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中保心宁颗粒中丹参素的含量

沈利君;蒋东海;高国芳

关键词:保心宁颗粒, 丹参素, 高效液相色谱
摘要:目的:建立保心宁颗粒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R柱(250mm×4.6mm,5μm),以水-甲醇-醋酸(88:12:0.05)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ml·min-1.结果:丹参素在2.0~10.0μg进样量的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7.5%(RSD=0.61%).结论:该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丹参素的含量.
中国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我院新药的管理体会

    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一些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新药不断上市,为临床医生诊治疾病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及时引进这些新药对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无疑是重要的.

    作者:李道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旋复代赭汤治疗美尼尔病的临床观察

    美尼尔氏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以突然发作的眩晕、耳鸣、呕吐为主要临床特征,属中医学的眩晕证范畴,多为痰饮内饮,上蒙清窍所致,西药多无特殊治疗方法,只能缓解发作期的症状.

    作者:郝丽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30例临床观察

    近十余年我们应用肝素、酚妥拉明联合静滴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30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润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肝胆管结石一例

    患者,男,48岁,已婚,2007年5月10日就诊.右上腹阵发性疼痛一年余,近一周来疼痛发作频繁,程度较剧.并伴低热、腹胀、纳少、大便干燥,未见黄疸.

    作者:杨素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葛根素注射液质量问题研究

    目的:葛根素注射液的变色、pH值快速下降、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三大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品种的生产和使用,必须加以研究解决.方法:分析了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了解决办法.结果:按新方法制备的成品,全部解决了上述质量问题.结论:改进后生产的成品质量稳定可靠,使用更加安全.

    作者:姜凌;侯玉嵩;荆爱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复肝灵冲剂的制备与临床观察

    复肝灵冲剂是我院自行研制的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的纯中药制剂.1 处方制备1.1 处方白花蛇舌草200g、半枝莲200g、大黄65g、香附200g、枳壳100g、半夏65g、牡丹皮65g、泽泻200g、云苓100g、赤芍125g.

    作者:张国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伤寒论》发热症治疗八法

    发热症在临床是种常见症,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伤寒论>发展创造了关于发热症的辨证涵义,并有很多治疗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试图归纳内服中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方法搜集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方39首,中药74味.共647味次进行分析.结果:用药以补益肝肾药祛风湿通络止痛药活血化瘀药,药物归经主要以肝脾肾经为主.

    作者:武辉;李引刚;刘燕婷;孙崇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试论高尿酸血症从脾肾论治

    从脾肾论治高尿酸血症,通过对病因病机及治疗的分析,认为高尿酸血症以脾肾亏虚为主,治疗健脾补肾为根本,利湿泄浊为治疗之要务.

    作者:李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327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对327例患者采用高频电灼治疗,术后前7天夫妻双方口服中药治疗,后5天女方服药并将中药煎水坐浴,新出现皮损者依上法续贯治疗,访视时间为一年.结果:除32例患者访视时间到截稿止未足半年,其余均半年以上,无复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和减少了复发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玉兰;丁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丹皮活性成分综合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综合提取制备丹皮内丹皮多糖、丹皮酚、丹皮总苷三种活性成分.方法:丹皮破碎后,水提醇沉,冻干后得丹皮多糖.剩余药渣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丹皮酚.蒸馏所剩残渣有机溶剂法提取丹皮总苷.结果:依次提取出三种活性物质,其中丹皮多糖得率1.27%,丹皮酚得率为1.76%,丹皮总苷得率为3.92%.结论:该提取方法切实可行,丹皮内各活性物质均得到较完全分离,为大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周伟;陈彦;孙文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敏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抗敏颗粒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抗敏颗粒剂中的当归、桂枝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无干扰;以HPLC法测定本品黄芩中的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在98.1~100.6%之间,RSD为1.5%.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强,可作为抗敏颗粒的质量标准.

    作者:冯琳;李瑞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40例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指乙肝病毒间接或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并经血清免疫学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病因引起肝肾病变的一种疾病.

    作者:张乐春;王跃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普米克在婴幼儿哮喘中应用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儿哮喘60例临床用药疗效.方法:将60例婴幼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普米克合并万托林高频雾化吸入组(34例)和对照组万托林高频雾化吸入组(26例)进行研究.结果:普米克合并万托林高频雾化吸入组在缓解咳喘,促进哮鸣音吸收.缩短病程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米克合并万托林高频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确切,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医药现代化理论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药现代化的内涵就是继承与创新.方法: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给予的政策和良好机遇,评述社会与医学界的不正常现象.结果:从历史和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医药现代化的疗效,解决难题就是创新.结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期共存,又要独立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吸收各自的先进经验,吸收世界各科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为我所提高,为我所创新发展就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科学发展观.

    作者:孙安鹏;刘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感染是门诊不可忽视的问题,门诊是医院感染的重点.讨论儿保科门诊医护院工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有效的自我防护时策,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制剂工艺紧扣特色凸显真蒂

    从新旧两种制剂工艺所产出的成品,在临床中显现出中医药学的用药特色和差异.新工艺显潜力巨大,前途宽广.

    作者:丁邦治;周才新;曾庆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胎灵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胎灵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Kroma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40℃;流速为1.0ml·min-1.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572 μg~0.786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98073.5000X-17548.2000(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04%.KSD为0.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为今后修订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丁玉芬;孙成娟;李桂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干扰素在病毒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根据报道简要综述干扰素在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作者:杨艳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改进

    1 适应症大隐静脉曲张影响劳动能力者,术前检查具有以下三项条件者.均可做人隐静脉高化结扎分段切除术:①大隐静脉瓣功能不全:②浅深组,静脉交通支静脉瓣功能良好者;③深组静脉同流正常.

    作者:赵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