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阻滞疗法在现代疼痛治疗上的应用进展

赵国栋

关键词:神经阻滞, 阻滞疗法, 疼痛治疗, 交感神经节, 神经传导功能, 组织损伤,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物理方法, 手术治疗, 情感体验, 脊髓刺激, 脊神经, 应用, 描述
摘要:疼痛是一种由急性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或以这些损伤来描述的不愉快的感觉及情感体验.现代疼痛治疗中应用的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脊髓刺激及心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神经阻滞是指在末梢的脑、脊神经(或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内或神经附近注入药物或以物理方法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140例确诊为AMI的患者于心肌梗死后2~4周行CAG和左室造影,据CAG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和冠脉异常组.记录两组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梗死区收缩百分率和Cortina室壁运动不良积分.结果:140例患者中冠脉正常组15例,冠脉异常组125例,前者较后者年轻,男性多见,除吸烟外,其他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大(P<0.05),梗死区收缩百分率增加(P<0.01),Cortina室壁运动不良积分较少(P<0.01).结论:AMI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多见于年轻男性,除吸烟外,其他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住院期间临床预后及左室功能较好.

    作者:苏良献;黄仕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干扰素联合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 方法:治疗A组患者用CO2激光祛除疣体后局部注射干扰素100万U,每3天1次,共10次;治疗B组用CO2激光祛除疣体后肌注干扰素100万U,每3天1次,共10次;对照组单用CO2激光治疗,3组均观察3个月内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结果:治疗A组和治疗B组3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18.92%和20.51%,均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复发率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干扰素安全、有效,能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不同的给药途径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洁华;刘秀媚;梁少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电双频谱指数的临床应用现状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是计算机处理的脑电参数,是结合了脑电波形中频率和幅度的无量纲的数字化信息.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1,2],BIS是目前评价麻醉中镇静深度的非常可靠的指标.BIS已在临床麻醉领域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和研究.

    作者:何威;季文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良开胸手术切口的手术配合

    2000年10月~2001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胸部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前外侧切口、腋下直切口-保留胸壁肌肉的切口、保留前锯肌的后外侧切口进行手术.现将我们在手术中的配合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郑凌;王耀兰;骆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疗效及异常处理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阵挛,表现为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发作性、反复性不受意识支配地收缩,多数为桥小脑脚处面神经根部受压产生,在除外习惯性眼肌痉挛,面部痛性抽搐,局限性运动性癫痫所存在的面部抽动后,显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明确肯定的治疗效果[1].我科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面肌痉挛患者48人,现对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李林;袁俊;翟卫东;王涛;孙永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治疗

    新生儿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数患儿出生后不久有流泪,结膜充血,分泌物多,严重者泪囊区挤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笔者自1992年6月~2002年6月共诊治本病85例98眼,现将治疗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龙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出血急性期并高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高钠血症发生的特点、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神经科住院救治的2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出现高钠血症27例,占13.5%.病后3 d内为9例,3 d后至1周时为18例,发生率分别为33.3%和66.6% . 3 d内高血钠以轻中度升高为主,与脱水剂使用相关;3 d后至1周时高血钠大多为中重度升高,与脑损害严重相关.大剂量脱水剂使用、下丘脑损害者易并发高钠血症.并高钠血症者死亡15例,病死率55.6%, 非高钠血症者死亡25例,病死率14.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结论: 大剂量脱水剂治疗与下丘脑损害是引起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高钠血症可作为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血钠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刘泉坤;许贻白;王亚仙;王庄;张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1年2月始,在腔镜下应用钬激光行尿道内切开及瘢痕切除术治疗创伤后尿道狭窄及闭锁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韧;保庭毅;巨生产;杨增悦;张鸿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桥形体位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胸腰椎骨折中伤椎的椎前高度及椎间隙恢复的对比观察,了解应用桥形体位架进行胸腰段骨折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T12及L1骨折病人,应用桥形体位架采取过伸复位方法进行观察与测量,对于椎前高度,椎间隙高度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位前后两项数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复位后当时及8周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桥形体位架进行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多;肖德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

    Dieulafoy病又称杜氏损害或胃黏膜上恒经动脉出血(calibre prersistence).是一种较罕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国内报告病例很少,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4例,均经术中胃镜确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木拉提;叶尔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弥漫型肺大疱并气胸的外科治疗

    我科1998年4月~2002年8月手术治疗弥漫型肺大疱并气胸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药物性肝病2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DILD)的特点及其致病药物,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73例病例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诊断.结果: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解热镇痛抗炎药93例,占34.1%;抗结核类药55例,占20.1%;抗生素类药物42例,占15.4%;抗甲状腺药29例,占10.6%;肿瘤化疗药21例,占7.7%;中草药类13例,占4.8%;激素类药11例,占4.1%;其它9例,占3.3%.临床分类:273例DILD中肝细胞型105例,占38.5%;胆汁淤滞型75例,占27.5%;混合型93例,占34.1%.结论:引起DILD常见药物是解热镇痛抗炎药,较常见临床类型是肝细胞型.

    作者:陈小嫦;陈其奎;洪华;陈雄杰;邓之驹;马海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及处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对本院1996年1月~2000年10月共收治的37例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外科急腹症占孕产妇0.57%,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的构成比分别为37.8%、35.1%及27.1%.术前确诊17例,占45.9%;术前诊断不明7例,占18.9%.妇科急腹症中以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破裂常见,外科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常见.24例经手术治疗,1例术后流产.13例非手术治疗,1例早产,3例行人流清宫术.结论:妊娠期合并妇外科急腹症术前确诊率不高,以妇科急腹症为著.妊娠不是手术的禁忌证,妊娠期急腹症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肖宗辉;王颀;张安秦;李晓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吻合器在全胃切除术中的多次应用

    目的:评价机械吻合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全胃切除106次应用管状吻合器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资料.结果:运用吻合器后使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吻合器在全胃切除术中多次运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明元;王星;林雨冬;吴德柱;熊维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氨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的亚临床肝性脑病(SHE)诊断标准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氨水平,探讨血氨与SHE的关系.方法: 对126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氨、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Nsy)检测,其中32例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比较SHE组与非SHE组血氨水平的差异.结果: 肝硬化组血氨水平高于非肝硬化组(P=0.002);同时肝硬化组的SHE发生率(22/49;44.90%)高于非肝硬化组(20/77;2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肝硬化病人以NCT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组血氨水平高于非SHE组(P<0.05),但非肝硬化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Nsy、NCT和(或)BAEP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组与非SHE组的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AEP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组血氨值却低于非SHE组(P<0.05).结论: 血氨不能作为SHE的诊断标准,但血氨对肝硬化病人以NCT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的产生及进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张丽华;崇雨田;庄鹏;罗瑞虹;舒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目的:总结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经验.方法:采用Magic-BDTE球囊导管和带标记乳胶球囊,在X线电视屏幕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在球囊内注入适量等渗非离子造影剂闭塞瘘口.结果:6例全部治愈,均1次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畅率100%,无并发症.结论:本方法可作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平安;段传志;罗小林;杨国清;朱飚;李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诊断性试验的几个评价指标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2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2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前15~30 min,测峰值呼气流速(PEF)3次,取高值,利多卡因静脉注射1~2 mg/kg(50~100 mg)加生理盐水20~40 mL,20 min注射完,30 min后再测PEF 3次,取高值.结果: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前PEF为(240±94)mL/min,注射后PEF为(287±101)mL/min,PEF增值为(19.6±8.5)%,t=7.365,P<0.001,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总有效率为86.4%,其中显效31.8%,好转54.6%,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是有效和安全的,尤其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可单独应用,也可与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及溴化异丙托品等联合应用作为平喘治疗.

    作者:刘宏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弹性义齿基托与整铸支架联合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弹性义齿基托与整铸支架联合在修复牙列缺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2例伴前牙缺失的Kennedy Ⅱ、Ⅲ 类牙列缺损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51例作弹性义齿基托与整铸支架联合进行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RPD)修复;对照组41例作整铸支架常规RPD修复.观察项目包括:患者对义齿外形美观满意度、义齿固位程度、抗折程度、咀嚼效率.结果:患者对实验组义齿外形美观满意度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义齿均固位稳固、抗折程度良好、咀嚼效率满意,无明显差异. 结论:弹性义齿基托与整铸支架联合义齿基托、支架结合牢固,功能恢复良好,尤以避免前牙区金属固位体而获得美观之外形.对修复牙列缺损特别是伴前牙缺失的病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是可行的.

    作者:林成信;陈丹;罗君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55例放射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55例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和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综合组),单放组共31例,采用常规视野放疗,综合组共24例,放疗方法同单放组,化疗采用DF方案.全部病例均随诊3年以上,失访4例,随访率为92.7%.结果:食管癌原发灶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综合组好于单放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29.1%、8.3%和41.9%、9.6%、0.综合组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疗效.

    作者:吴剑;卢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