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源乐;邓之敏;赵亮;钟国球;谭经福;叶小爱
<科学引文索引(SCI)>,从引文角度揭示了期刊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对世界期刊、科技实力和科研绩效的评价提供了非常科学而重要的检索工具.近几年来,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ISI凭借其独特的引文机制和WWW的链接特性,不仅有效地整合了自身出版的一系列数据库,而且也建立了与其它出版公司的数据库、原始文献、图书馆书目联机检索系统以及日益增多的网页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链接,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基于知识管理的学术信息资源体系--ISIWeb of Knowledge[1].由于SCI网络版的租用价格昂贵(光盘版50~60万元/年、网络版150万元/年),目前广东省只有为数很少的机构引进了这一数据库.为方便广大教学、医疗和科研人员了解与使用Web of Science,现对其检索特点与检索功能进行探讨.
作者:吴娴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惠州市10个样本区(镇)全部人口共230 786人进行死亡人口登记,对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结果:2004年惠州市10个样本区(镇)总死亡人数863例,其中恶性肿瘤181例,死亡率为78.43/10万,包括男116例,女65例,男女死亡人数之比为1.78:1.恶性肿瘤前9位死因死亡人数及其死亡率分别为肝癌58例(25.13/10万),肺癌33例(14.30/10万),胃癌20例(8.67/10万),大肠癌17例(7.37/10万),白血病14例(6.07/10万),乳腺癌8例(3.47/10万),食管癌7例(3.03/10万),宫颈癌5例(2.17/10万),鼻咽癌6例(2.60/10万),其它13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06例,占恶性肿瘤总构成的58.56%.结论:肝癌、肺癌、胃癌、大肠癌和白血病是影响惠州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死因的78.45%.
作者:余志金;许岸高;张晓慧;钟旭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管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慢性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9例MHD慢性低血压及同期17例MHD非低血压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测患者血压、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管通对MHD慢性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MHD慢性低血压患者血浆Alb、BUN、Scr显著低于非低血压组患者,管通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低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可提高患者血浆Alb水平,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MHD慢性低血压患者血浆Alb、BUN、Scr显著下降,管通能显著提高MHD低血压患者的血压及Alb水平,管通对MHD慢性低血压有显著疗效(有效率为81.8%).
作者:曹礼应;肖丽佳;余月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男,1岁9个月,贫血貌.体查:脾脏肋下2 cm,肝脏肋下2 cm,无骨痛,心肺正常,神经精神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 15.6×109/L,RBC2.18×1012/L,Hb 61 g/L,PLT 282×109/L,MCV 75 fL,RDW 13.3%,分类大致正常.血红蛋白分析示HbA 76.03%,HbF 21.24%,HbA2 2.74%,反向斑点杂交检测该病人基因型为41-42/N,诊断为β-轻型地贫,曾多次进行红细胞输注及有关补血方面的治疗,但症状未有改善,行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
作者:肖燕青;梁绮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间行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6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4例,女15例,37~79岁,中位年龄61岁.全组病例均在术前经胃镜确诊胃癌.胃底贲门癌32例,胃体癌24例,胃窦癌侵及胃体10例,残胃癌3例.Borrmann分型:Ⅰ型6例,Ⅱ型23例,Ⅲ型31例,Ⅳ型9例.
作者:朱勇;王敏;林祖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眼眶内炎性假瘤的临床过程.方法:对43例眼眶内炎性假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取得了病理证实.39例为激素治疗失败病例.均采用放射治疗,放疗剂量12~50 Gy,中位剂量34 Gy.结果:29例(67.4%)完全缓解,14例(32.6%)部分缓解或无缓解.放疗损伤发生率低.结论:对激素治疗失败的眼眶内炎性假瘤,通过放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侯秀玉;李明昱;李高峰;刘明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肺癌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肺癌并自发性气胸2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肺癌分期、病理类型、发病机制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发性气胸首发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和气促.10例患者有吸烟史,6例患者于胸水引流过程中出现自发性气胸,8例患者于化疗后出现气胸.3例患者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或支气管不完全阻塞.结论:临床上肺癌并自发性气胸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预后差.
作者:韩志青;徐晓雯;罗艳蓉;徐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地尔硫革、美托洛尔、地高辛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快速房颤心室率患者(HR>100次/min)95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地尔硫革组(32例),90~240 mg/d,分3次口服;美托洛尔组(32例),12.5~50 mg/d,分2次口服;地高辛组(31例),0.125~0.25 mg/d,1次口服.观察其有效率(心室率下降≥20%)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地尔硫革、美托洛尔及地高辛控制房颤的快速心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1%、92%、71%,心室率分别下降为(84.2±21.2)次/min、(83.7±18.9)次/min、(95.3±19.3)次/min,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3.5±5.2)h、(24.5±3.8)h、(45.1±7.5)h,3组复律分别3例、3例、1例,地尔硫革组出现低血压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美托洛尔组出现低血压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地高辛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均自行缓解,未发生心衰加重.结论:与地高辛相比,口服地尔硫革、美托洛尔能有效控制其静息及活动后心室率,起效迅速,且均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邱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初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1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予TA方案化疗[吡柔比星(THP)联合阿糖胞苷(Ara-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予VTLP方案化疗[THP联合长春新碱(VCR)、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强的松(Pred)];对照组,53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中ANLL 36例,予DA方案化疗,ALL 17例,予VDLP方案化疗[两方案均以柔红霉素(DNR)代替THP].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疗程的完全缓解(CR)率(81.97%)明显高于对照组(50.94%)(P<0.05),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可作为初治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何慧清;许晓军;任志娟;邱大发;林淑华;郭子文;古滔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主要介导上皮细胞等细胞的增殖分化信号,其过度表达或活性增强与多种肿瘤形成有关[1].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介导同类上皮细胞间的黏附,其表达下调或功能缺陷有利于上皮肿瘤细胞脱离瘤体而侵袭转移.现就两种蛋白各自在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代劲松;王卫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41岁,主因右耳前肿物3年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右耳前一直径约3cm肿物,手术所见肿物大小约2 cm×3cm×3 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大体检查:灰白色肿物一个,大小3 cm×2.5cm×1.8 cm,肿物表面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切面灰白色,质软.镜下检查:肿瘤组织由丰富的淋巴组织和其间呈腺管状、梁索状排列的上皮细胞组成,上皮细胞低倍镜观呈现为结节状、多灶状分布,周围有大量淋巴组织,部分区域可以见到淋巴滤泡.上皮细胞胞浆约嗜酸性,周边可见排列整齐,栅栏样,中央部分区域呈梁索状,部分区域可以见到明显的腺样结构,部分区域可以在中央看到多量胞浆丰富、淡然的黏液细胞.细胞大小一致,未见分裂相.
作者:黄勇;李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36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因尿量较少,临床考虑移植肾排异而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超声显示:肾脏大小为12.0 cm×5.5 cm×4.5cm,皮质回声减低.肾内血流显示不丰富.
作者:朱贤胜;王莎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本地区男性泌尿道支原体感染率分布情况及药敏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MycoplasmaIST2试剂盒对982例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并做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测出支原体261例,其中Uu阳性208例,阳性率79.7%;Mh阳性14例,阳性率5.4%;Uu+Mh阳性39例,阳性率14.9%.药敏结果显示不同型别支原体对一些抗生素敏感性具有显著差别.2002-2005年总体药敏趋势表明原始霉素(敏感率97.3%)、交沙霉素(敏感率94.6%)敏感性较高且较稳定,强力霉素(敏感率88.9%)其次,敏感率低的抗生素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四环素和红霉素敏感呈增强趋势.结论:加强支原体药敏检测,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无务件进行药敏检测情况下,治疗本地区男性支原体感染宜首选交沙霉素.
作者:杨怡;李晖;张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对118例水平性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术后6周以后随访观察,满意程度达98%,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强;周雄;周和政;陈云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威灵仙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苯溴马隆治疗组、小、中和大剂量威灵仙治疗组,每组10只,用腺嘌呤100mg/(kg·d)连续18 d灌胃造模,同时分别给予上述药物治疗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等指标,用HE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尿酸盐结晶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6周后各治疗组血尿酸和尿NAG活性降低,肾小管间质尿酸盐结晶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肾组织NF-κB和MCP-1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威灵仙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至少部分与下调肾小管间质中NF-κB和MCP-1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林凤平;任开明;宋恩峰;胡家才;吴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炭吸附法对成人重型破伤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炭吸附法+常规治疗的6例成人重型破伤风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例患者8次治疗反应良好,病人均痊愈出院;而同期1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5例治愈,8例死亡.结论:炭吸附法能消除破伤风患者血液中的大量破伤风毒素.该方法有效、安全、简单,能早期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与病死率.
作者:马昌义;杜一平;杨祖蓉;丁光玲;王艳;王静;李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加甲氨喋呤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用甲氨喋呤进行对照.方法:39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用甲氨喋呤治疗,疗程为24周,对两组在6周、24周时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6周、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44.4%和82.4%,对照组分别为47.6%和61.9%,显示来氟米特+甲氨喋呤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比单用甲氨喋呤好.来氟米特+甲氨喋呤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其耐受性与单用甲氨喋呤无明显差别.结论:来氟米特加甲氨喋呤是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方案,且较安全.
作者:胡清;王芳;李雪锋;孙明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和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以HCPT和THP膀胱灌注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取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分布,ELISA测定血清TGF-β1的水平.结果:膀胱灌注治疗后CD4+T细胞亚群均有显著性升高,HCPT治疗组升高(12.92±5.22)%,THP组升高(10.28±4.15)%,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CD8+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浸润性肿瘤及Ⅲ级肿瘤患者TGF-β1均有显著性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表浅肿瘤及低分级肿瘤患者TGF-β1无显著性变化.结论:HCPT和THP膀胱灌注可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刘尚文;王养民;乔够梅;杨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病人异丙酚静脉麻醉或异氟醚吸入麻醉时颅内血糖水平的变化.方法:25例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异氟醚组.分别于诱导前、插管后、麻醉维持30 min以及麻醉后60 min时抽取颈内静脉血测定血糖.结果:异丙酚组各时点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异氟醚组血糖浓度在麻醉后30 min与60 min均有明显升高(P<0.05和P<0.01).结论:异丙酚有脑保护作用,适用于颅脑手术.
作者:高晓英;黄晓光;郑佳坤;汪朝阳;蔡昊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