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沃君;曾广南;胡永祥;李义凯
人工伞髋关节置换术是近20年矫形外科发展进步非常快的领域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它具有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效果.但仅仅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是远远不够的,出院后的功能训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治疗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术前期待的手术疗效[1].
作者:靳立巾;赵栋;张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射频消融、臭氧介入和两者联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cNab)标准分析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比较2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MacNab标准分析结果,联合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VAS评分后,联合组均明显优于射频组和臭氧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王忠华;聂会勇;吕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广东省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患者的主要致残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疗建议.方法:在2006年随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收集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相关数据,考查其主要致残原因,并通过调研和医学分析给出预防和治疗建议.结果:不同致残原因致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患者的残疾程度、城乡分布和年龄别发病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致残因素中,脑疾病所致智力残疾多(47.3%),且在各年龄组均居首位,主要导致一级残疾.各种致残原因所致智力残疾在农村发病率均高于城市(平均为城市:农村=28.0%:72.O%).结论:为减少和减轻智力残疾需要加强各种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农村智力残疾的诊断率和好转率.
作者:陈曦;黄东锋;刘鹏;陈少贞;林爱华;李海;杨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改良古老中医导引术,简化其操作、提高其对偏瘫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以调神.调息为基本技术的按照传统中医导引术按照现代医学理论,改良为运动想象和模拟、精力调集、确定目标点、击发、坚持和放松六个步骤.选取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六步法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FMS)、Lovett徒手肌力检查(MMT)、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肌电信号强度(EMG)等功能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项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六步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训练后数据:MMT:六步法组:3.62±1.21,对照组:2.13±1.01;胫前肌EMG:六步法组:87.31±23.66μ/V,对照组:43.18±8.3μV;AROM:六步法组:18.43±2.68°,对照组:13.47±4.36°;胫前肌FMS:六步法组:1.7±0.47,对照组:0.7±0.47.结论:六步法中医导引术是康复卒中偏瘫足下垂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文汝;赵海红;张学敏;曹效;孙爱萍;李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低病死率的特点,SCI后的截瘫常造成患者永久性的运动、感觉障碍及直肠、膀胱功能的缺失等,因此SCI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以前治疗并促进SCI康复的方法主要是靠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
作者:杨拯;袁章;陈建敏;张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多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常并有心、肺、肾等多脏器功能减退等病,从而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一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提高到每年450万名[1].如何有效治疗骨折及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胡伟文;尹林玉;刘松涛;谢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年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跌倒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障碍,在美国,70%的老年人跌倒与其死亡有关[1].跌倒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引起,而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2].中老年人维持直立姿势的平衡功能下降,比其他生理功能的下降更为明显[3].研究证实运动具有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功效[4],所以就运动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借此提高国内康复医学专家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关注.
作者:刘崇;阎芬;曹冰;杜洁;赵焕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苠总苷组),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3周后处死取材,黄芪总苷组预防性给药3d,模型组和黄芪总苷组在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取样,观察大鼠脑组织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黄芪总苷能提高力竭运动大鼠脑组织的ATP酶活性,虽均尚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Mg2+-ATPase、Ca2+Mg2+-ATPase的活力已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苠总甘预防给药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大鼠脑组织的作用.
作者:李爽;王蕾;冯云辉;商执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的选择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来自福建省福州市7个、厦门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部分管理人员、康复医师,填写自拟<福建省社区康复投入及普及力度调查研究表>.
作者:韩平;陶静;陈立典;林志诚;叶财德;田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L-谷氪酰胺对16Hz 130dB次声暴露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血清S-10013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次声组、次声+药物组及药物→次声组,分别将次声组、次声+药物组及药物→次声组暴露于16 Hz 130dB次声环境中,正常对照组也置于次声舱内,但不给予次声作用.次声+药物组及药物→次声组分别在次声暴露后和次声暴露前饲料中加入药物.上述各组大鼠经7d相应处理后测试其记忆功能、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次声对照组记忆功能明显下降(P<0.01),S-100β蛋白水平有明显升高(P<0.01);次声+药物组、药物→次声组与次声组比较,其学习记忆功能有显著性提高(P<0.05),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16Hz 130dB次声可引发大鼠脑损伤,使其记忆功能受损,S-100β蛋白水平升高;L-谷氨酰胺对次声性脑损伤具有防护和治疗的效应.
作者:滕光寿;李玲;袁华;牟翔;陈景藻;张美霞;李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腩右侧黑质造成偏侧PD模型.模型组用复方地黄方(4.14g/ml,2ml/d)中药进行治疗,此外设立了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观察PD大鼠神经行为学、氧化应激的变化及复方地黄方的作用.结果:PD模型组进行复方地黄方治疗后有明显的神经行为学改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明显降低,活性氧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结论:复方地黄方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何建成;王振华;袁灿兴;庄燕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氧与运动联合应用对大鼠肺血管重构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揭示低氧/缺氧适应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C组)、低氧组(H组)和低氧与运动联合组(H+E组).H组与(H+E)组置于模拟海拔3000m,8h/d,6d/周,5周;(H+E)组辅以低负荷跑台训练,5.,15m/min,1h/d.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PAP)、血管(WT)%、(WA)%,RT-PCR检测CTGF 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H组与(H+E)组大鼠 mPAP、WT%、WA%及CTGF mRNA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5);(H+E)组大鼠上述指标则显著低于H组(P<0.05).结论:低氧与运动联合应用降低CTGF表达可能是减轻肺血管重构的重要原因,CTGF可能与低氧/缺氧适应密切相关.
作者:刘静;薄海;李雪华;刘亚敏;张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屈指肌腱损伤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手术作为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康复方案的制订常困扰手外科和康复科医生,一方面,过早、过量运动导致肌腱再次断裂;另一方面,长时间制动导致肌腱粘连,阻碍肌腱的滑动和限制手部关节的联合运动,从而影响手功能.手指肌腱的损伤对手功能的影响极大[1],因此正确制订屈指肌腱术后康复方案是手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王雪强;毕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颈外侧入路射频热凝毁损对于顽固性舌咽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32例顽固性舌咽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行颈外侧入路经皮穿刺,行射频热凝舌咽神经毁损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出院后随访时的疼痛情况、情绪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4例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其余2例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术后疼痛消失.随访期间28例疼痛消失无复发,2例在出院1个月内疼痛消失,1例仍部分缓解,1例喉癌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在术后2个月复发.所有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与情绪评分明显降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颈外侧入路舌咽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和定位准确的特点,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孙海燕;武百山;何明伟;杨立强;倪家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时间、不同强度的跑跳运动对衰退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作用,为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0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组0)和4个实验组(每天运动时间10min的为实验组1,20min的为实验组2,30min的为实验组3,40min的为实验组4),每实验组又分为运动时间为1、3、6、9、12周不同的5类,通过电刺激驱使大鼠运动.运动结束立即处死,通过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量生物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1在6个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上基本一致,处于缓慢增长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2,波动较大,基本处于先增后减,然后有快速增长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3和实验组4的变化基本相一致,都处于下降趋势,而且实验组4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长时间适宜强度的运动能显著改善老龄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则降低衰退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低强度的运动无明显影响.长时间适宜强度的运动对延缓骨细胞衰老和骨组织的功能衰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红升;段涛;杜瑞卿;黄豪;高允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数量急剧增多.而老年人是脑卒中的易患人群.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生存下来的患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比较,探讨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勾丽洁;刘旭东;柴叶红;朱振丽;李艳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应用主观体力感觉(RPE)量表来预测武警新兵不同慢度的耐力圳练时的RPE值和心率制订控制训练强度的方程,为部队新兵耐力训练提供简单科学的方法.方法:把RPE和运动负荷心率相结合,运动负荷的大心率(MHR)监测从50%MHR至90%MHR分为9个运动等级,记录对应的RPE值,建立主体感觉和训练心率的回归方程.随机选择新兵分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进行为期8周的耐力训练.实验组按照RPE控制方程实施RPE感觉等级的耐力负荷强度安排,每周训练3次.对照组按部队现状训练. 结果:新兵训练心率的同归方程为:新兵心率=37.45+7.43x新兵RPE(R=0.952);通过应用回归方程,用RPE值调控新训战士的耐力训练8周后,实验组的VO2max、体力劳动能力(pwc)170、3000m跑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兵耐力训练强度的RPE控制方程能够应用战士训练实践,能够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作者:秦永生;郝占国;宋立新;刘兴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粗大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以接受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的粗大运动(GM)和精细运动(FM)技能评估量表评定的522例年龄小于1岁的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确定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其相关程度.结果:不同出生体重组别间患儿GM、FM各项原始分和标准分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的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均明显低于反射项(t值分别为23.82、32.27、37.06、26.92,P<0.001).不同出生体重组别患儿反射、姿势和移动项标准分值与FM分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0.39-0.85,P<0.01),且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与GM分值也有良好相关性(r=0.55-0.85,P<0.01).结论: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的反射发育明显好于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发育,其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徐开寿;麦坚凝;何璐;李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颈椎病主要分为五大类,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1],其中90%左右的患者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近年来,颈椎病有低龄化的趋势,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采取更为完善的保守治疗手段来医治此病更加显得重要与紧迫.
作者:李清;刘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当肱骨头、肱骨颈或肩关节因严重创伤、肿瘤或严重骨性关节炎等造成肩关节不可逆或不可修复的损伤后,可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或全肩关节置换术来重建关节功能.肩关节置换术主要为患者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1].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目标主要是尽可能恢复患者肩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肩周的肌肉力量和良好的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随着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认识的加深,接受此项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2],但其临床效果却有很大不同.与其他手术相比,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更依赖于术后康复治疗来维持术中获得的关节活动度.
作者:王垚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