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赵冰
目的:探析把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用于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把本院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63例脑梗塞病患当做此次研究的主体研究样本,把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本研究的分组方式,63例病患被分成了试验组31例与参照组32例病患.参照组32例病患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试验组31例病患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把试验组与参照组病患的血脂控制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31例病患的血脂控制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与参照组32例病患相对比,均更优,得出<0.05的统计学结局.结论:把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用于治疗脑梗塞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患的血脂状况,使病患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PBL和CBL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8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和研究组(循证医学引导下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比不同教学方法后两组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的成绩,同时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90.64±1.52)分、临床实践操作成绩(91.85±1.25)分,均高于传统组的(81.46±2.09)分、(84.75±2.65)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满意度高于传统组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医学的PBL和CBL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孙玉华;王天啸;肖丽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探讨了两种以护理为中心的专业实践要素-循证实践和专业诊断对皮肤科护理知识发展和传播的影响.循证护理实践已经成为当今护理专业人员满足医疗保健趋势、患者需求以及患者对护理、治疗和服务的期望的重要方法.循证护理实践利用批判性思维、评估和利用研究数据做出临床决策,从而加强有效的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选择佳的患者护理方案.
作者:陈亚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果酸换肤与420nm强脉冲光联合方案在面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74例2017.1至2018.2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420nm强脉冲光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取果酸换肤+420nm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粉刺、结节、疱疹等的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面部痤疮症状积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疾病疗效、粉刺、结节、疱疹等的消失时间、面部痤疮症状积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对照组更好,<0.05.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0.05.结论:果酸换肤+42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效果好.
作者:陈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治的620例患者的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处方,统计用药种类,并分析不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20例患者用药处方中,以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及氧氟沙星应用多;不合理应用率3.39%,主要是用法不当、剂量不合理、剂型错误、配伍不当及重复用药;不良反应率为4.52%,主要表现为肠胃道反应、肝脏毒性、中枢神经系反应及皮肤系反应.结论:临床上抗菌类西药应用广泛,但为确保科学、合理用药,必须明确抗菌药物的药理药性,并重视和强化药学干预.
作者:王清照;赵永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整形科60例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PDCA模式,对比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96.6%,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玉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壁虎E-护平台的运用,提高延续护理的内涵,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方法:通过与湖南格尔智慧有限公司协作,申请科室医护端的账户和密码,以及患者端的二维码,将二维码打印粘贴在各个病房,指导新入院患者扫描二维码并完善个人信息与住院信息,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入院时间、出院时间.科室医护人员均可通过科室的账户和密码进入,进行添加患者、群发消息(也可一对一发消息)、健康宣教(有平台宣教和科室上传的宣教)、健康问卷、日程提醒、查看数据报表等.结果与结论:壁虎E-护平台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延续护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搭建便捷、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作者:陈忠英;胡跃芬;龚启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10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叩背排痰治疗,观察组接受振动排痰仪治疗.结果:观察组促排痰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治疗后1周排痰量均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对排痰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振动排痰仪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排痰效果显著.
作者:刘宗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使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分析对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结合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所治的46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状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数据对比,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在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方面,观察组所需时间高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方面,对照组所需天数明显大于观察组,在VAS评分方面,对照的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手术后并发症中,吻合口瘘、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感染率分别为0.00%、8.70%、8.70%、0.00%和4.35%、4.35%、13.04%、17.39%,对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并获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在临床具有很大的应用意义和价值.
作者:岳云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先天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行先天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融合去脂与埋线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小切口融合去脂与埋线术在先天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粉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之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还可以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ICU压疮高危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接收的ICU压疮高危患者中选出68例,按随机、均衡原则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9.41%,且压疮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ICU压疮高危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压疮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作者:柯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通过绩效考核对于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护理部2017年1月进一步深化绩效考核,对比绩效管理前后(2016年VS 2017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2017年度住院患者及出院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得分均较2016年度明显更高(<0.05);2016年度住院患者的感谢信比例为0.22%,而2017年度则提升至1.18%(<0.05).结论:通过加强绩效考核有助于提升护士对于患者护理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丽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面肌痉挛患者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的远期疗效,同时对手术效果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随访成功的面肌痉挛患者共计3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随访时间3年,对手术无效、缓解以及治愈等情况进行综合记录,对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微血管减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之后患者痊愈无效2例,占比5.88%,缓解5例,占比14.70%,痊愈27例,占比79.41%;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耳鸣1例,听力下降2例,面瘫5例;随访期间复发5例,行再次手术1例.听力下降、耳鸣以及面瘫等术后并发症均在随访期间恢复.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远期疗效显著,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义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本文将研究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治疗中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找寻佳的解决方案.方法:以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100例不孕症患者为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在患者手术前,应向患者及时讲解相关的手术注意事项,讲解取卵手术的过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手段干预,根据患者的临床指标给予适当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更优.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抑郁、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治疗中能够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患者的心理防线,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一颗良好的心态去配合治疗,提高临床妊娠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莫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配合在无痛胃镜检查时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自愿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21例患者,进行护理配合,检查时皆给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按不同时段施行相应的护理配合.结果:研究对象皆成功进行胃镜检查,检查后6分钟内醒来,恢复正常意识,未出现严重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属于临床常用的诊疗项目,采用护理配合进行围术期的个性化护理,对保证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讨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接受双眼视觉训练对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5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并按随机模式分组,Ⅰ组(n=26)术后接受常规抗感染处理,Ⅱ组(n=26)在Ⅰ组基础接受双眼视觉训练,对两组的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做评估.结果:术前,两组在同时视、视觉融合以及立体视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Ⅱ组的同时视、视觉融合以及立体视对比Ⅰ组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实施双眼视觉训练,可明显促进其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武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报道1例颌面骨发育不全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多学科会诊拟定手术方案,积极完善备血等术前准备工作及术中应急预案.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引流管道与手术切口的护理工作,给予心理疏导安抚患者情绪,通过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护理措施,患者于术后9天痊愈出院.
作者:丁晓红;孙红灵;张艳芝;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样本,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不同组别,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方式以舒适护理为主.结果:通过对护理效果的观察发现,接受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PaCO2、PaO2、SaO2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大.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也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对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而言,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曹素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80例小儿脑瘫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其基础上进行引导式教育.护理6个月后,调查两组患儿的基本病情发展,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患儿在运动、生活等方面的功能评分.结果:护理6个月后,采用引导式教育的观察组在总有效率及生活、运动、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脑瘫患者的护理中,结合引导式教育可显著改善患儿生活、运动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作者:王弦;刘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