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敏
患者男,20岁,因紫绀、活动后心悸气促20年,加重伴乏力1 d入院.患者系足月顺产,母孕期体健,否认毒物、放射线接触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出生后3个月即发现口唇、甲床紫绀,哭喊后气促明显,无晕厥、蹲踞表现,生长发育如正常同龄儿,平时不喜活动,轻中度活动后即感气促、心慌,休息后可缓解.
作者:陈伟珍 刊期: 2006年第22期
女性膀胱颈梗阻系由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综合征,是中老年女性排尿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从2000年5月至2006年4月共收住并经尿道手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3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忠祥;章晓军;朱郑杰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的经验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05年1-12月本院外科门诊132例行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病例,对其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32例小儿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术后效果良好,套环脱落时间6~18 d,平均11 d.脱落后切缘整齐、外形美观.并发龟头嵌顿2例,术后出血2例,感染1例,套环不脱落3例,包皮红肿3例.结论:小儿塑料套环包皮环套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不出血或出血极少、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小、切缘整齐美观等优点,手术简单,术后护理方便,适合于门诊推广应用.但处理不当会出现相应并发症,加重患儿痛苦,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少华;何嘉辉;马少珍 刊期: 2006年第22期
患者,男,37岁,车祸致挡风玻璃割伤颌颈部30 min,创面出血,气促入院.体检:面色苍白,脉搏102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80/60mmHg,颌颈部见15 cm长伤口,弧形达耳垂,立即在全麻下行颌颈部伤口探查术,术中发现颈前肌群完全断裂,创口内先予结扎止血,见气管环状软骨处完全断裂,腮腺下部断裂,食管部分断裂,颈部大血管完整,置入胃管,彻底清创后将破裂食管前壁用3-0丝线行黏膜和肌层修补术,气管断端用0-0可吸收线修补.将腮腺筋膜缝合,术后2周开始饮食,并逐渐增量,恢复顺利,1个月后出院.
作者:杨慈;刘锦霞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新型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和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的差异.方法: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各12例.长托宁组肌注长托宁1 mg,阿托品组肌注阿托品0.5 mg.记录术前及术中各个时间点的动脉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术毕拔管前,用带储器的可控式负压吸痰管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收集于烧杯中,用量筒计量.结果: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SP、DP、HR和Bis无差异,术毕口腔分泌物量无差异.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异丙酚用量长托宁组少于阿托品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长托宁与阿托品比较,用于长时间手术的麻醉前用药,不但能有效地抑制腺体分泌,而且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作者:陶蕾;柴伟;姚立农;杨永慧;赵晖 刊期: 2006年第22期
患者女,48岁.因月经期下腹疼痛,渐近性痛经3个月,加重1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10 d来我院检查.妇科检查:子宫颈光滑,子宫增大.B超示:子宫肌瘤.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10周,子宫前壁一灰白色肌性突起,直径约4 cm,后壁见一直径约2 cm灰白色肿物,与周围组织界清,切面呈实性.
作者:时利平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临床特点、分组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我科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9例DAI病人,主要根据其伤后昏迷时间分为轻、中、重3度,分析这3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资料及治疗结果,分析原发昏迷和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组22例占病例总数的75.9%,死亡6例,植物生存3例,中-重残8例,良好5例.伤后24 h CT扫描46.5%的病例中发现脑不同部位有点状高密度影.中度组4例占病例总数的13.8%,中残1例,余恢复良好.轻度组3例占10.3%,全部恢复良好.轻-中度组病例伤后24hCT扫描仅2例发现脑内点状高密度影.3组比较,年龄间无明显差异;中度组和重度组的GCS明显低于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原发昏迷时间明显长于轻度组.死亡6例,均发生在重度组,总病死率为20.7%.结论:脑外伤后持续昏迷超过6 h而CT扫描无明显占位病灶者即可诊断为DAI;临床分度、GCS和原发昏迷时间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石巧玲 刊期: 2006年第22期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能反映体内纤溶功能或高凝状态.我们检测了31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中DD及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WF)的含量,以探讨二者在AP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作者:钟学军;许刚;吴桂云;赵伟伟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检查手术期间CO2气腹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5例行妇科腹腔镜检查术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输注异丙酚复合吸入笑气全麻,术中控制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全身血管阻力(TSVR)、左室射血时间(LVET)、血流加速度(Acc)、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参数采集分别在CO2充气前即刻(T0),充气后5 min(T1)、10 min(T2)、30 min(T3),停气腹后5 min(T4)等时间点进行测定.结果:与T0比较,T1、T2 MAP升高(P<0.05),T3、T4心率升高(P<0.05),T1、T2、T3的PETCO2升高(P<0.05或0.01),T1、T2、T3的呼气末气道峰压(Peak)升高(P<0.01),T3、T4 CO升高(P<0.05或0.01).与T1比较,T3的PETCO2升高(P<0.01),T1、T2、T3的Peak升高(P<0.01).结论:ASAⅠ~Ⅱ级,年龄21~37岁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检查术时CO2气腹可使Peak和PETCO2增加,气腹早期血压升高,气腹30 min后随着PETCO2进一步升高心率、CO升高.
作者:蔡平生;余微萍;张文新;徐旭仲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6个膝关节进行关节内注射SH,每周1次,连续注射5周,并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于治疗第5周和治疗后6个月时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步行能力、上下楼梯、下蹲等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根据Lequesne评分标准,各级患者治疗5周及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1),病情越轻,关节功能恢复越好.但治疗5周与治疗后6个月相比,关节功能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SH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明杰;刘斌;周丰慧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配合,确保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顺利完成.方法:我院2005年1-12月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3例,并实施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监测血压变化、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及不良反应的表现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处理.结果:43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室颤,5例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3例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急性心包填塞2例,经有效处理后,均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术.结论:掌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术中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医护默契配合,对确保顺利完成手术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卢东芳;冯丽芬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时供肝的不同灌注方法对大鼠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各40只),供体组再随机均分为经腹主动脉灌注组(A组)和经门静脉灌注组(B组)以获取供肝,应用改良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检测两组供肝切取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第1、4、7、10天的肝功能,术后一般情况及生存率等.结果:A组和B组的供肝切取时间分别为(30.0±3.0)min和(27.0±3.0)min,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0±0.5)min和(1.0±0.5)min;A组术后第1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均较B组高,而术后第7天的结果却相反.结论:对于非肝动脉化的大鼠肝移植手术供肝采用经门静脉灌注的方法操作较简单,供肝切取时间较短,热缺血时间短,术后早期肝功能的损害较小,但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作者:葛勇胜;许戈良;李建生;陈跃;钱明芝 刊期: 2006年第22期
包皮覆盖于阴茎头部,可外翻露出阴茎头部称为包皮过长,若不能外翻称为包茎.这几乎见于所有正常男性婴幼儿,随年龄的增长和阴茎发育,包皮向后退缩,使阴茎头部完全外露.如不外露易继发阴茎头和包皮感染或损伤.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包皮环切术.
作者:赛福丁;木塔里甫;艾力江;阿布拉江;吐尔逊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渗盐溶液在临床神经外科的应用,以及对难治性颅内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临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12例颅脑损伤后高颅压病人,给予7.5%的高渗盐溶液降颅压治疗,观察疗效和颅内压,监测病人的颅内压变化情况.结果:12例病例中,10例症状缓解,意识好转,7例颅内压监测者有5例颅内压小于20 mmHg.2例病情无改善.结论:7.5%高渗盐溶液有良好的降颅压作用,特别是对于颅脑创伤后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高颅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段国庆;陈小兵;丁炳谦 刊期: 2006年第22期
我院自2001年1月以来,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胸部小切口行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肺大泡破裂合并自发性气胸3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旭同;王浩;吴佩卿;施伟;付雪颜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在手术后乳糜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电视胸腔镜经右胸入路膈肌上胸导管结扎治疗的3例手术后乳糜胸病例,其中左上肺癌术后左侧乳糜胸1例、食管癌术后右侧乳糜胸2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28、70、43岁.结果:手术时间分别为75、115、100 min,平均约100 min;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 270(包括左胸引流的420 mL)、1 170和1 100 mL,平均约1 510 mL;引流时间分别为5、7、7 d,平均约6 d.3例患者胸内均未能找到明显的胸导管渗漏部位,但成功控制乳糜胸,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以上,乳糜胸无复发.结论:右胸入路的电视胸腔镜膈肌上胸导管缝扎治疗手术后乳糜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后乳糜胸有条件应尽早胸腔镜手术干预.
作者:翁毅敏;谷力加;廖洪映;张健;黄邵洪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屏气动作引起自发性支气管破裂的机制,提高对其临床诊治及预防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屏气动作引起自发性支气管破裂病例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结果:2例均在体育运动及体力劳动时完成屏气动作后突发胸闷气促,1例伴痰血.体检2例颈肩部皮下均可触及捻发音,CT表现支气管壁的连续性中断及裂隙,颈肩部皮下及纵隔气肿;支气管镜可见破裂处管壁呼气时有气泡溢出,2例均行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屏气动作引起自发性支气管破裂结合临床病史体征,不难作出诊断;CT可进一步明确破裂的部位、裂口的大小,为首选检查方法;加强深呼吸运动锻炼,做好运动前的深吸气后屏气适应过程,可预防支气管破裂的发生.
作者:吴明忠;周建胜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5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洁齿、冲洗口咽、口服维生素B2、双料喉风散喷喉治疗;治疗组31例采用口服塞来昔布和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口服塞来昔布和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放射性口炎有较高的疗效.
作者:孙雷;朱海芳;李玲珠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炎导致顽固性鼻塞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和黏膜下骨质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炎所致顽固性鼻塞42例.结果:患者术后鼻腔黏膜肿胀平均时间为5~13 d,平均8.3 d,鼻腔分泌物恢复到术前的时间平均为11 d,随访5个月~1年,鼻塞症状完全缓解有37例(88.1%),部分缓解4例(9.5%),1例(2.4%)术后3个月又出现鼻塞,2例患者头部胀痛症状完全缓解.结论: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者黏膜下骨质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炎导致的顽固性鼻塞疗效显著,手术方式简单,对黏膜的损伤小,基本没有出血和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迅速,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羽;陈建福 刊期: 2006年第22期
目的:构建表达人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的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方法:以人白血病淋巴细胞HL-60株cDNA为模板,RCR扩增目的基因SSA,纯化,双酶切,DNA浓缩回收,插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热冲击法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PCR产物大小符合要求,重组质粒pPIC9k-SSA双酶切鉴定与预期一致,测序结果正确.结论:成功构建SSA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取代从动物胸腺中人工提取低纯度、低产量的SSA抗原,研制新型抗SSA诊断试剂盒打下基础.
作者:杨湘越;兰小鹏;冯福英;吴文冰;钟智强;廖剑;朱忠勇 刊期: 200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