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壮丰;吴振东
颅脑外伤是CT诊断中常遇到疾病之一,对于有明显颅脑外伤CT征像的,诊断较易;而CT征像不明确的,往往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对可疑层面采用CT薄层扫描,可提高诊断率,使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笔者收集了本院CT室从1999~2001年对72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CT薄层扫描的CT及临床资料,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小21岁,大56岁,平均38.6岁,均有外伤史.
作者:王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迫切希望得到及时、合理、经济、有效的卫生保健服务.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社区护理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社区卫生服务不可缺少的部分,逐渐发展起来.作者参考了大量的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现今社区护理发展作一点浅析.1 为什么要发展社区护理1.1 住院难,住院费用高老年患者以慢性病为多,康复功能锻炼需要时间长,但多数医院床位周转率高,而很多老年慢性病却反复发作,需要住院的时间长.如果事前做好预防措施,就会使这一矛盾得到缓解.1.2 独居老人增多随着家庭人口小型化、出国、外地工作人口的增多,独居老人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社区老人日托所、福利性老人院早该应运而生.1.3 脑血管病康复脑血管疾病造成许多老人长期卧床,功能锻炼对于此类老人特别重要,社区康复训班能为这类老人提供准确的康复计划和康复服务.
作者:蔡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长期以来对其发病机制的具体细节一直未能明确.目前国内外许多实验证据表明:SLE发病机制与淋巴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密切的联系.1 淋巴细胞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受基因控制的细胞自灭过程.人们在SLE中发现多种自身抗体的增加与凋亡产物有关,这提示SLE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凋亡的因素.目前已知从SLE患者外周血浆中提取、纯化DNA,这些片段与细胞凋亡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寡聚核苷酸一致,这提示SLE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细胞凋亡.此后,寻找这些凋亡产物的来源及其发生机制成为研究SLE发病机制领域的热点.Perniok等[1]通过SLE、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和正常人的比较,发现SLE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且与抗ds-DNA抗体浓度呈正相关,其中T细胞尤为显著.此结果提示SLE中的确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加速,且与其自身抗体产生有密切关系,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辉;黄湖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老年胰腺癌的临床认识,尽早诊断,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2例60岁以上者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以男性多见,年龄60~69岁患病率高;首发症状主要为上腹隐痛及不适(74.2%)、纳差(53.2%)、消瘦(56.5%)、黄疸(45.2%)、腰背痛(24.2%)等;B超和CT等联合检查加上血清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手术根治率较低.结论:老年腺癌临床症状不典型,只要临床医生重视,加之目前检测手段的进步,有望得到早期诊断,漏诊、误诊率将大大减少.
作者:余中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62岁.右侧腰背痛1周,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未见静脉显露;右上腹部触及10 cm×8 cm质软包块;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既往体质好,无服用避孕药及其它性激素史.B超检查肝右叶下缘见10.8 cm×7.8 cm的不均质低回声,提示肝实质占位,考虑外生性肝癌.CT扫描肝右叶外段可见10.5 cm×8.5 cm的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延迟5 min扫描可见病灶呈均匀等密度强化,提示肝右叶巨大血管瘤.术前血生化、肝功能正常,AFP<20 μg,CEA<15 μg/L,HCG<3.1 μg/L.
作者:王卓才;莫国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不张患者应用支气管镜进行病因诊断及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采用支气管镜检查的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镜下80例获得明确病因诊断,其中肺癌发病居首位,占44%,炎症占37%,结核占12%.病变部位以右中叶多,共29例(33%),肺癌及炎症是右中叶肺不张的主要病因.对64例(72%)患者以支气管镜辅助吸痰,灌洗,给药等治疗后,取得较明显效果.结论: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针对病因通过支气管镜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可促进肺复张.
作者:沈观乐;齐文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骨囊肿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部位是肱骨上段、股骨上段、胫骨上段和桡骨下段,囊肿呈膨胀性生长,囊腔内含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液体.较小的囊肿可以用甲基强的松龙分次注射的方法治疗,有一定的疗效.而对较大的囊肿或者合并骨折时就需用手术的方法刮除囊内容物,清除囊壁,植入自体骨的方式来修复缺损.2001年1月我院收治了1例42岁男性患者,其右侧髂骨有一10 cm×7 cm×2 cm巨大囊肿,考虑到病变在左侧髂骨,取自体髂骨只能在右侧,而且囊肿刮除后骨缺损体积较大,取自体骨骨量不足,因此我们采用组织工程的方法,抽取自体骨髓,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再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与β-TCP人工骨颗粒复合植入囊肿刮除后的骨缺损处,随访9个月后,患者的髂骨缺损被成功修复.
作者:卫爱林;刘世清;彭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 TTV)感染流行情况和基因分型.方法:选取G1,G2,G3,G4,G5,G6同源性极高的系列nt2160~nt2196作包被探针,异源性大于20%的序列作显色探针G1,G2,G3,G4,G5,G6,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对410例肝功能损害的肝炎患者血清进行TTV检测及TTV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检出66例TTV阳性患者,检出率为16.0%.对66例TTV进行基因分型,G1型47例,G2型6例,G1,G2混合型感染11例,G3,G4各1例,尚未发现G5,G6型.结论:在东莞地区的肝炎病人中,TTV的感染率为16.0%;TTV基因型主要为G1型,其次为G2型,未发现G5,G6型.
作者:周永立;田碧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自1999年3月~2001年10月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门诊或住院患者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
作者:任麦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葡萄膜大脑炎又称Vogt-小柳-原因病(简称VKH),主要累及眼、脑膜和大脑,临床少见,容易误诊.现将我科1993年7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所有患者均在外院就诊或住院治疗过.1.2 临床表现低热或中度热11例,头痛、呕吐10例,头昏3例,偏瘫2例,四肢抽搐2例,眼痛、视力下降9例,脑膜刺激征6例,视乳头水肿6例,结膜充血水肿8例,视网膜出血1例,脱发2例.1.3 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清亮13例,压力>200 mmH2O 3例,压力180~200 mmH2O 5例,正常4例.所有患者白细胞均在(100~200)×106/L,蛋白0.18~1.2 g/L,糖、氯化物均正常.血常规均正常,脑电图正常6例,弥漫性慢波7例,头颅CT或头颅MRI可见异常密度影4例,正常9例.
作者:叶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方法的疗效,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总结我院245例尿道下裂Ⅰ期手术的资料.结果: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MAGPI)手术成功率100%;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法)成功率95%;阴囊中线皮岛法成功率82%;带血管蒂包皮(Duckett法)成功率82.7%;Duckett+Duplay法成功率83.3%;膀胱黏膜法成功率73.5%.结论:阴茎头冠状沟下尿道下裂宜采用MAGPI术式,阴茎体前端1/3型尿道下裂宜用Mathieu法,后端型宜用Duckeet+Duplay法,仅在取材困难的尿道下裂才考虑用膀胱黏膜法.
作者:黎伟寿;陈兴;陈亚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造成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我院近两年来收治因宫颈因素或宫腔粘连导致原发、继发不孕6例,经治疗后均已妊娠,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原发性不孕3例,继发性不孕3例.年龄20~28岁,原发性不孕为结婚已超过2年.继发性不孕1例为G3P0,1例为G2P0,1例为G2P1.1.2 症状及体征原发性不孕3例子宫颈均细小.附件及月经周期无异常,见表1.继发性不孕3例附件无异常,见表2.
作者:罗财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症.在内科是常见病,用药各异.我院自2000年3月~2001年12月对118例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山莨菪硷片合用治疗,并与单用培他啶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从门诊及病房收集,颈椎拍片均符合颈椎病,脑彩超报告均符合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其中男46例,女72例,年龄36~88岁,平均54岁,病程1~6.5年.其中伴高血压病38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21例,冠心病16例,脑腔隙性梗塞3例.
作者:刘宝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人类行为模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恶性肿瘤已成为一种威胁当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手术、放射、化学治疗仍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均对人体造成巨大损伤,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及治疗方法引起的形态改变、脱发、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使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作者:张雪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临床对头颈部重复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9例头颈部重复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先症癌和重复癌发生于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有6例;同期癌4例,1年后生存1例,预后较差,不同期癌5例,1年后存活3例,预后相对较好.结论:同期癌,尤其是同时性癌的发病有增高的趋势,因此要重视头颈部肿瘤原发灶相邻部位的检查,减低重复癌的漏诊率,以使其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作者:陈伟雄;王跃建;朱肇峰;张剑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Bard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补片,对41例老年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对手术方法、麻醉选择、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术后病人自主能力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简便、更宽的手术指征,术后疼痛减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完全符合解剖生理、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无张力、感染少、复发率低、手术适应范围大、近期疗效满意的理想疝修补术,尤其适应于老年腹股沟疝和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
作者:江自卓;刘瑞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近几年来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加中药舒活精(中国科招集团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外敷、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6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6例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13岁;右肘40例,左肘26例;伸直型60例,曲屈型6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断端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无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线特点:横断型53例,短斜型13例,其中尺偏型62例,桡偏型4例.就诊时间短30 min,长3 d,肘关节肿胀程度为轻、中度.每日从夹板间隙处淋舒活精1次,约10 ml,并属患儿作伤肢握拳锻炼,每3天复诊1次,固定3~4周,解除外固定,用中药舒筋通络之剂外洗.1.3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获6个月~18个月随访,参考丘耀元等[1]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疗效评定指标,66例中优51例,良9例,优良率为90%,其中肘内翻6例,角度均在15°以内,肘关节伸屈功能减少在15°以内.
作者:王仁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股骨颈前倾角是一个临床常用的解剖概念,在小儿髋脱位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股骨颈前倾角的概念源自于1954年Billing[1]提出的股骨学特点.由于股骨颈不在股骨干的冠状面上,其长轴与股骨干冠状面所形成的角度,称为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 FNA),即分别通过股骨长轴和股骨颈长轴的两个平面所形成的角度,见图1.目前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有解剖法即裸骨测量法、X射线两次摄片的甲斐法、B超法、CT与核磁共振(MRI)法等,下面就股骨颈前倾角的CT测量作一综述.1 股骨颈前倾角CT测量进展1978年,美国俄亥俄州Akron城医院Weiner等医生[2]提出的测量方法:病人仰卧于CT扫描床上,固定双下肢,双足呈中立位,以通过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上缘的断面为标准平面,连接股骨头与股骨颈前后缘中点作为股骨颈长轴a,把通过股骨内外髁长径线作为髁长轴b,将其与股骨颈纵轴照片叠加,a与b所成的夹角即为股骨颈前倾角,如图2.
作者:杨军林;李锋;肖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血糖控制不佳使糖尿病患者易于出现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成为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在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变化,对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1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和发生机制1.1 全血粘度在一定范围的切变率内,糖尿病患者的全血粘度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以低切变率时全血粘度的差别更为显著.低切变率全血粘度增高主要与红细胞聚集性升高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红细胞聚集成缗钱状,其发生的机制有:红细胞膜上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后,膜表面带负电荷的唾液酸减少,使细胞间的静电斥力减少而易于聚集;血浆纤维蛋白原和α2-球蛋白升高而白蛋白降低可促进红细胞的相互粘附.
作者:李益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自1998年3月~2001年11月对16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采用哑铃型气囊在胃镜直视下进行扩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13~65岁,平均35岁,病史3个月~15年,平均4.5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无酸性呕吐,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不适以及营养不良等.所有病例均经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确诊.胃镜下见食管腔有不同程度扩大、延长,内有食物和液体残留,部分病例食道黏膜有充血水肿,但均无食管溃疡、憩室及肿瘤等,贲门紧闭,但内镜常可通过贲门进入胃内.
作者:贺莉;黄涛;陈颖萍;胡建萍;汪淼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