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晓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90例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存中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卡氏KPS评分、躯体化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生存中位时间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前两组卡氏KPS评分、躯体化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并无明显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卡氏KPS评分、躯体化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毒性反应,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将主要研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作用分析.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0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将护理标识融入到医院里的各项护理制度中,并对其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与考核,让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能够掌握到,护理标识具体包括了护理识别标识,治疗标识,医院环境标识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为86.0%,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更优.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观察组的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够大大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手术顺利的进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于婉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高位肛瘘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90例,按照随即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挂线术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干预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及肛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为(12.08±2.14)d、肛门功能评分(4.37±1.22)分,对照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为(15.31±2.79)d、肛门功能评分(6.84±1.53)分,观察组患者术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结论:高位肛瘘患者行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守康;金头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生物化学》其章节内容复杂难理解,内在过程抽象易混淆,传统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下,尤其在实验教学中无法直观形象地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将实验教学变得更形象、更有趣,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生化实验教学的现状,探析信息化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促进生化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作者:黄磊;肖文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简要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介入手术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介入治疗风险管理期间,本组未发生严重护理风险事件.结论:介入手术冠心病患者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周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二次自然分娩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及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中选取60例,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均为初次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均为第二次自然分娩,观察对比两组产妇近期盆底结构变化.结果观察组二次自然分娩产妇发生尿道内口漏斗化、直肠膨出、子宫下垂以及会阴体活动过度的概率均高于对照组初次自然分娩产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采用盆底超声检查自然分娩后女性盆底结构得知二次自然分娩对女性盆底结构影响较大以及影响比初次自然分娩产妇明显.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临床应用口腔正畸、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单一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PD、SBI、CAL、PLI、G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SNA、ANB、SNB角均小于对照组,<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患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小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方法,实验组运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全面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显著,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小等诸多优点,患者康复周期将显著缩短,出院时间提前.因此,此种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应获得医护人员的大力推广.
作者:司友滨;张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方法:某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确诊的2016年2月~2018年6月糖尿病患者90人,以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日常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86.66%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情况也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日常护理干预,从日常细节入手,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叶红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我科2016年-2017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2017年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进行一般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FPG、PBG、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危害大,严重的并发症会威胁患者生命[1].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多形式的、个体化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规范患者自我管理,从而使血糖达标,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掌握糖尿病知识,有效地自我管理[2].从而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利于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唐婉;杨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病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病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应用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呈<0.05.结论: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并发症,安全性高,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付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6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康复训练,观察组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所得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梁万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在我院治疗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常规组(42例)和干预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减少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杨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足月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至3天内出现黄疸,4至5天时达到大值,在出生10天后逐渐消退.不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更为多见,有的可延长至4周.本研究选取了我科室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黄疸患儿150例,选取了蓝光照射和护理的方式进行医治,资料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姝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高龄孕妇中进行中孕期唐氏综合征(DS)血清学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自愿接受DS血清学筛查的516例中孕期孕妇,根据预产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256例)和适龄组(<35岁,260例).两组孕妇均进行三联法检测(AFP、Freeβ-hCG和uE3).通过血清学筛查,对两组孕妇的筛查效率(OAPR)和假阳性率(FP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龄组OAPR与适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FPR与适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孕妇中进行中孕期DS血清学筛查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能够明显提高筛查效率,促进DS胎儿有效检出.
作者:李德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率、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下肢骨折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深静脉血栓率、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深静脉血栓率、HAMA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徐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我院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了肝叶切除治疗后进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40例,肝叶切除治疗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本组护理前后VAS评分、SAS、SD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有明显差异(<0.05).结论:肝叶切除配合围手术期护理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潘利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证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虚湿困证RAS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B1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4、IL-10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4、IL-10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明显(均<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证RAS疗效较佳且能显著下调IL-4、IL-10表达.
作者:曲满召;赵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0例2017.5至2018.1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组,药物组采取药物治疗,药物+针灸组则采取药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缓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药物+针灸组疾病疗效、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缓解的时间、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相比较药物组更好,<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0.05.结论:药物+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杜文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西比灵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内服.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江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