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有效成分的影响

龙全江;苏丹

关键词:当归, 炮制方法, 有效成分
摘要: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测定对当归有效成分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化汤对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匀浆中NO、NOS、ET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化汤治疗中孕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机剜.方法:采用中孕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建立不完全流产模型,观察生化汤对药流大鼠子宫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结果:生化汤大剂量组ET含量、ET/NO值与其他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NOS含量与各中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生化汤有助于子宫平滑肌以及血管的收缩,还有助于对炎症反应的抑制.生化汤祛瘀生新作用的机制在于调节舒缩血管因子的平衡,收缩血管,增加血管阻力,减少血流量,改善子宫内膜组织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子宫内膜组织的修复,从而达到减少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目的.

    作者:姜涛;彭晋;陈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新加黄龙汤化裁方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

    目的:观察新加黄龙汤化裁方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新加黄龙汤化裁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53例用等同于治疗组的常规西药治疗,两组以四周为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取得更为优异的疗效.治疗组在改善主要肝功能指标(白蛋白、总胆红素、ALT)、尿量变化、腹围变化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了79.2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黄龙汤化裁方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应用常规西药联合治疗,治疗组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3.86%).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盛庆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温阳降浊法治疗继发性痛风

    继发性痛风与原发病相互影响,给患者带来疾苦.笔者采用温阳健脾、益肾降浊法治疗继发性痈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育东;马春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肿瘤病人亲情照顾技巧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及医保政策的制定,肿瘤病人的住院时间缩短,出院后的护理主要由家庭成员完成.

    作者:许嫦娇;全蓉蓉;王丹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活血祛瘀法的应用经验总结

    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很广,不但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已取得显著效果,而且在治疗其它系统的多种疾病也获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活血祛瘀法的应用经验做以下总结.

    作者:徐红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费休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原料及罗红霉素胶囊的水分

    本文用费休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原料,罗红霉素胶囊水分,检验方便,结果可靠.

    作者:李刚;高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逍遥定心丸治疗产后抑郁症3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产后抑郁症54例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服逍遥定心丸,对照组服帕罗西汀.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及随访6个月后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27例(75%),症状显著改善8例,症状改善1例;对照组症状消失9例(50%),症状显著改善6例,症状改善3例,两组对比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可显著改善产后抑郁症症状.

    作者:凌华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疏肝利胆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疏肝利胆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HIMADZU VP-ODS(250mm×4.6mm,5u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大黄素在10.13~250.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RSD=1.2%(n=6);大黄酚在10.00~25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RSD=1.3%(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适用于连翘败毒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切口美观,比较容易让病人接受.方法:充分做好术前物品的准备,准确放置手术体位并具有娴熟的护理操作配合技术.结果:80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成功,无差错出现.结论:掌握手术方式、步骤,无菌观念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文颖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口服降糖药的合理选用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Ⅱ型糖尿病中患者总数的95%以上,临床需要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作者:杨时午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鸦胆去疣灵治疗肛周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中药外用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肛周尖锐湿疣患者,用鸦胆子油涂擦疣体顶端十分钟后,用消毒敷料覆盖创面,3~5小时后用中药去疣灵坐浴2~3次.每次200ml,温度以不烫手为宜,1周一疗程,共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6、8周有效率分别为71.4%、74.3%和38.7%、38.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鸦胆去疵灵治疗肛用尖锐湿疣效果显著.

    作者:吴才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安宫牛黄丸中胆酸的含量

    目的:通过对安宫牛黄丸中的主药成分人工牛黄的定量分析,达到准确、快速地对安宫牛黄丸进行定量检测.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安宫牛黄丸中的主要成分人工牛黄的胆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可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安宫牛黄丸中的胆酸的含量.

    作者:李刚;高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

    中医药高等院校专业建设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断拓宽、延伸其专业领域,本文从中医药高校的专业延伸的必要性、建设原则以及专业延伸的思路等三个方面对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作者:王思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消渴病证治体会

    消渴一证主要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并常与肾元不足,气虚、血瘀有关.

    作者:赵秋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6例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运用针刺加电疗结合口服中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6例,10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8%.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作者:孙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3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治疗痊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

    作者:叶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推拿配合牵引、超短波在治疗颈椎病中的作用

    观察推拿手法、牵引和超短波在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推拿手法、牵引和超短波综合治疗,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进行比较观察.

    作者:吕步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戴恩来教授用温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思路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3.5g)、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浮肿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作者:陈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水蛭片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1例

    目的:观察水蛭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3月临床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1例在常规应用激素及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无效基础上,给予水蛭片(脑血康)3片.tid口服8周.结果:总有效率83.8%,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均有显著变化.结论:水蛭片治疗难活性肾病综合征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严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糖尿病的护理现状

    糖尿病的护理是健康护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护理健康可以提高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和治疗的顺应性,从而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减少疾病的医疗花费,减轻社会负担.糖尿病的护理健康包括饮食方面的健康、心理护理的健康、运动方面的护理、足部护理、低血糖的症状的护理、糖尿病患者预防感染的护理.糖尿病的护理内容可能根据患者的健康问题和治疗护理特点,有针时性选择.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终生性疾病,其治疗、护理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广泛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的护理,提高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时糖尿病的认识,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

    作者:韩海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