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导管在消化系疾病的应用

许建国;黄书海;陈乙勇;黄东坡;林阅生;黄万金

关键词:
摘要: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减少病人的痛苦,并开拓消化内科治疗新方法及措施,本院把中心静脉导管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治疗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因反复头晕、胸闷、双下肢乏力加重1个月余,于2003年4月2日入院.该患者在近1个月内头晕反复发作,每2~3天发作1次,伴心悸胸闷,轻度耳鸣,视物旋转,双下肢乏力,有时头向右转动时眩晕加重,坐倒休息后缓解.无心前区疼痛、黑、晕厥史.患者10余年来有类似发作.

    作者:毛剑辉;赵丽娟;钟沛霖;韩鸿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酗酒引起腹部闭合性损伤救护体会

    酗酒引起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由于其特殊性,在诊断、护理上难度较大.我科从1990年至今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失50例,其中酗酒所致的12例,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瑛;王宏辉;徐戈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苦参素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初探

    目的评价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和一般保肝治疗,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肝纤维化指标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治疗组的血清HA、PCⅢ、CⅣ、LN浓度显著下降;HBV-DNA和HBeAg阴转率较对照组高(P<0.01).治疗组除个别患者静滴穿刺部位轻度疼痛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陈伟奇;周大明;鞠龙祥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HIV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AIDS),是由一种被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位于T淋巴细胞上的CD4分子是病毒的受体.HIV蛋白酶是HIV产生的,这类蛋白酶专门负责病毒及其酶的前体清除工作,正是在这种酶的作用下产生了成熟的、易感染的病毒.在寻找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中,HIV蛋白酶抑制剂以其花费低廉、研制周期短、与目前生产水平接近以及较HIV疫苗安全等特点,在抗病毒的化学治疗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它是近年来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中发展较快的方法之一.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芳;邱丽筠;黄丽丽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联合扑尔敏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瘙痒性疾病,临床上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我们于2002年7月~2003年4月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联合扑尔敏治疗皮肤瘙痒症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乐栋;周再高;曾抗;刁友涛;林子刚;于娜沙;黄良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目前的健康教育需求,根据患者的需求,帮助医护人员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制定健康教育护理措施,使病人受益,并促进健康教育的发展.方法对2003年3月在我院各科住院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康复计划的健康教育需求率高,为97%.对心理社会的健康教育需求率低为66.6%,但超过50%.结论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根据病人的需要而制定并且不断发展.

    作者:成守珍;张振路;王晓丹;梁玲;谢凤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麻醉中发生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4例报道

    近几年来我科在临床麻醉手术中致病人意外呼吸心跳停止4例,经抢救复苏后第3天出现突发性双眼失盲2例,经治疗后4例均转归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春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伊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CH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伊贝沙坦150mg/d,美托洛尔6.25~50mg/d,对照组36例给予伊贝沙坦150mg/d及安慰剂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类同,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前后相比两组LVEF、SV、CI、6min步行的距离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LVEF、CI及6min步行距离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伊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用伊贝沙坦.

    作者:邓斌;苏良献;刘明;黄仕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牙合)因素影响前牙缺损光敏树脂修复介绍

    临床牙科对前牙缺损的修复治疗中,咬(牙合)过高将影响前牙各类修复的效果.笔者对84例患者,90颗前牙缺损应用光敏树脂修复异位牙、锥形牙、切角缺损等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不正常咬(牙合)关系直接影响其修复效果,表现为部分折断、松动、脱落,现介绍如下.

    作者:戚淑梅;王华薇;袁永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胎心监护仪的诊断结果对剖宫产率的影响(附98例分析)

    胎心监护仪普遍应用以来,虽然挽救了许多高危儿,但也导致了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增高.为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本文对以胎心监护异常而诊断为胎儿窘迫行剖宫产的98例进行分析,试图为判断诊断符合率提供参考.

    作者:樊艳丽;张凤莲;魏巧芳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更年期女性保健的特点

    妇女更年期的年龄一般为45~50岁之间.更年期时全身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卵巢内分泌发生变化,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卵巢功能的减退会导致月经周期的紊乱.主要症状表现为:阵发性面色潮红、心悸、盗汗、失眠、烦躁、食欲减退、记忆力减退.

    作者:苏濮英;赵光翠;赵学征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治疗低钾麻痹并急性肾衰1例

    血液透析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衰,近年来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而且疗效颇为满意[1,2].由于低钾麻痹引起的急性肾衰经检索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告.我院于2000年收治1例低钾麻痹合并急性肾衰的患者,经过血液透析治疗,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经随访半年,患者低钾麻痹并急性肾衰已痊愈,健康状况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芳;郑宏;张青;付笑娟;武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酷似淋巴瘤的颈、胸、腹淋巴结结核1例

    患者,男,35岁,反复胸闷、气促、发热1年,加重伴胸痛2月.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午后发热,体温39℃左右,无畏寒、寒战,持续半小时可自行退热,近2月来症状加重,伴左下胸部疼痛,呈牵拉样,以深吸气为重.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病程中体重减轻5kg.

    作者:杜海坚;李志斌;陈小容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迟发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附1例报告)

    目的探讨迟发性脾破裂的发生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伤后16天出现脾破裂的症状,经腹穿、B超确诊,手术证实,行脾修补术,术后未发生暴发性感染,痊愈出院.结论迟发性脾破裂易误诊,应掌握其发生机制,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和警惕性是提高迟发性脾破裂疗效的关键.

    作者:达珍;黄亮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结合肝脏病理改变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而抗病毒治疗是目前阻断病情发展的根本治疗措施.这已成为专家的共识.但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肝脏具体炎症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近2年来,我们以肝活检取组织检查指导干扰素的应用,并与未作病理检查而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应进行了临床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桂亚萍;高素香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通腑泻热合剂术前灌肠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腑泻热合剂灌肠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术前3日内对患者分别以通腑泻热合剂及生理盐水保留灌肠,观察膀胱痉挛的发作例数、发作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发生率12.04%,对照组发生率27.86%,而发作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腑泻热合剂术前灌肠能明显预防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减少发作时间,促进症状缓解.

    作者:张晓波;赖振添;赵先明;李惠东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多发性骨关节结核的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关节结核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对18例多发性骨关节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病年龄、部位、病史特点、X线表现及病理特点,总结误诊原因.结果从发病到后确诊时间平均11个月,首次误诊率达44.4%,多误诊为骨关节肿瘤或关节炎.结论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及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的不足是造成多发性骨关节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认识,仔细综合分析病情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王晓杰;肖芃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宫外孕大出血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行硬膜外麻醉的观察

    目的对处于休克代偿期或休克期的患者行宫外孕急诊手术,观察其在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行硬膜外麻醉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22例休克指数在1~1.5的患者,穿刺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观察比较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在贺斯输注后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使硬膜外用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小.结论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宫外孕大出血行硬膜外麻醉是可行的.

    作者:翁险峰;陈锦娥;郭永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灼口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87例灼口综合征患者及82例对照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探讨.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包括6个自变量的回归方程,伸舌自检、咬唇、牙周炎、吸烟、不良的近期医疗结局、抑郁情绪为灼口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影响权重大的因素为伸舌自检.结论戒除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戒烟以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等可预防灼口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陈立章;高建明;彭解英;凌天牖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地塞米松致肌无力2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1:男,30岁.因头昏、咽痛1天,四肢无力半天入院.入院前1天患者开始出现头昏,咽痛,不伴发热,无多汗、呕吐、腹痛、腹泻.半天前在外静滴庆大霉素24万U,病毒唑0.2g及地塞米松10mg后,出现下肢无力,双侧对称,伴肢体酸痛、麻木,抬入病房.既往体健,无周期性瘫痪病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已婚,育有子女.体检:体温36.9℃,脉搏7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0/68mmHg.

    作者:彭拥军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