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40例

石硕文;崔线敏

关键词:输尿管, 膀胱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易发因素及诊治、预防措施.方法:对40例妇产科手术操作所致膀胱、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对40倒分析发现,妇产科手术原因导致的泌尿系统损伤多发生于子宫全切术(40%),广泛性子宫全切术(50%),次广泛性子宫全切术(5%)和剖宫产术(5%),以输尿管损伤较多见.结论:妇产科手术导致的泌尿系统手术较少见,但并发症严重,严格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是预防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关键.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O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116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组36例,未通组16例,非溶栓组64例,比较3组QTd.结果:溶栓再通组OTd值明显减少,未通组及非溶栓组QTd值增大,且后两组QT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Td增大者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比率增大.结论:溶栓再通后AMI患者QTd值明显降低,同时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作者:唐志群;吴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静注维生素C治疗化学性眼外伤疗效观察

    化学性眼外伤较多见,我们除了给予充分冲洗及对症治疗外,在临床上我们通过对一些病人的对比,巧妙地应用维生素C,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鞘内注射药物治疗全身活动不明显的神经精神狼疮

    目的:探讨鞘内联合注射甲氨喋呤(MTX)和地塞米松(DXM)在治疗全身活动不明显的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疗效.方法:对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DAI评分<12分),临床上具有精神和神经的异常表现,确诊为NPSLE的患者,在神经科药物及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缓解的情况下,单纯鞘内注射MTX和DXM,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结果:24例病人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为92.3%.结论:鞘内注射MTX和DXM,是治疗全身活动不明显的神经精神狼疮的一种有效安全副作用少的方法,避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全身使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

    作者:崔阳;张晓;石韫珍;罗日强;董光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6例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患者36例,平均年龄69岁,其中Ⅰ度增生2例,Ⅱ度增生15例,Ⅲ度增生13例,Ⅳ度增生6例.结果:手术操作时间30~140min,平均74 min.术后3个月随访,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8.5分,大尿流率平均17.6 mL/s,剩余尿量平均27 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气化和电切结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文卫军;黄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肩锁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

    目的:探讨肩锁钩钢板在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肩锁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18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5个月.结果: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活动度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肩锁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确切,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卜海富;华兴一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胃镜诊断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目的:探讨胃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进行X线确诊,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843例胃镜检查中,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者94例,经X线造影确诊者88例,诊断符合率94.8%.88例中合并反流性食管炎者84例,占95.5%.结论:胃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有一定诊断价值,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除外食管裂孔疝的存在.

    作者:王成文;赵艳;金松杰;刘永革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颅内病变致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12例分析

    颅内病变特别是脑血管意外常可引起比较特殊的心电图表现,称为脑血管意外型(crebrovascular accsdents pattern,CVA 型)[1].如果心电图表现酷似梗死,则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现将我院近5年收住的12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征;徐定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游泳对新生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5例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游泳组32例和对照组(沐浴组)33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出院时的体重,并对新生儿进行20项行为神经测定.结果:游泳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及行为神经发育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曼华;谢朝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阑尾神经纤维瘤1例

    患者女,48岁,自觉右下腹不适3个月伴疼痛2 d,查体:急性面容,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并可触及一约5.5 cm×3.0 cm×0.5 cm大小肿块,质韧,界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9.心电图、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是否双阑尾?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盲部有一实性肿块大小约6.5 cm×3.3 cm×0.8 cm,与周围脂肪略有粘连;手术切除肿块并送病理检查.

    作者:杨安强;高志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孕激素结合内放射治疗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初步评价倍恩片(醋酸甲羟孕酮)结合美他特龙(89Sr)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乳癌骨转移合并疼痛病人口服倍恩片并静脉注射美他特龙14.8~22.2 MBq(40~30μCi/kg).结果:治疗后,72例骨痛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为83.72%;骨显像有51例骨转移病灶代谢减低,缩小总有效率为59.3%.对51例治疗前后转移病灶进行ROI内放射性比值计算,ROI比值以x±s表示,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有24例(27.9%)出现Ⅰ.~Ⅱ.血液学毒性反应,对心、肝、肾功能几乎没有影响.结论:孕激素结合内放射治疗对乳腺癌骨转移瘤缓解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

    作者:周明;刘枫;赵光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结核病专科医院内1990~2002年间肺结核病病人临床耐药变化趋势.方法:对本院痰培养阳性且作耐药测试的肺结核病例抽样1990年105例、1996年107例、2002年94例的临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990年、1996年、2002年总耐药率分别41.9%、36.4%、444.7%.复治病例耐药率均高于初治病例耐药率,H、R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P<0.05).2002年与1990年比较耐三药及耐HR呈上升(P<0.05),以耐一药为主(1990年)向耐多药为主(2002年)发展.结论:临床抗结核药物逐年向耐多药发展,建议加强敏感药物的联合用药和使用抗结核复合剂,开展结核杆菌的耐药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降低结核病耐药发生.

    作者:温文沛;冯宝玲;王维勇;梁国添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黄芪颗粒辅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辅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效果.方法:患儿按照同日就诊先后顺序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黄芪颗粒1个月,对照组(104例)只作常规治疗,同时观察两组试验前和3个月后血清IgG、IgA、IgM变化.结果:试验组RRI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后IgG、IgA值上升,而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黄芪颗粒能提高患儿体液免疫水平,对治疗RRI有较好的辅佐作用.

    作者:邱亿腾;周才;李容汉;林少勇;曾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胆碱能抗炎途径的研究进展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创伤和外源物质入侵的保护和防御反应,神经系统可能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但是对迷走神经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胆碱能抗炎效应及其机制,同时也讨论了应用药物或电刺激迷走神经对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赵延华;王祥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88例健康个体的Lp(a)浓度,行对照分析,并将2型糖尿病患者的Lp(a)浓度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其它血脂项目分别作偏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Lp(a)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糖尿病组的Lp(a)水平与上述诸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Lp(a)水平较正常人群高,糖尿病的病情或病程、胰岛素抵抗程度、其它血脂成分的变化对Lp(a)均无影响.

    作者:颜勤明;高祖华;虞朝黎;泮绍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心理社会因素对女性咽异感症患者的影响及心理治疗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女性咽异感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对80例女性咽异感症患者,在经过周密的全身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EPQ测查,并对病人采用心理暗示疗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80名咽异感症患者和80名正常女性测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其N分、P分和E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采用心理暗示等疗法治愈51例(63.75%),好转25例(31.25%),无效4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咽异感症病前有个性基础,病后有躯体化症状和复杂的心理症状,按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症是不全面的,必需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作相应的治疗.

    作者:冯羽;徐赛男;雷贤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时机、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及术后的处理.方法:对42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应用GDC栓塞,并在术后行脑脊液引流置换、钙拮抗剂及3H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结果:完全栓塞动脉瘤36个,大部分栓塞5个,部分栓塞1个.出院时临床完全治愈30例,遗留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遗留较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尽早采用GDC栓塞,同时术后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伟华;潘小平;黄翚;周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致病菌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肺部感染致病菌的流行病学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83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痰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痰中分离到细菌52株,其中克雷伯杆菌检出率高,有19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为12、9和6株,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曼氏不动杆菌各3株.药敏结果显示以多重耐药菌株较多,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的耐药率达50%.金黄色球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83%,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多重耐药革兰染色阴性杆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常见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作者:周峥;肖正华;陈定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胆囊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43例胆囊癌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有23例胆囊癌组织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3.49%.结论: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黄纳新;官成浓;郑朝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一种新的猪胰肾联合移植术式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胰液肠引流式小型猪胰肾整块联合移植模型,探讨胰肾联合移植(SPKT)的佳术式及早期并发症.方法:7头供体猪分别进行胰、脾、部分十二指肠、肾、输尿管多器官联合整块切取,将其脾动、静脉分别与左肾动、静脉行端端吻合,切除右肾及脾.将移植物的腹主动脉、门静脉与7头受体猪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侧壁与受体上段空肠行侧侧吻合,输尿管置管外引流.结果:7头受体顺利完成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移植物平均存活(3.9±1.2)d,存活期胰肾功能基本正常.本动物模型未发现胰液肠引流术式常见的早期并发症.结论:猪胰液肠引流式胰肾整块联合移植模型建立成功.该术式受体创伤小,改良的肠胰液外分泌引流简单有效.

    作者:任小刚;岳中瑾;秦大山;孙以方;钟甘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1993年7月至2003年4月间收治住院的晚期妊娠并确诊为病毒性肝炎孕妇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肝炎组年龄22~34岁,平均(24.6±1.8)岁,妊娠29~42周.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5.6±2.7)岁.妊娠30~42周.比较两组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采用χ2或校正χ2检验.结果:两组孕妇在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上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较正常为高,多学科的协作及正确的产前、分娩及产后处理有助于降低这种危险性.

    作者:张松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