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膈疝临床诊治分析

江晨;邵性兴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 疝, 横膈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对49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诊治过程中的经验.结果:创伤性膈疝早期易误诊漏诊;及时诊断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临床工作中需要提高对创伤性膈疝的认识,及时正确诊治可使患者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针刀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所致腰背、下肢疼痛是疼痛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对其治疗包括适当的休息、应用止痛药,明确压痛点可作局部阻滞、理疗、针灸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长期保守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在局部应用小针刀反复松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于卫;王春晓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同种异体皮的制备、贮存及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皮皮库为及时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提供有效的生物敷料.方法:利用自愿捐赠健康的尸体皮制备成中厚皮片经处理后低温保存备用.使用前快速解冻,在异体皮的真皮面上均匀放置自体微粒后,将其覆盖在切痂后的创面上固定加压包扎.结果:临床试用35例116个部位,痊愈100个部位;失败5个部位,有效率95.2%,死亡3例未做统计.使用中未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异体皮作为生物敷料优于异种皮,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及时救治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万里;廖旭锋;周雪;刘玉生;陈晓武;黄静;尹敬光;温淑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肾移植手术术中不同镇静方法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肾移植手术时,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持续输注镇静的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肾移植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异丙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每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切皮前10 min,P组静注异丙酚1.0 mg/kg诱导,然后微泵持续注射,调整用药量(2~5 mg·kg-1·h-1)使Ramsay氏镇静分级标准维持在Ⅴ级;M组Midazola 0.05 mg/kg镇静诱导,调整用药量(0.04~0.1 mg·kg-1·h-1)维持Ramsay氏分级Ⅴ级.连续监测SpO2,ECG,PetCO2;记录麻醉前、切皮后5 min、肾动脉开放前桡动脉MBP;记录上呼吸道梗阻事件、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事件.结果:P、M两组病人经镇静后均入睡,P组苏醒质量优于M组;P组上呼吸道梗阻事件较M组为低;P、M组肾动脉开放前、后的桡动脉MBP较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肾移植手术时,异丙酚持续输注镇静效果理想,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轻微,可控性良好.

    作者:张双全;詹鸿;苏志源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产后大出血抢救后严重组织水肿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抢救后严重组织水肿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产后大出血抢救后严重组织水肿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严重组织水肿的原因为:休克、严重贫血;输入电解质及糖水偏多而胶体、血液制品不足;妊高征患者固有的水钠潴留;失血、手术应激所致的保钠、保水激素的分泌.结论:及时补液、适时输血,合理的晶、胶、血比例,对妊高征患者适当的液体限量以及简洁、有效的止血方法是避免严重水肿值得参考的方法.

    作者:谭文;万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00例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的10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例,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死亡16例,病死率16%,死亡原因主要为各种难治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其中年龄超过70岁者13人,达60%.住院时间:20~180 d,平均50 d,老年人大部分超过60 d.随访1~5年,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35例,轻残生活需照顾者38例,重残11例,死亡16例.结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关键是强有力的控制继发的脑水肿以及随之而来的急性颅内压增高,去骨瓣减压术是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应尽早施行,可大大降低病死率,但对于年龄过大的患者手术应特别慎重.

    作者:李天栋;李建亭;白红民;王国良;蒋晓星;王玉宝;王伟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脾结核1例

    患者女,67岁,间断左上腹疼痛30 d入院.活动时疼痛加重,改变体位偶可缓解,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不伴发热.当地予抗生素治疗无效.检查:超声及CT提示脾脏占位,既往无结核及肝炎病史.T 36.4℃,P 80次/min,R 20次/min,BP 18/10 kPa.正力型体质,心肺检查无异常,腹无膨隆,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5 cm×5 cm肿块,不活动.胸片无异常.行剖腹术,腹腔内有中等量腹水,淡红色,腹腔内布满粟粒样结节,脾脏肿大,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肿块,被膜完整.切除脾脏,病检为脾结核.术后抗痨治疗,1年随访效果良好.

    作者:陈信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9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60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证实血肿量均大于30 mL,对该组病人进行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溶栓等治疗.结果:未昏迷病人76例,术后1周内偏瘫症状明显改善48例(63.2%),2周内完全恢复21例(27.6%).昏迷533例,血肿量30~60 mL者186例,术后1周内清醒136例(73.1%),1~2周清醒45例(24.2%),死亡5例(2.7%);血肿量60~80 mL者221例,术后1周内清醒60(27.1%),1~2周清醒93例(42.1%),2周后清醒22例(10.0%),植物生存或死亡33例(14.9%),中途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13例(5.9%);血肿量80 mL以上者126例,术后1周内清醒7例(5.6%),1~2周清醒13例(10.3%),2周以上清醒21例(16.7%),植物生存或死亡63例(50.0%),放弃治疗22例(17.5%).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与出血量、年龄、高血压时间、手术时机等密切相关.该方法简单、快捷,疗效满意.

    作者:马荣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自发性血气胸13例误诊分析

    自发性血气胸的表现与气胸类似,极易误诊.我院自1991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16例,误诊1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洪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动态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监测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评估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安全性.方法:利用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监测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前与治疗中心率变异性改变、24 h平均心率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肌酶的浓度变化.结果:15例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中与治疗前的心率变异SDNN、rMS-DD、PNN50指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4 h平均心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缓慢静脉给药)同时配合补钾治疗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徐劲;齐治平;张永葆;张弛;祝善尧;马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115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的高频电凝切除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15例结肠息肉患者用高频电凝切除,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情况,息肉是否复发及有无恶变.结果:115例患者经内镜下电凝切除后临床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随访3、6、12个月及1年以后至今,术后息肉复发率依次为:1例、5例、7例、7例,恶变率依次为0例、0例、1例、1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临床疗效好,方法简便、安全、创伤小.

    作者:吴培虹;钟亮玉;吴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休克病人中的应用

    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不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抢救的首要措施是尽快地建立一条通畅的静脉通路,以便及时地输血、补液和应用药物.因此,能否尽快地建立一条通畅的静脉通路就成为决定病人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1998-2002年间,作者在抢救休克病人时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强;杨敏;周国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并发尿崩症2例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但并发尿崩症者临床少见,易被忽视或误诊.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现将我院2002-2003年收治2例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耿蔷;肖小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局部注射孕激素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春蕾;任秀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应用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30例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30例进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组).结果:CSⅡ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MSⅡ组更快,达到稳定的目标血糖水平所需时间更短.结论:CSⅡ组比MSⅡ组更快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血糖水平.

    作者:张静;李万根;麦坤仪;黄伟文;熊玉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贴片经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294例肺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专用中药贴片经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治疗Ⅰ组药贴置于第3、4胸椎棘突两侧(肺俞穴),治疗Ⅱ组药贴置于双侧肩胛下区.结果: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退热、止咳、缓解气促、消除肺部罗音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各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专用中药贴片经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有效、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梁春杰;王薇;黄大鸣;陈鸿莲;卓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治疗月经过多术后月经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月经过多患者采用频率9.2 GHz功率30 W的微波行子宫内膜去除(MEA)治疗后月经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2001年12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行微波MEA治疗的月经过多患者44例的病例资料,随诊6~12个月.结果:(1):术后经期(均值2.6±0.49 d)明显较术前(均值14.2±1.08 d)缩短,比较P<0.001;术后经量(均值3.2±0.51块)明显较术前经量(均值46.3±2.42块)减少,比较P<0.001.(2):术后闭经率为31.4%,点状出血率31.4%,月经变为少经量月经周期者占25.7%.结论:MEA可明显减少月经过多患者经量,缩短经期,从而明显改善月经状况.术后患者的月经状况可能是闭经、点状出血或少经量的月经周期.

    作者:陈玉清;姚书忠;谢洪哲;陈淑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1年1月到2003年12月采用高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2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在介绍如下.

    作者:张弛;葛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坐骨结节滑囊炎的超声诊断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软组织疾病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收集了11例经手术证实为坐骨结节滑囊炎的病例,分析其超声影像特点,以便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华;孙忠尧;刘琳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128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随访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方法:全组131例病人,年龄15~52岁,平均(38.6±9.6)岁.PDA窄部位直径2~12 mm,平均(7.5±2.8)mm;术后128例患者(随访率为97.7%)完成随访25~72个月,平均(40.7±8.1)个月,中位数44.7个月.术前、术后第1天及2004年4月间常规行大小便常规和血生化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所有病人手术成功,128例随访患者中10例(7.8%)术后1 d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中3例(2.3%)术后1 d轻度溶血,术后3 d恢复正常.随访中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从(47.3±9.9)mm变为(41±5.4)mm(P<0.01);收缩末径从(36.2±6.1)mm变为(29.7±3.7)mm(P<0.01);肺动脉收缩压从(40.1±3.9)mmHg变为(22.4±2.1)mmHg(P<0.01).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的,可行的.

    作者:黄文晖;黄奕高;黄涛;黄新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减轻开胸术后胸痛的体会

    本文收集和整理作者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和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在广州铁路中心医院用改良前后外侧切口行开胸手术病人治疗资料并对如何减轻开胸术后胸痛进行讨论.

    作者:王素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