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化解矛盾产生

张希波

关键词:护患关系, 化解矛盾
摘要:为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疾病得以恰当治疗和自身旱日康复在护患关系中,护士的责任必须无条件地忠实于有尊严的患者利益.以病人为中心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
中国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正呈增加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增加了医疗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医院合法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医院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调解和处理棘手的医疗纠纷成了门诊部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李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足概述

    糖尿病足是指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外周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兰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几种常见骨折手术的康复

    骨科是外科中的一个分科,四肢骨骨折又是骨科中的一部分,在骨伤科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目前交通事故、高空作业、建筑工地的工伤等事故频繁出现.目前,在我医院进行骨折手术的病例主要是四肢程度不同的骨折,在此就锁骨骨折、肱骨上端骨折、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等五种骨折手术后临床康复的功能锻炼实践应用的体会加以总结.

    作者:闫维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腔镜治疗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24例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病人.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平均32小时,8例术后使用止痛药,2例戳口感染,无肠瘘及腹腔脓肿发生.平均住院时间7.5天.结论:对于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林义办;邓建中;丁卫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实验应用中药复方一号对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病人的治疗,以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口服中药复方一号煎剂,观察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心电图改变.结果:58例病毒性心肌炎经1~3个疗程的用药.治愈率达92%以上.结论:中药复方一号对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铁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日渐增多,手术内固定是有效的手段,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为制定较科学、准确、全面的功能康复计划,对52例65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术后功能康复训练,并于出院后一年随访,结果显示,52例患者除一例因心脏病突发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功能恢复良好.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生存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胡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科夜间护士观察重点及护理对策

    夜间护理工作是整个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的优势,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所以做好夜间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张希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健康指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综合症.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而手术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患者的心理及术后的精心护理.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火针配合针刺治疗面瘫110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0例中男性32例,女性78例,年龄小者10个月,大者82岁.1.2 取穴处方 火针部位,患侧地仓为起点,沿鼻唇沟向上2cm为第一针,以后沿鼻唇沟每隔0.5cm为一针,直至地仓下1cm处为后一针,一共有七个页位,如七次治疗未愈,则从第一针开始旁开0.3cm处为第一个预备穴,其余类推,毫针穴位则以地仓、颊车、牵正、巨髂、阳白、鱼腰、攒竹等为主.

    作者:袁洪浪;聂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颈前路减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颈前路减压术的并发症很多,严重的有食管瘘,永久性四肢瘫痪等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005年5月~2009月5月,我科共收治11例行颈前路减压的患者,术后疗效佳,无病情加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出现,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化解矛盾产生

    为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疾病得以恰当治疗和自身旱日康复在护患关系中,护士的责任必须无条件地忠实于有尊严的患者利益.以病人为中心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张希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创口直接与外界相通,易被污染,因此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是防止感染,提高骨折治愈率的重要举措.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308例开放性骨折病人,因及时、正确的治疗与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作者:刘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加强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

    护理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要求其成员按照其规范行为调整本身的形象,长期以来法制观念在护理人员心中是一块空白,随着人们为您法律意识,知识水平的提交,加上医疗费用的改革医患纠纷越来越多.甚至令人触目惊心,故当今护士必须要有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知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作者:张希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脊髓损伤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

    目的:总结两年来我科对脊髓损伤病人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59例脊髓损伤病人,在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脊髓损伤病人肺部感染率降低,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作者:刘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随着手术的逐渐普及,使上百万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在髋关节置换术发展的同时,康复护理作为患者术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越来越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患者术后不是单纯卧床休息等待组织愈合,而是及时实旌康复护理.

    作者:白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电针配合局部刺血法治疗偏头痛临床应用体会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神经、血管功能性失调所引起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头痛,多见于一侧或两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畏光等,具有家族遗传性,尤以青年女性为多见.

    作者:张新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 例骨折后并发脑脂肪栓塞病人的护理

    胫腓骨骨折后并发脑脂肪栓塞比较少见,我科近收治一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老年病人.入院急诊手术后,22小时出现脑脂肪栓塞症状,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症状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延胡索为君药不同配伍对其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今年来文献报道的以延胡索为君药配伍白芷、川楝子、川芎、当归在镇痛方面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概述.

    作者:翟乃云;王绍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探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效果及观察

    目的:探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效果及观察.康复定义:康复是指恢复到原来应有的位置和状态,即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全髋置换术康复护理是一种治疗性的护理,通过功能训练使受伤的肌肉组织处于松弛状态,肌体恢复到正常的功能活动、早日恢生活自理、劳动、工作能力.使他们重新回到家庭和社会生活工作岗位上去.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因为老年人存在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即可导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手术措施之一.由于高龄病人存在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疾病增加了治疗和护理难度.通过对高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观察,可有效预防褥疮、深静脉血栓、患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促进术后患者肢体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胸腔积液的重要治疗措施是清除积液,传统的方法是反复胸穿,现已被引流法代替.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法病人需趴在椅背上,病情危重者往往不能配合.中心静脉导管柔软富有弹性,创伤小,操作安全,且能较长时间保留,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护士掌握操作方法和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胸腔积液患者迅速地康复.胸腔闭式引流适用于除胸外科手术外,还应用于内科疾病,取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少、患者不适感轻、刨口感染机会小等优点.置管期间无需专门护理且护理操作简单,可调节引流速度,体位改变不引起疼痛,夹管后可携管下床,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随时采集胸水标本送检,以及胸腔内给药,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总之,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的治疗.具有简便、安全、经济、有效等优点.

    作者:任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