因其固化前流动性好,与牙髓组织及牙体组织结合紧密后迅速产生凝固坏死层,被肉芽组织取代后分化为造牙本质细胞,在其下方产生牙本质桥,笔者用其作为治疗年轻恒牙深龋露髓及意外穿髓的直接盖髓剂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梅秀芹;唐明娜;王一涵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非转流肝移植手术中血管外肺水、肺血管通透性及死腔/潮气容积比的变化

    目的:探讨非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中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管通透性和死腔/潮气容积比(VD/VT)的变化及原因.方法:对15例晚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行全身麻醉,术中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药维持,气管插管后经右颈内静脉和右股动脉放置PiCCO导管,通过PiCCO监护仪测定EVLW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左桡动脉穿刺行动脉压监测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手术开始30 min(T1)、无肝期前15min(T2)、无肝期15 min(T3)、无肝期45 min(T4)、新肝期15 min(T5)、新肝期60 min(T6)、关腹(T7)时的EVLW、PVPI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结果:T4的EVLW明显低于T5,T3、T4的PVPI明显高于T5、T6和T7,T3、T4的VD/VT明显高于其他5个时刻.结论:非转流肝移植手术无肝期应当控制补液和EVLW,新肝期血管开放后可适当应用降低EVLW的药物,避免新肝期血管开放后引起肺水肿,无肝期的肺增血管通透性明显增高,有隐性肺损伤的可能,要注意采取适当的肺保护措施,无肝期的VD/VT高于其他两期,应当适当地减少通气量,以保持肺通气和血流的匹配.

    作者:郭锐;施冲;盛恒炜;曾因明;吴群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胃癌中p16蛋白表达和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中p16基因的失活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和4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研究40例胃癌组织和3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结果:23例胃癌组织的p16基因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发生率为58%,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1例胃癌组织中的p16蛋白表达阴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6例表达阴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中,MSP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p16基因失活关系密切,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抑制了蛋白的表达,这种途径可能是胃癌中p16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铁臣;蒋大平;卢林明;赵国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床出血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中因剥离胆囊床时损伤肝包膜及肝实质7例(38.9%),胆囊床渗血5例(27.8%),胆囊变异血管出血3例(16.7%),分离胆囊床时损伤胆囊穿支血管出血2例(11.1%),肝中静脉损伤出血1例(5.6%).采用明胶海绵及纱布压迫、钛夹钳夹、电凝止血等止血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全组病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手术率为11.1%.术后来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床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丹峰;孙礼侠;陈玉银;孙荣能;徐庆春;刘昌阔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剪除疣体加疣体根部注射聚肌胞治疗尖锐湿疣

    我院自1987年1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剪除疣体加疣体根部注射聚肌胞配合局部涂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1 0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巨大型湿疣患者避免了手术植皮的痛苦,节约了治疗费用,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巨大型尖锐湿疣18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唐云志;彭学标;李军;刘学军;肖春明;张慧芳;刘际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热应激预处理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热应激预处理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胆总管结扎组开腹分离并结扎大鼠的胆总管,假手术组只开腹分离但不结扎大鼠的胆总管,热应激预处理组在胆总管结扎手术前12h对大鼠行热应激预处理.术后1周处死大鼠穿刺心脏取血,检测各份血液标本的肝功能及胆红素含量.结果:胆总管结扎后1周,大鼠血胆红素明显升高,AST与ALT也随之明显升高,但热应激预处理组的AST与ALT升高幅度较小,与胆总管结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应激预处理可减轻梗阻性黄疸对大鼠肝脏的损害.

    作者:毛盛名;张百萌;关晓东;李坚;贾英斌;潘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控制性降压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在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全麻FESS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为普通全麻组,Ⅱ组为控制性降压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手术时间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Ⅱ组显著小于Ⅰ组(P<0.05).Ⅱ组降压效果良好(P<0.05).结论:硝酸甘油降压可明显减少FESS术中出血量,且手术时间较短,是安全有效的控制性降压方法.

    作者:刘克猛;周少宇;李卫红;谢广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晚期大肠癌应用多通道编程泵时辰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大肠癌应用多通道编程泵时辰化疗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为时辰化疗应用于晚期大肠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分为时辰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两组的化疗药物剂量均为5-氟尿嘧啶(5-Fu)500 mg/(m2·d),醛氢叶酸(CF)60 mg/(m2·d),草酸铂(L-OHP)30 mg/(m2·d).时辰组予输液泵控制L-OHP、5-Fu/CF大速度和给药浓度高峰时间为16:00、04:00,采用正弦曲线给药.连用4d为1个周期,间隔28d进行下一个周期化疗.常规组予每日静脉滴入,连用4 d为1个周期.间隔28 d进行下一个周期化疗.两组均在连续4次化疗结束后4周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疗效评价标准和不良反应评价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与不良反应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时辰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时辰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除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之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Ⅲ~Ⅳ度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于晚期大肠癌时,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方式比较能增加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可以普及推广,能为广大晚期大肠癌患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作者:李文志;冯汝就;林大任;陈文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四肢重要动脉血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四肢重要动脉血管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本组32例34条损伤的动脉,血管修补8条,对端吻合11条,自体静脉移植8条,手术解除骨折压迫1条,切开减张清除血栓4条,血管内液压注射解痉2条.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60个月,平均30个月,无死亡病例.肢体存活28例,截肢4例,3例腕关节离断,1例小腿离断,随访肢体皆存活,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挽救生命、提高治愈率和降低肢体坏死率的关键.

    作者:谷利民;王兆立;蔡喜传;吕永全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优势.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声带小结、小型息肉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组(治疗组),桃红四物汤每天1剂口服,强的松10 mg,1日3次,1周后减半,2周后停药;单纯强的松治疗组(对照组),强的松10 mg,1日3次,1周后减半,2周后停药.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和失访率比较.结果:经等级资料的Ridit分析发现,治疗组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019 8,P<0.05);治疗组失访5例,对照组失访14例,两组失访率比较,治疗组失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69 8,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疗效确切,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优势,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文凤妮;陈舒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