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例次人工气道意外情况及原因分析

李宝山;郭俊萍;赵艳霞

关键词:
摘要:机械通气是危重病患者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许多危重病人,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必须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创通气,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有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两种.尽管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但人工气道对患者也有一定影响,一些人工气道的意外情况发生甚至会威胁病人生命,现将我院ICU 1999年10月~2003年5月人工气道意外情况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量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的作用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改善的直接证据.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形成SAP模型,治疗组用LMWH 100IU/kg皮下注射,每12h 1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4h后,两组行胰腺微血管铸型电镜下观察、照像.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胰腺微血管病变有所改善.结论 LMWH通过改善SAPT微循环障碍而对SAP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李介秋;张开诚;吕新生;李汉军;徐文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夜间护理观察的特点及规律

    护理工作有很强的连续性,做好夜间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夜间护理观察的特点及其规律有如下体会.

    作者:谭淑萍;司桂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几种前列腺疾病的B超图像表现

    为了探讨B超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47例患者用B超图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就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病例计算前列腺大切面前后径与横径的比值及圆面积比值.

    作者:王静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的水平.方法共入选5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30例合并2型糖尿病(Ⅰ组),29例无糖尿病(Ⅱ组),并入选3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Ⅲ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CAM-1、VCAM-1、E-选择素和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并比较上述各指标水平在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血清ICAM-1水平在Ⅰ组(780±90)ng/ml明显高于Ⅱ组(689±92)ng/ml,P<0.05和Ⅲ组(619±95)ng/ml,P<0.01;血清VCAM-1水平在Ⅰ组(1780±475)ng/ml明显高于Ⅱ组(1528±434)ng/ml,P<0.05和Ⅲ组(1137±322)ng/ml,P<0.01;血清E-选择素水平在Ⅰ组(65±20)ng/ml明显高于Ⅱ组(51±19)ng/ml,P<0.05和Ⅲ组(38±13)ng/ml,P<0.01;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在Ⅰ组(1.71±0.65)明显高于Ⅱ组(1.01±0.62),P<0.05和Ⅲ组(0.84±0.35),P<0.01.结论血清ICAM-1、VCAM-1、E-选择素和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者中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者.

    作者:周哲慧;宋玮;王彬尧;王长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飞行员高血压行非药物性干预的观察

    高血压是常见的疾病,一旦服药便需要终身治疗,对飞行员来说,确诊高血压后,会严重影响飞行.为此我们对43例初期高血压飞行员进行18个月非药物干预治疗,并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青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防范医疗事故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了法制轨道,人们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常识.特别是举证责任倒置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作为弱势群体得到了法律有力的保护.面对当前形势,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规范护士的行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红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肝炎住院患者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肝炎住院患者失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问卷调查我科共160例肝炎住院病人的失眠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失眠,失眠率为30%.结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排除影响失眠的因素,是积极的护理措施.

    作者:廖红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1],尤其婴幼儿常见,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综合实施,完善的护理,积极相应的控制炎症,可降低死亡率,防止发生窒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魏艳萍;马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肌酸激酶测定的临床结果分析

    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以及心电图的变化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指标.尤其在心电图变化及胸痛不明显时,血清CK活性变化是一项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诊断指标.但是我们通过对近百例多种疾病患者的CK活性测定,认为CK测定不仅对急性心肌梗死有特异性、敏感性高的诊断意义,而且对它们的诊断有很大帮助.下面对我科近几年来所测定的各种病人的CK活性变化总结如下.

    作者:段宇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致固定型药疹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2002年6月因患原发性高血压在社区医疗就诊,首次服用降压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制药公司生产)10mg,每日2次;复方罗布麻片(山西省芮城制药厂生产)2片,每天3次.10天后龟头、阴茎处出现破溃、红肿、有渗液,伴疼痛.在外院就诊,以龟头包皮炎治疗未愈.

    作者:邹艳芳;肖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将总体目标分解,依靠于计算机网络对所需要资料进行收集,按照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王新建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围产期妇女的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病人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围产期妇女的合并症如高血压、产后出血、难产等疾病的发生除生物医学的因素外,必须顾及到心理行为因素.因此说,对围产期妇女的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下面分3个阶段谈谈围产期妇女的心理护理应做的工作.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子宫全切术的体会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于2000年1月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顺利.术后心功能Ⅱ级.术后患者每日口服华法令3mg,地高辛片0.25mg,1次/d.于2002年11月7日无意中自触下腹部发现约一拳头大小包块,质中,无压痛,就诊于我院.B超示:多发子宫肌瘤.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如孕5+月大小,要求手术而入院.

    作者:朱淑平;常爱华;杨振华;卢文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胃宝胶囊止痛抗炎的实验研究

    胃宝胶囊是我所研制的主治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的纯中药制剂,其功效为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为验证其药效,我们对此进行了止痛与抗炎药效作用的实验研究,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德田;张栋;张弘;黄丽华;曲东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香柴消核汤治疗乳癖60例临床观察

    乳癖是以乳房部位出现肿块、痛或不痛为主症,以冲任失调,肝气不舒,气滞血瘀,痰凝结聚,阻于乳络为病机.笔者自1995~2002年,采用自拟中药香柴消核汤加减,给以调理冲任、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同时与消核片治疗乳癖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和民;唐廷汉;杨小兵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胶体金免疫渗滤试验检测结核抗体

    结核病是医学常见病之一,有较强传染性;结核抗体检测能及早确诊结核病,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本文应用胶体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检测活动性肺内、外结核IgG抗体的快速诊断试剂,并与酶联免疫实验(ELISA)技术进行比较,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利;王丽;张曰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改良的GF-1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附509例分析)

    自1990年至今,我院对GF-1型消化道吻合器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在其原结构的基础上,先后自行设计增加了顶胃圈、穿胃锥、鼻饲管牵引环和食管残端罩几个装置,使其由端端吻合术器变为端侧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术中性能更加优良、实用.13年来,我们应用不断改良的GF-1型吻合器共进行食管胃吻合术509例,总结出了自己的一整套吻合操作程序,使吻合过程更顺畅、更条理、不返工,同时明显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于(日童)兴;张志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一次性输液器在患儿洗胃中的应用

    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中时有发生.笔者根据20余年的工作经验,将一次性输液器应用于洗胃过程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有一过性血镁的降低和尿镁的排出减少,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时,血尿镁降低更明显,本研究是在AMI发病后1周内,静点硫酸镁治疗与常规AMI治疗组对比,观察其对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程月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p16基因变异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p16基因变异在胰腺癌的发生、增殖、分化、侵袭以及转移进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6基因在34例胰腺癌、5例胰腺囊腺瘤、5例胰腺囊肿和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癌中的p16阳性表达水平(64.7%)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良性病变(100%)(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p1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P<0.05);随TNM分期增高,p16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p16表达阳性者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p16表达阳性者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p16基因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胰腺癌形成的晚发分子事件,并且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恶性和侵袭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远春;花瞻;张震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