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肾炎并高血压脑病脑电图观察

梅绍兰

关键词:急性肾炎, 合并高血压, 脑病, 脑电图改变, 判断预后, 观察结果, 患儿
摘要:急性肾炎并高血压脑病引起脑电图改变的报道不多,为了明确急性肾炎合并高血压脑病与EEG变化的关系,了解EEG恢复的特点,判断预后.现将我科收治的32例患儿的EEG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乳头状癌109例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与预后.方法:对10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存档资料进行回顾性的随访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与性别、年龄、肿瘤范围及手术方式有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男性的预后比女性差;乳头状微癌与包裹型乳头状癌预后较好,腺外型乳头状癌预后差;单纯肿瘤切除预后差,腺叶扩大切除与颈淋巴结清扫二者预后良好.

    作者:林建龙;刘培锋;杨清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带旋髂深血管联合髂骨膜瓣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且病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从1995年2月~2002年6月,我们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联合髂骨膜瓣植入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4例18髋,疗效尚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烈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阻断B7/CD28结合对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存活的影响

    目的:研究CTLA4Ig阻断B7/CD28结合对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存活的影响.方法:建立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模型,将28只受体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n=8),B组为CTLA4Ig注射组(n=10),C组为供体脾细胞输注+CTLA4Ig注射组(n=10).观察小鼠移植的心脏存活天数和心脏病理改变.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01), C组心脏存活时间较B组也明显延长(P<0.001).组织学改变:A组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组织充血水肿,心肌变性、坏死,出血,病理分级为Ⅳ级.术后7 d,B组和C组则改变较轻,但仍可见多处片灶状炎细胞浸润病灶和心肌变性,病理分级为Ⅰ~Ⅱ级.结论:CTLA4Ig可明显延长小鼠移植心脏的存活,而供体脾细胞注射能使CTLA4Ig的作用增强.

    作者:胡湘明;郑祥光;曾仁海;杨周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改进鼻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46例报告

    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需切除大部分鼻中隔软骨,不但破坏了鼻中隔的生理解剖结构而且还易造成鼻中隔软弱、鼻中隔穿孔及鼻外形改变等并发症.1999年以来,我们对鼻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作了几点改进,现将资料完整的46例报告如下.

    作者:雷冬梅;郭九海;刘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欠清,且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曾有学者统计,世界各国每年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章近千篇,足见其涉及的问题纷繁而复杂.目前各家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反应异常等方面.近年来,这几方面的研究均有一定程度的进展[1].

    作者:欧阳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胸部肿瘤切除术后心律失常75例分析

    胸部肿瘤切除术后,由于开胸手术的创伤、手术操作的直接刺激,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衡,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严重者可明显影响循环功能,甚至导致低血压,心搏骤停等.而某些术后严重并发症,也常以持久不易纠正的心律失常为早期表现[1].因此,正确及时地处理术后心律失常十分重要.我科1995年2月~2001年3月,对175例胸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7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壮荣;章海波;沙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目的:了解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常用方法及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28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年龄≥65岁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了解常用药物及使用原因.结果: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分别占73.6%、65.8%、68.4%,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老年性心力衰竭是一综合治疗过程,应在心力衰竭治疗指南指导下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黎励文;周颖玲;冯颖青;李河;黄文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丝裂霉素C在眼翼状胬肉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在翼状胬肉术中的防治效果. 方法: 回顾1998年1月~2001年1月32例38眼翼状胬肉患者施行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一次应用0.2g/L丝裂霉素C棉片5min的预防复发情况.结果: 32例38眼术后随访6~12个月,有2眼复发,复发率5.3%,术中、术后及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及全身毒性反应.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经济,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邓正凤;韩爱荣;黎春连;韩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穿琥宁和病毒唑静脉及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穿琥宁与病毒唑静脉及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21例,分为穿琥宁治疗组(64例)和病毒唑治疗组(57例),分别给与注射用穿琥宁和病毒唑各10 mg*kg-1*d-1静滴,每日1次,及穿琥宁和病毒唑各100 mg 雾化吸入,每日2次,7 d为1疗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炎、化痰、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35,P>0.5),但穿琥宁治疗组显效率、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病毒唑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结论:穿琥宁静脉及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病毒唑.

    作者:夏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阑尾系膜囊肿致肠梗阻1例

    患者,女性,48岁.1年前发现右下腹包块,因无任何不适当时未予治疗.2个月前出现间断性腹胀、右下腹隐痛,时有呕吐,且发现包块增大,按压时疼痛.

    作者:康彦飞;王锦波;汪中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结果: 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均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初次脑脊液镜检确诊仅7例,需反复腰穿取脑脊液涂片及培养确诊11例.未经抗真菌治疗4例均死亡,抗真菌治疗14例、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4例.其中二性霉素B与氟康唑联合治疗4例、治愈3例、好转1例.结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常易误漏诊,反复行脑脊液涂片以及同时行真菌培养可提高诊断率.二性霉素B鞘内及静脉同时给药联合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杨职;袁莉;江先娣;陈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核因子-κB活化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 (NF-κB) 活化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中的作用和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的作用. 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NP组,PDTC组,然后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ANP模型.观察血清淀粉酶、动脉血氧分压(PaO2)、胰腺、肺组织病理变化、NF-κB抑制蛋白IκBα及NF-κB p65 mRNA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应用PDTC后,PDTC组与ANP组比较,血清淀粉酶明显下降,由(8 231.20±848.70)U/L降至(4 205.20±1 611.49)U/L;PaO2升高,由(80.70±8.05)mmHg升至(86.80±3.58)mmHg;胰腺、肺组织损伤减轻;NF-κB迅速活化,肺组织中IκBα表达升高,NF-κB p65 mRNA表达下降.结论: NF-κB活化在ANP肺损伤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抑制NF-κB活化可改善大鼠ANP肺损伤.

    作者:左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怎样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常用的诊疗技术,是儿科护士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本人通过20多年的儿科临床实践,对几千例患儿实施头皮静脉穿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娅丽;刘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38例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1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初步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谢晓燕;许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215例临床观察

    我所自2000年3月~2002年3月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UD),并进行观察、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尿道双极气化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80例

    目的:探讨双极气化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应用英国嘉乐双极气化切割襻对280例BPH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除.结果:前列腺平均重量72 g;平均手术时间38 min;平均出血90 mL;平均留置尿管时间48 h;术后平均住院3.5 d.大尿流率由术前5.5 mL/s上升至术后3个月的20.2 mL/s;I-PSS症状评分术前22.3分,术后3个月降至4.6分(P<0.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气化切割出血少,手术安全,治疗效果明显,是治疗BPH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交;周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四色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正常人T细胞亚群中IFN-γ和IL-4的表达

    目的:研究IFN-γ和IL-4在正常人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5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在PMA、ionomycin和BFA存在的条件下在体外短期培养,进行细胞膜表面抗原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再用流式细胞仪对CD3+、CD3+CD8+、CD3+CD8-细胞内的IFN-γ和IL-4进行测定.并对分析方法中的一些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 结果: 正常人9.89%~33.39%的CD3+CD8-细胞为Th1细胞,0.64%~6.87%为Th2细胞,14.00%~63.76%的CD3+CD8+细胞为Tc1细胞,0.92%~5.44%为Tc2细胞;Th1、Tc1细胞百分比明显多于Th2、Tc2细胞,并且Tc1细胞百分比比Th1细胞多,而同时分泌两种细胞因子的Th0、Tc0细胞均较少. 结论: T淋巴细胞各个亚群产生IFN-γ和IL-4的能力明显不同且正常人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作者:周茂华;王丁;张建军;李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探讨其发生的规律.方法: 对1997年10月~2002年12月192例重肝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发病诱因,病原菌分布,抗菌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8.54%.感染多发生在住院40~60d,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42.58%),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5.00% ).导致感染主要原因是肝功能损害,免疫功能低下;其次为医源性因素,包括侵袭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等.结论:抵抗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严重,大量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是造成医院感染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故临床要重视提高患者免疫力,加强支持治疗以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何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梗死(ARVI)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38例ARV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分析,按血流动力学特征性改变进行治疗.结果: 大部分ARVI表现为低心排状态,低血压合并缓慢心律失常,小部分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结论: ARVI主要的急救措施是再灌注治疗并注意补足血容量.

    作者:徐念军;李瑜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手术方式与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与原发病、手术方式之间关系.方法:通过治疗1 432例甲状腺病的回顾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6例,永久性损伤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结论:了解原发病及采用相宜的手术方式、手术者的经验和手术技巧对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黄常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