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洪;俞淑文;张宁
目的应用一定剂量的羟喜树碱(HCPT),维拉帕米(Ver)在玻璃体切割术中注入玻璃体腔内,观察对玻璃体增殖物的抑制作用.方法对51只眼视网膜脱离体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患者施行玻璃体手术加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与单纯手术组37只眼视网膜脱离伴PVR做对比观察.结果手术加注药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术后3~5个月随访治愈率分别为88.23%,70.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网膜表面增生膜和网膜下机化膜比术前加重的发生率分别为13.72%,34.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加注药组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提示羟喜树碱联合维拉帕米玻璃体腔内注射将是防治PVR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作者:荣翱;毕燕龙;李雯;王惠英;朱茜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通腑泻热合剂灌肠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术前3日内对患者分别以通腑泻热合剂及生理盐水保留灌肠,观察膀胱痉挛的发作例数、发作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发生率12.04%,对照组发生率27.86%,而发作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腑泻热合剂术前灌肠能明显预防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减少发作时间,促进症状缓解.
作者:张晓波;赖振添;赵先明;李惠东 刊期: 2003年第1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因反复头晕、胸闷、双下肢乏力加重1个月余,于2003年4月2日入院.该患者在近1个月内头晕反复发作,每2~3天发作1次,伴心悸胸闷,轻度耳鸣,视物旋转,双下肢乏力,有时头向右转动时眩晕加重,坐倒休息后缓解.无心前区疼痛、黑、晕厥史.患者10余年来有类似发作.
作者:毛剑辉;赵丽娟;钟沛霖;韩鸿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临床牙科对前牙缺损的修复治疗中,咬(牙合)过高将影响前牙各类修复的效果.笔者对84例患者,90颗前牙缺损应用光敏树脂修复异位牙、锥形牙、切角缺损等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不正常咬(牙合)关系直接影响其修复效果,表现为部分折断、松动、脱落,现介绍如下.
作者:戚淑梅;王华薇;袁永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活性测定简便、快捷,适用于急诊或标本较少的中小型医院,但由于操作不规范,忽略试剂前预温,致使酶活性检测值偏低,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具可比性.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低毒、价廉、有效,在许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中药治疗肾脏疾病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然而若不适当使用,轻则起不到治病的作用,重则可造成新的损害或使原有疾病加重,近来已成为药物性肾损害的重要病因,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故本文就中药的肾毒性作一简述.
作者:张玉梅;孙桂芝;周同 刊期: 2003年第14期
血液透析的疗效取决于透析器膜的材料,血透机性能和透析液质量、透析用水的好坏直接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引起严重反应.本单位发生一过性氯胺超标的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勇;黄莉莉;许红梅 刊期: 2003年第14期
血液透析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衰,近年来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而且疗效颇为满意[1,2].由于低钾麻痹引起的急性肾衰经检索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告.我院于2000年收治1例低钾麻痹合并急性肾衰的患者,经过血液透析治疗,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经随访半年,患者低钾麻痹并急性肾衰已痊愈,健康状况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芳;郑宏;张青;付笑娟;武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社区卫生服务不同于医院的专科门诊,它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诊疗的对象是社区居民,因此卫生工作范围广,诊疗任务复杂.(2)接触病人早,大多数病人在发病的早期和轻症阶段,疾病特征还没有充分暴露时来就诊.
作者:张兆萍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患者,男,35岁,反复胸闷、气促、发热1年,加重伴胸痛2月.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午后发热,体温39℃左右,无畏寒、寒战,持续半小时可自行退热,近2月来症状加重,伴左下胸部疼痛,呈牵拉样,以深吸气为重.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病程中体重减轻5kg.
作者:杜海坚;李志斌;陈小容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本文收集1980年以来我院诊治的自发性气胸(简称气胸)276例,对其中不典型表现56例在首诊中误诊或漏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左扬松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IPC)预防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2003年4月我院髋部骨折术后92例患者,其中传统预防措施10例,加用IPC预防DVT 82例.术后当天开始使用IPC,每12h 1次,每次30min,整个疗程至少14~21天.观察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无特殊预防措施的10例下肢手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DVT.结论 IPC预防DVT较仅用传统方法效果好.
作者:苏鹏;石英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QT离散度(QTd)系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Clarkson等报道QTd与收缩压高低及左室重量指数相关.研究表明,左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常源于室性心律失常.为探讨QTd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关系,验证QTd是否可作为评估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参考指标,对我院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QTd和左室重量指数的测量,并与健康成人组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开胸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开胸肺切除术,根据术后镇痛方法分为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肌注镇痛二组,其中PCEA组136例,肌注镇痛组140例.分别探讨不同年龄段(≥60岁与<60岁)、术前不同的大通气量占预计值%(MVV%)中(>60%与≤60%)、术前EKG正常与异常组中二种镇痛方法与术后心肺部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PCEA组病人术后心肺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与肌注镇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MVV≤60%组中采用PCEA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较肌注镇痛组有显著意义(P<0.05);在≥60岁与<60岁的对比中,采用肌注镇痛术后肺并发症发生率的升高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采用PCEA后升高无显著意义(P>0.05);在术前EKG异常者与术前EKG正常者的对比中,采用肌注镇痛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的升高非常显著(P<0.01),而采用PCEA后升高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在高龄、低肺功能、术前心电图异常患者中,使用PCEA有助于术后恢复,对术后可能发生心肺并发症的高风险患者,建议术中、术后加用硬膜外阻滞镇痛.
作者:马海涛;倪斌;秦涌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产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罕见,原因不明,预后不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临床特点为产褥期发生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1].尽管近年来报道有所增多,但临床中仍较少见,1996年我院收治了1例年青女性,该病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脱险,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素梅;何劲松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髌骨软化症的MRI表现及选择佳的扫描序列.方法 40例轴位髌股关节MRI扫描,其中28例诊断为髌骨软化症.采用多种扫描序列.所有病例均用常规X线片作对照.结果髌骨软化症分四期,Ⅰ期(5例)为软骨内点状低信号,Ⅱ期(3例)为软骨凹凸不平,有局限性变薄,Ⅲ期(8例)为软骨明显不光整,局部有软骨的缺损,Ⅳ期(12例)软骨缺损同时有骨性关节面侵蚀,表现为信号的异常.梯度回波显示软骨较自旋回波好.结论 MRI对于早期诊断髌骨软化症很有价值.建议采用梯度回波扫描,尤其是T1WI.GE-STIR在诊断骨缺损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作者:邹月芬;冯阳;王德杭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分类比例及危险因素.方法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126例,观察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比例为5.63∶1,缺血性脑卒中以腔梗占多数.结论不论舒张期高血压,还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血糖及餐后甘油三酯升高为脑卒中主要和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黎;孙睿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通过化学或酶学解聚的方法从普通肝素中衍生出来的片断,其长度约为普通肝素的三分之一[1].由于LMWH的生产方法不同及生产原料的差异,因此LMWH是属于一类产品,而不是一种产品.一般认为LMWH的分子量在3000D~8000D范围.
作者:贾洪;俞淑文;张宁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51例甲状腺癌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等检查.结果有151例、64例和122例患者分别接受了上述检查,符合率分别为51.0%、87.5%、97.5%.病理诊断乳头状癌115例,滤泡状癌23例,髓样癌3例,未分化癌6例,其它4例.结论大多数分化性甲状腺癌起病隐匿、生长缓慢,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FNAB、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可以减少甲状腺癌的误诊,避免甲状腺癌术后近期二次手术带来的心理、生理上的痛苦.
作者:包建东;杭剑萍;戴军;臧亚萍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本文经B超诊断,对宫内胎物残留80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80例宫内胎物残留,年龄20~30岁46例,31~45岁34例,人工流产后40例,中期引产后20例,自然流产后15例,足月分娩后5例,均有阴道不规则流血,量时多时少,伴有下腹部疼痛.
作者:孔亚;来洪卫;来卫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