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文;黄春琴;刘元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疗效.方法:对30例伴昏迷的急性重度中毒患者均给予吸氧、洗胃、特异性解毒剂以及对症支持治疗;13例患者除上述治疗外,给予活性炭血液灌流.结果:13例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中1例(7.6%)死亡,12例存活患者均于血液灌流后2~12 h意识转清,平均8.7 h;17例没有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中5例(29.4%)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血液灌流组(P<0.05).在血液灌流过程,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很快升高;2例灌流器凝血,无寒战、发热,无出血、栓塞.结论: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安全有效.
作者:杨建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属教学医院,日常研究生课题较多,动物脑组织切冰冻切片亦较为常见.由于脑组织较细嫩,细胞少,尤其在做原位分子杂交时,往往要20~30 μm的厚切片,厚切片在表片时极易出现气泡、皱折等,严重影响切片质量.笔者在工作中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了几种表片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气泡、皱折等问题,明显地提高了脑组织冰冻切片的质罱,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女性咽异感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对80例女性咽异感症患者,在经过周密的全身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EPQ测查,并对病人采用心理暗示疗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80名咽异感症患者和80名正常女性测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其N分、P分和E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采用心理暗示等疗法治愈51例(63.75%),好转25例(31.25%),无效4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咽异感症病前有个性基础,病后有躯体化症状和复杂的心理症状,按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症是不全面的,必需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作相应的治疗.
作者:冯羽;徐赛男;雷贤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心跳骤停犬心肺复苏(CPR)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MDA、SOD的变化.方法: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3 min后复苏,12只犬随机分为2组,CPR组、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和后6 h的CO和PAWP.6 h后取心肌组织,匀浆测SOD和MDA的活性.结果:CPR组的平均动脉压在复苏后4、6 h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CO、CI、SV和LVSWI在心跳骤停前2组无统计学差异,复苏成功后0~6h CPR组的各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1).复苏后6 h CPR组心肌组织SOD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MD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诱发室颤犬复苏成功后存在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多和内源性抗氧化机制的削弱,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损害,从而导致心功能不全.
作者:刘炳烦;江慧琳;林珮仪;许松青;陈晓辉;张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产时胎儿窘迫临床效果,提高优生优育率.方法:对60例诊断为产时胎儿窘迫并准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术前给予硫酸镁治疗;选择60例符合相同条件的病例作为时照组.观察治疗后产妇的宫缩抑制情况、异常胎监图形恢复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用药后宫缩显著抑制(P<0.05);异常胎监图形明显恢复(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脐动脉血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通过有效抑制宫缩、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对于产时胎儿窘迫者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珮瑜;郭洁斐;张玉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进行X线确诊,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843例胃镜检查中,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者94例,经X线造影确诊者88例,诊断符合率94.8%.88例中合并反流性食管炎者84例,占95.5%.结论:胃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有一定诊断价值,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除外食管裂孔疝的存在.
作者:王成文;赵艳;金松杰;刘永革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358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302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44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12例.结果:358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均顺利进行.CISH组、LSH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LTH组(P<0.01).CISH组、LSTH组出血量明显少于LTH组(P<0.01).3组术后3 d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SH组、LS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LTH组(P<0.0D).3组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之一,均安全可行,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作者:谢秀敏;朱卫华;唐丽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晶状体脱位的治疗方法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64例(66眼)不同原因所致晶状体脱位眼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晶状体角巩膜缘娩出法、晶状体切除法、晶状体超声乳化法、晶状体超声粉碎法以及一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或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64例(66眼)脱位晶状体均顺利取出,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较前提高者56眼(84.85%),不变者6眼(9.09%),视力下降者4眼(6.06%),其中≥0.3者42眼(63.64%).结论:对于晶状体脱位的病例,根据晶状体脱位的部位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术后视力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黄慧君;晏世刚;罗书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肩锁钩钢板在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肩锁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18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5个月.结果: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活动度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肩锁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确切,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卜海富;华兴一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女,70岁,拟在局麻+强化下行背部脂肪瘤切除术,入室时生命体征稳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血氧饱和度(SpO2)98%.局部注入0.5%利多卡因20 mL浸润麻醉后开始手术,患者诉痛,即静滴盐酸哌替啶50 mg,给药5 min后,病人SpO2降至80%,即面罩给氧,SpO2仍继续下降至30%,此时患者意识消失,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立即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5 min后SpO2恢复至95%,15 min后自主呼吸恢复,30 min后呼吸基本恢复,术中辅以吸入低浓度安氟醚,手术历时40 min,术毕病人清醒拔管,送回病房,7 d痊愈出院.
作者:林治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为明确长期冰冻保存的单采血小板的功能,并对冰冻单采血小板的保存时间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冰冻保存前后的单采血小板进行回收率、粘附率、聚集强度和Ⅲ因子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冰冻保存后的回收率为83.8%±8.3%,粘附率为59.0%±9.2%,聚集强度为66.1%±13.2%,Ⅲ因子活性为(18±3)s.结论:冰冻保存后的单采血小板仍具有较好的功能活性.
作者:张宏;邬旭群;陈云龙;王飞;孙凤杰;孔令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O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116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组36例,未通组16例,非溶栓组64例,比较3组QTd.结果:溶栓再通组OTd值明显减少,未通组及非溶栓组QTd值增大,且后两组QT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Td增大者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比率增大.结论:溶栓再通后AMI患者QTd值明显降低,同时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作者:唐志群;吴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化学性眼外伤较多见,我们除了给予充分冲洗及对症治疗外,在临床上我们通过对一些病人的对比,巧妙地应用维生素C,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蒙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蒙诺组)50例和对照组(圣通平组)46例,治疗组予蒙诺10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予圣通平10 mg口服,每日两次,疗程8周.每日测血压2次,每2周测Scr、BUN、血钾一次,并记录心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蒙诺组)显效4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圣通平组)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肾功能影响两组间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蒙诺能有效控制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有一定保护肾功能改善心功能作用.
作者:杨水铭;刘冠贤;钟伟强;石咏军;陈伟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钕铁硼永磁体产生的静电磁场对兔牙槽骨新骨沉积的影响.方法:将10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在实验组兔的左侧牙槽骨颊舌侧分别固定一块钕铁硼永磁体的塑料块,两块磁体的异极相对形成静电磁场.在对照组兔的左侧牙槽骨颊舌侧固定相同装置,但钕铁硼磁体未磁化,为实验对照组.10只兔的右侧牙槽骨相对应部位为空白对照组.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测量牙槽骨的新骨矿化沉积率来反映静电磁场对牙槽骨新骨沉积的影响.结果:静电磁场中牙槽骨新骨沉积率和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钕铁硼永磁体运用于口腔正畸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从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正常腮腺组织、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组织周围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形态计量学变化.方法:收集腮腺混合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病理蜡块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利用自动图象分析系统对其瘤组织周围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面积、管径和面数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从腮腺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到恶性肿瘤,其瘤周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管腔面积、管径及面数密度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其中,前两者在整体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后者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腮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之间以及同一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的腮腺上皮源性肿瘤以上参数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腮腺恶性肿瘤较混合瘤在诱导毛细淋巴管增生方面有更大潜力,而这种潜力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赵建江;温玉明;王昌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易发因素及诊治、预防措施.方法:对40例妇产科手术操作所致膀胱、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对40倒分析发现,妇产科手术原因导致的泌尿系统损伤多发生于子宫全切术(40%),广泛性子宫全切术(50%),次广泛性子宫全切术(5%)和剖宫产术(5%),以输尿管损伤较多见.结论:妇产科手术导致的泌尿系统手术较少见,但并发症严重,严格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是预防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关键.
作者:石硕文;崔线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以减轻纤支镜检查的痛苦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共52例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男性35例,女性17例,平均54.28岁.按1.5~2 mg/kg给药,静注速度20~30 mg/10 s,并以30~60μg·kg-1·min-1维持静滴,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镜检.结果:异丙酚起效快,平均静注后(41.68±7.67)s,出现睫毛反射消失,停止注射药物后平均(5.32±1.99)min可出现呼之反应,完全清醒时间(11.03±2.85)min.异丙酚组在检查前、检查中(给药后)、完全清醒时的血压改变呈下降趋势,平均比检查前收缩压下降(12±4.8)mmHg、舒张压下降(8±2.5)mmHg,但在停用异丙酚3~5 min后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心电图监测也未见明显的心肌缺血和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异丙酚用于纤支镜的检查和治疗时具有效果满意,患者完全无痛苦,利于纤支镜操作,安全性高,麻醉复苏快和完全等优点.
作者:瞿长春;张志广;王世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初步评价倍恩片(醋酸甲羟孕酮)结合美他特龙(89Sr)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乳癌骨转移合并疼痛病人口服倍恩片并静脉注射美他特龙14.8~22.2 MBq(40~30μCi/kg).结果:治疗后,72例骨痛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为83.72%;骨显像有51例骨转移病灶代谢减低,缩小总有效率为59.3%.对51例治疗前后转移病灶进行ROI内放射性比值计算,ROI比值以x±s表示,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有24例(27.9%)出现Ⅰ.~Ⅱ.血液学毒性反应,对心、肝、肾功能几乎没有影响.结论:孕激素结合内放射治疗对乳腺癌骨转移瘤缓解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
作者:周明;刘枫;赵光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国产干扰素(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方法:IFNα-2b 3MU/次,肌注,隔日1次,疗程半年.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病例先行对症治疗,待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2倍以下,再停用其他药物.应用IFNa-2b,不加用其他抗病毒及抗纤维化药物.结果:治疗前血清层粘蛋白(HA)、透明质酸(LN)、血清Ⅳ胶原(CIV)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一致,随肝纤维化程度同步升高,至S4水平高.除S3与S4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血清HA、LN、CIV水平随CHB病程进展而逐渐升高,与中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重度与肝硬化组除HA差异有显著意义外,LN、CIV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下降.治疗后HBVDNA明显下降,肝纤维化及肝组织病变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表明国产IFNα-2b不仅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还具有阻止或减轻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和振坤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