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复
目的:分析地佐辛辅助镇痛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80例医院ICU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镇痛期间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地佐辛在ICU肺癌患者术后镇痛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向晓光;杨冬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探析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0日至2018年6月10日期间于我院门诊部收治的84例耳鼻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观察组研究对象采取鼻窦内窥镜进行诊治,对对照组研究对象采取电子喉镜进行诊治.结果:观察组中42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观察组行鼻窦内窥镜进行诊治后各研究对象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耳鼻喉病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论: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应用在临床检查与诊断以及手术治疗中疗效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概率,值得获得临床上的积极推广.
作者:周荣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西比灵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内服.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江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证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虚湿困证RAS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B1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4、IL-10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4、IL-10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明显(均<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证RAS疗效较佳且能显著下调IL-4、IL-10表达.
作者:曲满召;赵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既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对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彭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急诊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急诊科收治的66例创伤应激障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诊科创伤应激障碍症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方法,实验组运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全面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显著,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小等诸多优点,患者康复周期将显著缩短,出院时间提前.因此,此种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应获得医护人员的大力推广.
作者:司友滨;张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总结临床经验.方法: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成人牙周病患者中选取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并且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患者通过正畸治疗之后,前牙覆颌覆盖均有显著改善,牙齿松动度减小,牙周炎症状得到缓解.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3.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两者之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通过正畸治疗,并且配合良好的护理方式能够起到更好地矫治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何淑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简要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介入手术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介入治疗风险管理期间,本组未发生严重护理风险事件.结论:介入手术冠心病患者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周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无创镇痛分娩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36例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无创镇痛分娩,对照组给予无干预自然分娩法.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镇痛分娩技术能够有效帮助产妇进行生产、缓解产妇疼痛、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无创、无副作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廖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例2017.2至2018.2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治疗前后患者应激水平;不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应激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唐成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62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31)和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实验组(n=31),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控制产后出血量,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若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就诊的50例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与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证实,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可以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下降,优化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邓亚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讨论静脉输液外渗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对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和处理措施的分析,有效解决静脉输液外渗的问题.结论:在患者的输液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期望能够顺利完成治疗、减少患者痛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鲁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我院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了肝叶切除治疗后进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40例,肝叶切除治疗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本组护理前后VAS评分、SAS、SD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有明显差异(<0.05).结论:肝叶切除配合围手术期护理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潘利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Er:YAG点阵激光医治痤疮引起面部凹陷性疤痕的临床疗效.方法:摘取2015年8月-2018年10月至我院医治的47例面部凹陷疤痕病患资料,47例均行Er:YAG(掺铒钇铝石榴石)点阵激光医治,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满意度、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医治后临床总有效率95.74%、总满意度93.61%,仅出现2例不同程度的红斑;3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1例轻度水肿.结论:面部凹陷疤痕病患行Er:YAG点阵激光医治可有效改善面部疤痕,安全性高,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于昕鑫;乔书广;贾芸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形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4例于我院出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形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前后相关评分、临床干预效果.结果:2组护理前相关评分未见差异(>0.05),与参照组相比,实护理后实验组智能发育指数评分、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高,实验组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干预总有效率(89.19%)与参照组(67.57%)想比较高,组间呈现明显差异(<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患儿经护理后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过黎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需要进行颈部血管检查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4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血管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变、内膜增厚及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颈总动脉斑块、颈内动脉斑块及椎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颈部血管检查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颈部血管病变情况,可作为颈部血管中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赵多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二次自然分娩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及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中选取60例,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均为初次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均为第二次自然分娩,观察对比两组产妇近期盆底结构变化.结果观察组二次自然分娩产妇发生尿道内口漏斗化、直肠膨出、子宫下垂以及会阴体活动过度的概率均高于对照组初次自然分娩产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采用盆底超声检查自然分娩后女性盆底结构得知二次自然分娩对女性盆底结构影响较大以及影响比初次自然分娩产妇明显.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阴道分娩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预防性护理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3例: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12h、24h同期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O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给予产后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大出血率.
作者:冀峥;翟淑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