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导管在消化系疾病的应用

许建国;黄书海;陈乙勇;黄东坡;林阅生;黄万金

关键词:
摘要: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减少病人的痛苦,并开拓消化内科治疗新方法及措施,本院把中心静脉导管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致肌无力2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1:男,30岁.因头昏、咽痛1天,四肢无力半天入院.入院前1天患者开始出现头昏,咽痛,不伴发热,无多汗、呕吐、腹痛、腹泻.半天前在外静滴庆大霉素24万U,病毒唑0.2g及地塞米松10mg后,出现下肢无力,双侧对称,伴肢体酸痛、麻木,抬入病房.既往体健,无周期性瘫痪病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已婚,育有子女.体检:体温36.9℃,脉搏7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0/68mmHg.

    作者:彭拥军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与ICD-10

    在ICD-10二十一章节中,恶性肿瘤编码准确性难度比较大,由于恶性肿瘤病人反复多次住院,在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往来,因而带来了撰写临床诊断上简单化、笼统化的弊病.各人对恶性肿瘤的主要诊断选择规则掌握理解不一致,编码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医学知识欠缺,遇到复杂疑难问题较多,因而通过讨论交流,使其规则具体化、形象化,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作者:王建敏;周祖缇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老年人抑郁症的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抑郁心理护理.方法分析老年人抑郁的原因.结果老年人抑郁症状受到来自身体、心理、经济、家庭和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影响.结论老年人抑郁症的护理主要是尊重老年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及个性,注意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精神、心理、身体三者合一,强调回归自然,贴近自然.

    作者:许璧瑜;成守珍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亚低温技术对心肺复苏后脑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亚低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脑外伤和脑卒中病人;但对脑复苏病人的临床应用少有报道,本文对其在脑复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 16例院内心肺复苏的患者,随机分为常温组与亚低温组各8例,在基本治疗相同的条件下,给亚低温组病人降温处理,使其脑部温度控制在32~34℃之内,维持72h后复温,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预后进行评定.结果亚低温组与常温组第3天时平均脑温为33.1±0.26℃和37.4±18℃(P<0.05),颅内压分别为15.7mmHg和19.1mmHg(P<0.05),其它如血氧饱和度(SaO2),血酸碱值(pH),平均动脉压(MAP),意识障碍评分(GCS)等基本相近(P>0.05);3个月后两组神经转归良好率分别为75%与25%(P<0.05),神经功能预后评分分别为12.9±1.75和9.9±1.9(P<0.05).结论亚低温技术在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中具有显著的神经功能保护意义和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均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牙合)因素影响前牙缺损光敏树脂修复介绍

    临床牙科对前牙缺损的修复治疗中,咬(牙合)过高将影响前牙各类修复的效果.笔者对84例患者,90颗前牙缺损应用光敏树脂修复异位牙、锥形牙、切角缺损等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不正常咬(牙合)关系直接影响其修复效果,表现为部分折断、松动、脱落,现介绍如下.

    作者:戚淑梅;王华薇;袁永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治疗低钾麻痹并急性肾衰1例

    血液透析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衰,近年来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而且疗效颇为满意[1,2].由于低钾麻痹引起的急性肾衰经检索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告.我院于2000年收治1例低钾麻痹合并急性肾衰的患者,经过血液透析治疗,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经随访半年,患者低钾麻痹并急性肾衰已痊愈,健康状况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芳;郑宏;张青;付笑娟;武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好发于下肢[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为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急性期患者,发病不超过72h,但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大部分患者来院治疗时已超过3天,因此抗凝溶栓成为主要治疗方法.我院根据下肢深静脉造影的原理[2],利用深静脉交通支的生理功能,即浅静脉血流可通过交通支进入深静脉,而深静脉血流则不能返流至浅静脉,从足背静脉穿刺,使溶栓药通过交通支直接进入深静脉,快速作用于血栓部位,促使血管再通.

    作者:朱新慧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NIS基因转染与肿瘤的靶向放射治疗

    钠/碘同向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是一种糖化膜蛋白[1],主要存在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基底膜上,是甲状腺细胞摄取碘的分子基础.经研究,NIS不仅存在于甲状腺组织,人体许多非甲状腺组织亦有少量的NIS存在.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前提条件便是NIS的存在,使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聚碘功能.近年来,随着对NIS基因克隆的成功及对其结构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甲状腺NIS基因转入非甲状腺肿瘤细胞中,使之具有聚碘功能,再给予放射性碘治疗,把放射性碘治疗推广到非甲状腺肿瘤组织,为恶性肿瘤的靶向放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2].

    作者:张兰胜;包建东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三氧化二砷对U937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急性白血病U937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U93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三氧化二砷可显著地降低U937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三氧化二砷能抑制U937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加军;陆惠玲;潘祥林;伍新尧;蔡贵庆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麻醉中发生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4例报道

    近几年来我科在临床麻醉手术中致病人意外呼吸心跳停止4例,经抢救复苏后第3天出现突发性双眼失盲2例,经治疗后4例均转归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春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高血压左室肥厚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QT离散度(QTd)系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Clarkson等报道QTd与收缩压高低及左室重量指数相关.研究表明,左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常源于室性心律失常.为探讨QTd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关系,验证QTd是否可作为评估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参考指标,对我院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QTd和左室重量指数的测量,并与健康成人组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结合肝脏病理改变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而抗病毒治疗是目前阻断病情发展的根本治疗措施.这已成为专家的共识.但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肝脏具体炎症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近2年来,我们以肝活检取组织检查指导干扰素的应用,并与未作病理检查而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应进行了临床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桂亚萍;高素香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应用射频电流的热效应使组织脱水干涸,甚至凝固、坏死、碳化,从而消除病变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1].我科于2002年1~12月应用这项技术治疗198例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艮娇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肺癌侵犯胸膜或其它癌肿转移恶性胸腔积液(简称胸液)严重影响癌肿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地控制恶性胸液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我们于2001年1月~2002年12月胸腔内分别注射博莱霉素与常用的治疗癌性胸液的药物丝裂霉素来观察它们在控制癌性胸液方面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庄志方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苦参素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初探

    目的评价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和一般保肝治疗,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肝纤维化指标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治疗组的血清HA、PCⅢ、CⅣ、LN浓度显著下降;HBV-DNA和HBeAg阴转率较对照组高(P<0.01).治疗组除个别患者静滴穿刺部位轻度疼痛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陈伟奇;周大明;鞠龙祥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B超诊断宫腔胎物残留的体会

    本文经B超诊断,对宫内胎物残留80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80例宫内胎物残留,年龄20~30岁46例,31~45岁34例,人工流产后40例,中期引产后20例,自然流产后15例,足月分娩后5例,均有阴道不规则流血,量时多时少,伴有下腹部疼痛.

    作者:孔亚;来洪卫;来卫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2年12月经过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的3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3年,26例门奇断流术中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再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布-加综合征及3例肝移植术中各1例围手术期死亡,其余各例及5例门奇断流联合门腔分流术临床治愈.结论门静脉高压症病情复杂,应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术式.

    作者:朱兆红;张晓健;崔经建;姚卫洲;姜连春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宫外孕大出血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行硬膜外麻醉的观察

    目的对处于休克代偿期或休克期的患者行宫外孕急诊手术,观察其在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行硬膜外麻醉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22例休克指数在1~1.5的患者,穿刺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观察比较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在贺斯输注后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使硬膜外用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小.结论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宫外孕大出血行硬膜外麻醉是可行的.

    作者:翁险峰;陈锦娥;郭永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β-受体过敏综合征3例误诊分析

    笔者分析了我院3例β-受体过敏综合征的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作者:刘小青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分类比例及危险因素.方法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126例,观察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比例为5.63∶1,缺血性脑卒中以腔梗占多数.结论不论舒张期高血压,还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血糖及餐后甘油三酯升高为脑卒中主要和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黎;孙睿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