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

郭晓静

关键词: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摘要: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效果.方法:选取144例甲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9.0%)显著高于对照组(84.1%)(<0.05).两组治疗后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值都显著低于治疗前(<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效果优于丙硫氧嘧啶,能显著抑制FT3、FT4的表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6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康复训练,观察组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所得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梁万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传统国学教育对医学美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医学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更要有崇高的道德素养.因此,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更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传统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加强传统国学的学习能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富足,增强内在的美德修养.将传统国学融入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医学美容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1].

    作者:徐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形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4例于我院出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形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前后相关评分、临床干预效果.结果:2组护理前相关评分未见差异(>0.05),与参照组相比,实护理后实验组智能发育指数评分、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高,实验组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干预总有效率(89.19%)与参照组(67.57%)想比较高,组间呈现明显差异(<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患儿经护理后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过黎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干预,对比各种护理方式对产妇负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产妇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5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2.84%,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1.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颈椎病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方案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0例2017.5至2018.1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组,药物组采取药物治疗,药物+针灸组则采取药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缓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药物+针灸组疾病疗效、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缓解的时间、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相比较药物组更好,<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0.05.结论:药物+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杜文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析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0日至2018年6月10日期间于我院门诊部收治的84例耳鼻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观察组研究对象采取鼻窦内窥镜进行诊治,对对照组研究对象采取电子喉镜进行诊治.结果:观察组中42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观察组行鼻窦内窥镜进行诊治后各研究对象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耳鼻喉病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论: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应用在临床检查与诊断以及手术治疗中疗效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概率,值得获得临床上的积极推广.

    作者:周荣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生儿健康宣教

    目的:提高新生儿家属对新生儿病后康复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促进新生儿更好的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方法:我院医护人员选择对出院新生儿家属进行多种方式结合的健康宣教,包括语言宣教、发放宣传册、手机PP t图文宣教等方式.结论:有效开展新生儿健康宣教,对家长在生活中照顾宝宝是非常重要的,可有效减少一些因经验主义,老思想,老观念等一些错误观点的育儿方法,进一步促进科学健康育儿方法的实施.

    作者:张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临终患者安宁疗护的临床实施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老年临终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老年临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临终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及精神慰藉,还能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家属的内心感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浦绍文;蒋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药物外渗及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的讨论

    目的:探究儿科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及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减少药物外渗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方法:通过对我院儿科患儿住院期间发生的30例药物外渗和不良反应进行讨论,查询资料,参考文献,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安辉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10至2018.8的8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风险组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急诊科风险辨识能力、风险的预防水平和处理能力;护理前后APACHEII分数以及生命体征;风险发生率.结果:风险组满意度、APACHEII分数以及生命体征、急诊科风险辨识能力、风险的预防水平和处理能力、风险发生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0.05.结论:急诊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理想.

    作者:杨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青霉素过敏性不良反应的分析

    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青霉素各种过敏性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的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青霉素治疗出现过敏性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过敏性不良反应原因、表现及预防措施.结果:过敏性不良反应表现主要包括皮肤、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在≥60岁群体中多发;联合用药的构成比高于单一用药.结论:青霉素的安全性是可靠的,但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过敏性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指导与监测,可降低过敏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司徒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跨声门型喉癌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跨声门型喉癌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收治的跨声门型喉癌12例,分别在手术后给予护理指导,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实施跨声门型喉癌术后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参与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教学中使用参与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进行实习的108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教学;观察组54例,采取参与式教学模式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教学.教学后比较两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优秀通过率4个指标来评价带教质量.结果:对照组操作成绩为82.11±9.57分,理论成绩为82.78±9.99分;观察组操作成绩为96.52±11.03分,理论成绩为93.44±10.01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教学满意36例(66.67%),考核优秀为40例(74.07%);观察组教学满意51例(94.44%),考核优秀为50例(92.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参与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教学质量更好.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手术室护理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能提高护士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优秀通过率,教学质量更优.

    作者:胡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急诊创伤应激障碍症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急诊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急诊科收治的66例创伤应激障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诊科创伤应激障碍症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使用改良圈套器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使用改良圈套器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直肠息肉患者64例,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普通圈套器电切治疗,研究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使用改良圈套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体征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总切除率为79.2%,研究组总切除率为94.3%,对照组并发症率16.98%.研究组并发症率5.6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使用改良圈套器治疗结直肠息肉效确切,且并发症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舒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儿营养不良应用临床护理的效果和对家长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目的:通过对小儿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护理在此类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5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护理前后的营养不良情况,评估家长SAS评分及相关健康知识评分.结果:护理后,患儿的营养良好、Ⅰ度营养不良例数多于护理前;家长SAS评分降低,而对相关健康知识评分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0.05.结论: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小儿营养不良患儿的营养状况,缓解家长的负性情绪.

    作者:蒋一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例2017.2至2018.2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治疗前后患者应激水平;不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应激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唐成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对治疗白癜风的应用价值及效果分析

    目的:对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对治疗白癜风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探析和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了白癜风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双盲法将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对照组中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中患者主要采取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进行的三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当中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癜风患者采取卤米松乳膏和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影响

    目的:探讨对我科2016年-2017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2017年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进行一般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FPG、PBG、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危害大,严重的并发症会威胁患者生命[1].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多形式的、个体化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规范患者自我管理,从而使血糖达标,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掌握糖尿病知识,有效地自我管理[2].从而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利于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唐婉;杨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