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松;沈靖南;王晋;尹军强;邹昌业;刘秀琴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惠州市10个样本区(镇)全部人口共230 786人进行死亡人口登记,对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结果:2004年惠州市10个样本区(镇)总死亡人数863例,其中恶性肿瘤181例,死亡率为78.43/10万,包括男116例,女65例,男女死亡人数之比为1.78:1.恶性肿瘤前9位死因死亡人数及其死亡率分别为肝癌58例(25.13/10万),肺癌33例(14.30/10万),胃癌20例(8.67/10万),大肠癌17例(7.37/10万),白血病14例(6.07/10万),乳腺癌8例(3.47/10万),食管癌7例(3.03/10万),宫颈癌5例(2.17/10万),鼻咽癌6例(2.60/10万),其它13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06例,占恶性肿瘤总构成的58.56%.结论:肝癌、肺癌、胃癌、大肠癌和白血病是影响惠州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死因的78.45%.
作者:余志金;许岸高;张晓慧;钟旭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尿Cystatin 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尿中的Cystatin C,同时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RF).结果:肾脏疾病组按α1m水平分为阴性组、微量组和阳性组,Cystatin C和α1m的值除阴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微量组、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各病例组之间的尿Cystatin C的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α1m的值阴性组与微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各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肾脏疾病组尿Cystatin C与αt1m呈极显著性相关(r=0.69,P<0.01).结论:尿Cystatin C是肾脏疾病时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曹华军;王旭;范存琳;刘日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间行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6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4例,女15例,37~79岁,中位年龄61岁.全组病例均在术前经胃镜确诊胃癌.胃底贲门癌32例,胃体癌24例,胃窦癌侵及胃体10例,残胃癌3例.Borrmann分型:Ⅰ型6例,Ⅱ型23例,Ⅲ型31例,Ⅳ型9例.
作者:朱勇;王敏;林祖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和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以HCPT和THP膀胱灌注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取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分布,ELISA测定血清TGF-β1的水平.结果:膀胱灌注治疗后CD4+T细胞亚群均有显著性升高,HCPT治疗组升高(12.92±5.22)%,THP组升高(10.28±4.15)%,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CD8+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浸润性肿瘤及Ⅲ级肿瘤患者TGF-β1均有显著性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表浅肿瘤及低分级肿瘤患者TGF-β1无显著性变化.结论:HCPT和THP膀胱灌注可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刘尚文;王养民;乔够梅;杨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加甲氨喋呤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用甲氨喋呤进行对照.方法:39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来氟米特+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用甲氨喋呤治疗,疗程为24周,对两组在6周、24周时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6周、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44.4%和82.4%,对照组分别为47.6%和61.9%,显示来氟米特+甲氨喋呤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比单用甲氨喋呤好.来氟米特+甲氨喋呤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其耐受性与单用甲氨喋呤无明显差别.结论:来氟米特加甲氨喋呤是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方案,且较安全.
作者:胡清;王芳;李雪锋;孙明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支扩)合并肺癌38例,占同期收治老年支扩的15.9%(38/239).现结合临床报告如下.
作者:李叶芳;李伟峰;李楚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本地区男性泌尿道支原体感染率分布情况及药敏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MycoplasmaIST2试剂盒对982例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并做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测出支原体261例,其中Uu阳性208例,阳性率79.7%;Mh阳性14例,阳性率5.4%;Uu+Mh阳性39例,阳性率14.9%.药敏结果显示不同型别支原体对一些抗生素敏感性具有显著差别.2002-2005年总体药敏趋势表明原始霉素(敏感率97.3%)、交沙霉素(敏感率94.6%)敏感性较高且较稳定,强力霉素(敏感率88.9%)其次,敏感率低的抗生素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四环素和红霉素敏感呈增强趋势.结论:加强支原体药敏检测,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无务件进行药敏检测情况下,治疗本地区男性支原体感染宜首选交沙霉素.
作者:杨怡;李晖;张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地尔硫革、美托洛尔、地高辛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快速房颤心室率患者(HR>100次/min)95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地尔硫革组(32例),90~240 mg/d,分3次口服;美托洛尔组(32例),12.5~50 mg/d,分2次口服;地高辛组(31例),0.125~0.25 mg/d,1次口服.观察其有效率(心室率下降≥20%)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地尔硫革、美托洛尔及地高辛控制房颤的快速心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1%、92%、71%,心室率分别下降为(84.2±21.2)次/min、(83.7±18.9)次/min、(95.3±19.3)次/min,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3.5±5.2)h、(24.5±3.8)h、(45.1±7.5)h,3组复律分别3例、3例、1例,地尔硫革组出现低血压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美托洛尔组出现低血压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地高辛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均自行缓解,未发生心衰加重.结论:与地高辛相比,口服地尔硫革、美托洛尔能有效控制其静息及活动后心室率,起效迅速,且均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邱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41岁,主因右耳前肿物3年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右耳前一直径约3cm肿物,手术所见肿物大小约2 cm×3cm×3 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大体检查:灰白色肿物一个,大小3 cm×2.5cm×1.8 cm,肿物表面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切面灰白色,质软.镜下检查:肿瘤组织由丰富的淋巴组织和其间呈腺管状、梁索状排列的上皮细胞组成,上皮细胞低倍镜观呈现为结节状、多灶状分布,周围有大量淋巴组织,部分区域可以见到淋巴滤泡.上皮细胞胞浆约嗜酸性,周边可见排列整齐,栅栏样,中央部分区域呈梁索状,部分区域可以见到明显的腺样结构,部分区域可以在中央看到多量胞浆丰富、淡然的黏液细胞.细胞大小一致,未见分裂相.
作者:黄勇;李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关于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cells)可塑性(plasticity)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轰动.作为研究早和为深入的干细胞,造血干细胞(hemotopoieticstem cells,HSC)首当其冲,成为这类研究的代表.我们就HSC可塑性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守虎;段海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形态生成蛋白4(BMP-4)拮抗剂Noggin诱导人泌乳素(PRL)腺瘤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Noggin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分析Noggin诱导细胞凋亡后对BMP-4蛋白和BMP-4 mRNA的影响.结果:MTT法测定Noggin对PRL腺瘤细胞的IC50值为11μg/mL,不同浓度的Noggin对PRL腺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Noggin处理PRL腺瘤细胞后,AnnexinV标记的凋亡细胞增多,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增多,同时Noggin可使BMP-4 mRNA及BMP-4蛋白表达下降.结论:Noggin能诱导PRL腺瘤细胞发生凋亡,可有抗PRL腺瘤的作用.
作者:王雄伟;范月超;张洪涛;雷霆;李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对重症肩周炎患者进行椎旁阻滞麻醉下推扳治疗18例,现将麻醉下推扳治疗的有关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炭吸附法对成人重型破伤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炭吸附法+常规治疗的6例成人重型破伤风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例患者8次治疗反应良好,病人均痊愈出院;而同期1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5例治愈,8例死亡.结论:炭吸附法能消除破伤风患者血液中的大量破伤风毒素.该方法有效、安全、简单,能早期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与病死率.
作者:马昌义;杜一平;杨祖蓉;丁光玲;王艳;王静;李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肺癌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肺癌并自发性气胸2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肺癌分期、病理类型、发病机制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发性气胸首发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和气促.10例患者有吸烟史,6例患者于胸水引流过程中出现自发性气胸,8例患者于化疗后出现气胸.3例患者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或支气管不完全阻塞.结论:临床上肺癌并自发性气胸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预后差.
作者:韩志青;徐晓雯;罗艳蓉;徐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以及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反复强化患者的防护意识.结果:化疗时神经毒性反应减轻,再次化疗反应较首次化疗反应更轻.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奥利沙铂化疗时所致神经毒性反应.
作者:方映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威灵仙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苯溴马隆治疗组、小、中和大剂量威灵仙治疗组,每组10只,用腺嘌呤100mg/(kg·d)连续18 d灌胃造模,同时分别给予上述药物治疗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等指标,用HE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尿酸盐结晶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6周后各治疗组血尿酸和尿NAG活性降低,肾小管间质尿酸盐结晶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肾组织NF-κB和MCP-1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威灵仙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至少部分与下调肾小管间质中NF-κB和MCP-1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林凤平;任开明;宋恩峰;胡家才;吴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眼眶内炎性假瘤的临床过程.方法:对43例眼眶内炎性假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取得了病理证实.39例为激素治疗失败病例.均采用放射治疗,放疗剂量12~50 Gy,中位剂量34 Gy.结果:29例(67.4%)完全缓解,14例(32.6%)部分缓解或无缓解.放疗损伤发生率低.结论:对激素治疗失败的眼眶内炎性假瘤,通过放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侯秀玉;李明昱;李高峰;刘明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36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因尿量较少,临床考虑移植肾排异而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超声显示:肾脏大小为12.0 cm×5.5 cm×4.5cm,皮质回声减低.肾内血流显示不丰富.
作者:朱贤胜;王莎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男,1岁9个月,贫血貌.体查:脾脏肋下2 cm,肝脏肋下2 cm,无骨痛,心肺正常,神经精神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 15.6×109/L,RBC2.18×1012/L,Hb 61 g/L,PLT 282×109/L,MCV 75 fL,RDW 13.3%,分类大致正常.血红蛋白分析示HbA 76.03%,HbF 21.24%,HbA2 2.74%,反向斑点杂交检测该病人基因型为41-42/N,诊断为β-轻型地贫,曾多次进行红细胞输注及有关补血方面的治疗,但症状未有改善,行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
作者:肖燕青;梁绮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慢性咳嗽可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CVA)、胃食管反流(GER)、鼻后流注综合征、慢性咽炎等,因病因复杂而常常不能及时确诊、治疗,现对我院72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方子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