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吴治恒;段其昌
目的:鉴别八角茴香及其他各种伪品,保证临床准确用药.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等方面对不同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品种在来源、性状、显微等方面有显著差别.结论:各品种有明显差别,不可混用,必须进行鉴别.
作者:林兆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一般资料本组257例患者中,男性163例,女性94例;年龄大53岁,小3岁;病程半年至1年者156例,1年至3年者63例,3年以上者38例;慢性肝炎16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94例.治疗前后,对全部病例进行肝功能、GPT、B超等检查.
作者:高虹;高章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肠杆菌即大肠埃希菌,为肠杆菌科埃希菌属的模式种.埃希菌属除大肠埃希菌外,新近发现有非脱羧埃希菌等四个种.大肠埃希菌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的栖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药品中检出大肠埃希菌,表明该样品受到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即可能污染肠道病原体.大肠埃希菌除普通大肠杆菌外尚有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溶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可引起婴幼儿、成人爆发性腹泻、结膜炎等病症.为保证人体健康,口服药品必须检查大肠埃希菌.
作者:杨艳琼;许应龙;杨培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58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比索洛尔(康可).治疗1年观察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LVEF明显升高(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长期服用ββ受体阻滞剂将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
作者:吴吉永;吴光才;陈秋生;张家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治疗咳喘,临证应先辨明虚实两纲.宣肺为治疗的总则,注意标本同治.要始终重视治痰,治痰需治本,灵活运用活血化瘀药、通腑药及利水消肿药等.另外,肝胆在咳喘发病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作者:何关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用敷脐联合西药止呕药物治疗含铂类药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6例行含铂类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治疗呕吐的基础上,于化疗前1天开始给予中药姜砂半夏散外敷神阙穴,每24小时更换,直至化疗结束后5d.所有患者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即第一程用中药,第二程则不用,反之第一程不用中药,第二程则用.结果:中药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者9例,其中Ⅰ°6例,Ⅱ°2例,Ⅲ°1例,无Ⅳ度反应.急性呕吐6例,延迟呕吐3例,先期呕吐0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者15例,其中Ⅰ°5例,Ⅱ°5例,Ⅲ°4例,Ⅳ°1例;急性呕吐8例,延迟呕吐7例,先期呕吐0例;治疗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呕吐程度均低于对照组(34.6%~57.6%,P<0.01),且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中药姜砂半夏散外敷神阙穴,可减轻含铂类化疗方案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张海波;吴万垠;柴小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骨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勃朗架上持续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开始牵引重量为人体重量的1/6~1/5,床边X线确认骨折已复位后改为人体重量的1/10~1/8维持牵引,牵引时间4~8周.结果:48例患者经过1~3年的随访,全部患者均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勃朗架上骨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避免了手术,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为基层医院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资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对痰在风鼓痨膈--中医四大疑难病中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痰之为物,在人身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无所不在,百病中有兼痰者,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都应首先考虑痰之有无,不可不识,从而对疾病作出更可靠而确切的判断.并针对病机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治则应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体现健脾燥湿化痰;方药应加用健脾燥湿化痰之品,如:陈皮、半夏、茯苓、贝母、南星、厚朴、竹沥、姜汁、菖蒲、瓜蒌、小白附子等.
作者:郭会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中药新方剂.方法:选用对症的中药处方与前列泰比较.结果:草芪蒲智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结论:萆芪蒲智散组方新颖,合理有效.
作者:李木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催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59例急性酒精中毒昏睡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是常规疗法加盐酸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直至病人清醒为止.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清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纳洛酮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睡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多为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使椎动脉受到周围组织的压迫及炎症的刺激,导致椎动脉反射性痉挛,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前庭中枢性眩晕,而引发的以眩晕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56例该病患者,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繁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自2005年3月~2005年9月半年来,运用大补阴丸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洁;孟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从来源、性状、显微、功能主治等方面对三种主流紫荆皮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品种在来源、性状、显微等方面有显著差别,必须进行鉴别,保证临床准确用药.
作者:雷啟荣;林兆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自拟通淋排石汤配合西药治疗输尿管结石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护士是医院的主力军,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士气对临床护理质量至关重要.如何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使护士能心情快乐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更是护理部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人现就担任护理部主任四年来,在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中的工作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张厚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病人,发病至就诊时间短1天,长3天.初产妇22人,经产妇14人.年龄小的25岁,大的38岁.平均年龄为31.5岁.闭经时间均为7~12孕周之间.
作者:柴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内假热证为临床常见、多发症,中医治疗疗效确切.段其昌主任医师集四十年临床经验,对内假热证进行了定义、分型,提出了各型的诊治要点、难点,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玲;吴治恒;段其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由于近10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治疗机制的更新,中医药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领域,不少学者紧跟现代医学发展前沿,采用一些新技术与新指标分析和研究中医药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务必看到心衰在中医药诊断治疗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与解决.
作者:王仁平;黄瑞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脑震荡伴眼内积血的治疗及疗效.方法:对十三例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中西药治疗重症脑震荡伴眼内积血确有疗效.结论:重症脑震荡伴眼内玻璃体积血与脑外伤有关,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会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徐华超;徐娅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药品质量监督抽验是国家对药品实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药品管理法>赋予的重要职能.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法定性.<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规定>药品抽验分为计划抽验和日常监督抽验;按其功能划分为评价性抽验、日常监督抽验、专项监督抽验、跟踪监督抽验.无论哪种分类,都强调抽验计划的合理性,抽样的代表性,检验技术的可靠性及抽验结果统计分析的科学性.药品监督抽样是抽验工作的一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会如下.
作者:孔庆国;丁艳霞;徐艺立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