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复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0例2017.5至2018.1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组,药物组采取药物治疗,药物+针灸组则采取药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缓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药物+针灸组疾病疗效、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缓解的时间、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相比较药物组更好,<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0.05.结论:药物+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杜文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6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康复训练,观察组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所得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梁万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阴道分娩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预防性护理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3例: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12h、24h同期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O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给予产后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大出血率.
作者:冀峥;翟淑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施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开展治疗的具体措施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我们医院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资料70例施行分析,所选70例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剂量为每天10mg,研究组为每天20mg,两组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之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之后的血脂水平、血清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提供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开展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宝毅;禤彩霞;秦培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所得卧床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依从性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所得43.33%,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了康复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应用.
作者:陈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产科接受择期剖宫产的产妇22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产妇的预产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待产和分娩手术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待产和手术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情绪评分进行对比,同时对产妇手术前、中、后的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同时观察组产妇手术前、中、后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情绪状况,同时改善疼痛评分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1至2018.5的7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用护理常规,系统性组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认知、疾病治疗方案认知;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系统性组满意度、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认知、疾病治疗方案认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较常规组更好,<0.05.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作者:汪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从肿瘤患者围化疗期精准护理的背景及意义、肿瘤患者围化疗期的需求、肿瘤患者围化疗期的静脉用药的精准护理方面综述了精准护理在肿瘤患者围化疗期的应用进展.
作者:许璐;劳永聪;黄玉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对治疗白癜风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探析和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了白癜风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双盲法将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对照组中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中患者主要采取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进行的三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当中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癜风患者采取卤米松乳膏和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总结临床经验.方法: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成人牙周病患者中选取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并且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患者通过正畸治疗之后,前牙覆颌覆盖均有显著改善,牙齿松动度减小,牙周炎症状得到缓解.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3.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两者之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通过正畸治疗,并且配合良好的护理方式能够起到更好地矫治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何淑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需要进行颈部血管检查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4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血管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变、内膜增厚及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颈总动脉斑块、颈内动脉斑块及椎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颈部血管检查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颈部血管病变情况,可作为颈部血管中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赵多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浅谈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提高家属对儿童预防的重视性.方法:加强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宣传,明确儿童预防接种各方面内容,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增加家属的预防接种知识水平.结果: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宣传,家属预防接种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保护了个体和群体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发病.结论:儿童家长可以正确认识儿童预防接种重要性,并且可以及时和自动预防接种.
作者:徐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60例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7±4.6)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6±5.2)d.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胸外伤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缓解其不良心理,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大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康复护理.综合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是从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自我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情况来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早期急脑梗患者的护理上使用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护理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90例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存中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卡氏KPS评分、躯体化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生存中位时间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前两组卡氏KPS评分、躯体化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并无明显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卡氏KPS评分、躯体化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毒性反应,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形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4例于我院出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形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前后相关评分、临床干预效果.结果:2组护理前相关评分未见差异(>0.05),与参照组相比,实护理后实验组智能发育指数评分、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高,实验组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干预总有效率(89.19%)与参照组(67.57%)想比较高,组间呈现明显差异(<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患儿经护理后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过黎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证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虚湿困证RAS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B1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4、IL-10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4、IL-10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明显(均<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证RAS疗效较佳且能显著下调IL-4、IL-10表达.
作者:曲满召;赵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我院异常分娩的孕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常规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与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阴道顺产、阴道钳产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新生儿出生1min的Agpar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实施系统性护理,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新生儿情况,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罗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92例,将其随机分组,对实验组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改善,心理调节能力也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物质、社会、躯体和心理功能,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方法:某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确诊的2016年2月~2018年6月糖尿病患者90人,以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日常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86.66%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情况也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日常护理干预,从日常细节入手,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叶红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