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唐成祥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例2017.2至2018.2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治疗前后患者应激水平;不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应激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可获得较好预后.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6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康复训练,观察组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所得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梁万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作用分析

    目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作用予以分析研究.方法:将2016年至2017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纳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评分、术后感染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心理状况、疼痛评分、术后感染率以及各项数据指标恢复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术后痛苦,预防术后感染,可于临床之中予以推广研究.

    作者:徐颖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社区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接收的200例孕妇分成常规治疗组(n=99例)和综合治疗组(n=101例),对孕妇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的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综合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产前检查人数比例95.0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产前检查人数比例70.71%,而产后6小时尿潴留发生率2.97%则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产后6小时尿潴留发生率12.12%(<0.05).结论:对冠产妇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产妇积极的投入到产前检查过程中,同时对于产妇产后恢复效果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妇产科整体治疗质量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作者:龚海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病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病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应用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呈<0.05.结论: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并发症,安全性高,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付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精细化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手术效率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手术效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参照组(100例)与研究组(10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手术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术前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0.05.结论:对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提升手术效率,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小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10至2018.8的8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风险组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急诊科风险辨识能力、风险的预防水平和处理能力;护理前后APACHEII分数以及生命体征;风险发生率.结果:风险组满意度、APACHEII分数以及生命体征、急诊科风险辨识能力、风险的预防水平和处理能力、风险发生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0.05.结论:急诊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理想.

    作者:杨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于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临床应用口腔正畸、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单一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PD、SBI、CAL、PLI、G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SNA、ANB、SNB角均小于对照组,<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患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小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西比灵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内服.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江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检验创新实验班初探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社区、县、乡镇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实用型及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配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江西医专医学技术系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实验班的初步探索.

    作者:徐芬;罗洁;吴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瓣术在乳腺癌术后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术后修复重建过程中应用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瓣术的价值.方法:抽取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并在术后运用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瓣术对乳房进行修复和重建.结果:本研究选取的38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乳头皮肤坏死现象,在用药后痊愈.与此同时,1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无积液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产生.结论:应将背阔肌带蒂皮瓣转瓣术广泛应用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的乳房重建过程中,提升乳房的美观程度,强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浩;秦春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1至2018.7的7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心理组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老年慢阻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治疗配合程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水平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心理组满意度、心理状态水平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老年慢阻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治疗配合程度、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作者:练小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70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王晓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跨声门型喉癌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跨声门型喉癌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收治的跨声门型喉癌12例,分别在手术后给予护理指导,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实施跨声门型喉癌术后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高位肛瘘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高位肛瘘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90例,按照随即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挂线术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干预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及肛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为(12.08±2.14)d、肛门功能评分(4.37±1.22)分,对照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为(15.31±2.79)d、肛门功能评分(6.84±1.53)分,观察组患者术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结论:高位肛瘘患者行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守康;金头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青霉素过敏性不良反应的分析

    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青霉素各种过敏性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的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青霉素治疗出现过敏性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过敏性不良反应原因、表现及预防措施.结果:过敏性不良反应表现主要包括皮肤、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在≥60岁群体中多发;联合用药的构成比高于单一用药.结论:青霉素的安全性是可靠的,但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过敏性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指导与监测,可降低过敏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司徒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对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60例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7±4.6)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6±5.2)d.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胸外伤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缓解其不良心理,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大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6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运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实验组运用单纯修补术,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疼痛评分、胃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显著,应获得临床医护人员的大力推广.

    作者:丁天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预防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阴道分娩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预防性护理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3例: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12h、24h同期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O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给予产后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大出血率.

    作者:冀峥;翟淑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方法和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教学方式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参与护理实习的实习护生50名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将50名实习护生抽签分成两组,给予传统组25名实习护生传统带教干预,给予创新组25名实习护生实施临床路径的带教干预,对比两种带教方式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带教后对比的护理技能理论考核评分、护理技能实践考核评分、综合护理素质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教学效果显著,能促进实习护生综合素质及护理技能,提高呼吸内科的护理水平.

    作者:许庆;黄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例2017.2至2018.2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治疗前后患者应激水平;不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应激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唐成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