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莲;杨倩;苏兴平
目的:探讨测糖仪日监测联合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测糖仪进行日监测,观察组采取测糖仪日监测联合延续护理.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12 %(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 %(4/32)(P<0.05).结论:测糖仪日监测联合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贺咏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54例肋骨微细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2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X线平片检查,研究组采取多层螺旋CT,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检查准确率92.59%显著优于对照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25例确诊患者中,左侧肋骨骨折为10例,右侧肋骨骨折为13例,双侧肋骨骨折为2例;其中单根骨折患者为5例,双根骨折为10例,3根骨折患者为6例,4根及以上骨折患者为4例.结论:针对肋骨微细骨折的患者可采取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对于判断患者骨折类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患者及时进行治疗,检查准确率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周利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老年性肾衰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100例老年性肾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及肾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Cr、AST、AMS、LPS明显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性肾衰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临床优势明显.
作者:田杨;马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讨论在医院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急诊科随机选取急诊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全面流程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医护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急诊医护效率:观察组接诊登记时间(13.18±2.35)s、留观登记时间(37.23±8.06)s、离观登记时间(42.06±9.12)s,都比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取全面流程管理明显要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并且这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能够让患者更加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也能够让患者更加认可医院的护理模式,增强医患之间的和谐.
作者:孙妍;李青霞;肖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手术的1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膝关节功能非常满意.结论:术前正确选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手术期间严格操作手术,术后合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秀莲;杨倩;苏兴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血站供血科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方法:在本血站供血科全面质量管理中针对血液的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识别与分析,并在供血科质量管理体系中形成明确指令加强管理.结果:在对血站供血科进行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后,本血站供血科血液制品的储存及放松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血液质量出现的差错率大大降低.结论:在对血站供血科进行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后,本血站血液报废率大大降低,同时完善了血站供血科的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提升了血站的管理水平及血液质量,值得行业推广.
作者:刘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皮肤性性病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皮肤感染、宫颈炎、淋病、痤疮、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五组,皆给予米诺环素治疗,对五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皮肤感染、宫颈炎、淋病、痤疮、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0.63%、92.59%、73.91%、90.0%、87.5%,除淋病患者外其他患者的治愈率都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皮肤性患者给予米诺环素治疗疗效确切,不仅能促进患者身体尽快恢复,而且还无不良反应,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建军;李志博;周哲;梁娟;宋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对2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发生囊袋血肿1例,给予抽吸积液及加压包扎后,血肿消失;1例发生电极移位,经重新安装电极,获得成功.结论: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技术,制定并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梁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讨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瑞芬太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泊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止痛效果.结果:给药后第1天,两组患者疼痛及躁动评分比较无差异,>0.05;第2、3天两组患者疼痛及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镇静止痛效果显著,还可保护患者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张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味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部入住的78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n=39)和治疗组(n=39),常规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甘露醇注射液,局部红外线理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独活寄生汤加味外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94.87%,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积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积分为(4.65±0.38)分,低于常规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P<0.05).结论:在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治疗中,添加独活寄生汤加味外敷治疗临床疗效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翠敏;吴佩然;苏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综合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高血压和主动脉夹层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采取的综合护理措施,以及康复和出院指导.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17例患者出院,4例转入医院干预,1例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保守治疗期间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做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和重要器官功能,缓解疼痛,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梁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于牙周炎病人开展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牙周炎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牙周炎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两组牙周炎病人全部接受超声龈下刮治方法加以治疗,给予对照组牙周炎病人无菌蒸馏水进行冲洗,给予研究组牙周炎病人替硝唑进行冲洗,对比两组牙周炎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牙周炎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牙周炎病人,为其提供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蒋志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在早期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应用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与活检病理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早期宫颈癌和CIN病人60例,依照随机排列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TCT诊断,观察组实施宫颈活检病理诊断,比较两组确诊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确诊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活检病理检查对早期宫颈癌与CIN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作者:蔡燕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对门诊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分时段预约挂号实施前后在我院就诊的患者300人进行调查问卷,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前接受调查问卷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后接受调查问卷的患者为研究组;同时访谈10名导诊分诊护士30名坐诊医生,评价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前后的效果.结果:门诊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不仅缩短了患者就诊等候的时间(P<0.05),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了医院门诊服务质量(P<0.05),还提高了医院的门诊量;同时改善了患者就诊配合的程度(P<0.05)及门诊医务人员接诊的压力(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后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与满意度评分(P<0.05)明显比实施前好,门诊量明显提高,差异明显(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可以方便者就诊,解决医院的门诊挂号难问题,能够提升医院门诊服务质量,同时提高医院的门诊量.
作者:陆丽霞;李佳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4月到2018年9月期间,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比较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能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并且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促进康复,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伍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护理配合路径,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患者,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器械管理、护理措施等方面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和研究.结果:所有45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合理护理配合路径,患者在手术期间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效果和恢复情况良好.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精细的采取护理配合路径,熟练掌握各种手术器械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曾德兰;包艳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早期经鼻-十二指肠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均在术后早期经鼻-十二指肠行肠内营养支持,分成A组和B组,均是28例.A组给予综合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B组为46.43%,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行综合护理可缩短其疗程,减少并发症情况,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作者:刘迎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作用.方法: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对比两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下降(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可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许国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1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就医患者的增加,尿液的分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尿液分析的理学检查由手工法发展到现在干化学分析仪的普及,尿显微镜检查发展到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普及.尿液常规检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尿液干化学检查、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和必要时尿沉渣手工镜检.尿液干化学检查主要是指尿液的化学成分使多联试带上的试剂膜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化学成分的浓度成正比.尿液的干化学检查包括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酯酶、PH和维生素等.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主要有2大类:①影像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②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检测相结合的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检测相结合的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主要是指定量吸入的尿液标本,经稀释加温和染色后,依靠液压作用喷射入鞘液流动池.产生不同荧光强度,荧光强度与有形成分和染料的结合度成正比.
作者:张春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对象为90例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2月到2018年9月期间,患者均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后,将其中的45例实施常规护理患儿纳入对照组,另外45例纳入观察组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比较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评估患儿家属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患者实施积极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作者:高维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