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汪姝玮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护理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足月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至3天内出现黄疸,4至5天时达到大值,在出生10天后逐渐消退.不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更为多见,有的可延长至4周.本研究选取了我科室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黄疸患儿150例,选取了蓝光照射和护理的方式进行医治,资料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营养不良应用临床护理的效果和对家长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目的:通过对小儿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护理在此类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5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护理前后的营养不良情况,评估家长SAS评分及相关健康知识评分.结果:护理后,患儿的营养良好、Ⅰ度营养不良例数多于护理前;家长SAS评分降低,而对相关健康知识评分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0.05.结论: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小儿营养不良患儿的营养状况,缓解家长的负性情绪.

    作者:蒋一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施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开展治疗的具体措施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我们医院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资料70例施行分析,所选70例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剂量为每天10mg,研究组为每天20mg,两组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之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之后的血脂水平、血清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提供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开展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宝毅;禤彩霞;秦培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系统性护理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我院异常分娩的孕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常规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与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阴道顺产、阴道钳产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新生儿出生1min的Agpar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实施系统性护理,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新生儿情况,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罗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HAMA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HAMA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常规组(41例)与干预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HAMA(焦虑)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干预组改善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欣怡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联合运用现代康复对产后盆底肌训练对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足月经阴式分娩[1]的产妇产后运用现代康复技术进行盆底肌力训练对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江西省上饶市市立医院168例经阴式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比组(84例)与实验组(84例).对比组进行常规的产后训练,实验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康复技术[2](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六个疗程后,对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定分级,评定康复效果.结果:两组的产妇均有一定程度的肌力改善,实验组的盆底肌力恢复率达84.5%,对比组的恢复率达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产后联合运用现代康复技术进行盆底肌力训练,对盆底肌力的恢复有显著效果[3].

    作者:肖志霞;刘小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程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将主要研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作用分析.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0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将护理标识融入到医院里的各项护理制度中,并对其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与考核,让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能够掌握到,护理标识具体包括了护理识别标识,治疗标识,医院环境标识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为86.0%,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更优.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观察组的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够大大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手术顺利的进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于婉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口服碳水化合物补充剂术能(Outfast)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服碳水化合物补充剂术能(Outfast)在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对初产妇不良反应及母婴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住院待产的初产妇、单胎头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按照知情同意、自愿选择分娩镇痛,以随机数字数字表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孕妇均进入活跃期进行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麻醉成功后,干预组取自由体位,安排口服碳水化合物补充剂术能(Outfast)直到分娩;对照组口服脉动及清水.结果:两组产程时间比效,差异无显著意义(>0.05).两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随机血糖有一定差异(<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产程中口服碳水化合物补充剂术能(Outfast)的产妇,围生期无低血糖发生,恶心呕吐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新生儿低血糖发生.

    作者:王艳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青霉素过敏性不良反应的分析

    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青霉素各种过敏性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的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青霉素治疗出现过敏性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过敏性不良反应原因、表现及预防措施.结果:过敏性不良反应表现主要包括皮肤、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在≥60岁群体中多发;联合用药的构成比高于单一用药.结论:青霉素的安全性是可靠的,但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过敏性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指导与监测,可降低过敏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司徒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社区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接收的200例孕妇分成常规治疗组(n=99例)和综合治疗组(n=101例),对孕妇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的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综合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产前检查人数比例95.0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产前检查人数比例70.71%,而产后6小时尿潴留发生率2.97%则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产后6小时尿潴留发生率12.12%(<0.05).结论:对冠产妇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产妇积极的投入到产前检查过程中,同时对于产妇产后恢复效果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妇产科整体治疗质量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作者:龚海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了解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1至2018.5的7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用护理常规,系统性组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认知、疾病治疗方案认知;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系统性组满意度、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认知、疾病治疗方案认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较常规组更好,<0.05.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作者:汪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在我院治疗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常规组(42例)和干预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减少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杨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药结合个体针灸治疗脑血栓后遗症的效果

    目的:分析在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治疗中以中药配合个体针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基础上以中医药配合个体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67%,较对照组的86.05%有显著优势(<0.05).结论:针对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以中药配合个体针灸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竹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二次自然分娩对女性盆底结构的近期影响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二次自然分娩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及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中选取60例,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均为初次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均为第二次自然分娩,观察对比两组产妇近期盆底结构变化.结果观察组二次自然分娩产妇发生尿道内口漏斗化、直肠膨出、子宫下垂以及会阴体活动过度的概率均高于对照组初次自然分娩产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采用盆底超声检查自然分娩后女性盆底结构得知二次自然分娩对女性盆底结构影响较大以及影响比初次自然分娩产妇明显.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目的:浅谈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提高家属对儿童预防的重视性.方法:加强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宣传,明确儿童预防接种各方面内容,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增加家属的预防接种知识水平.结果: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宣传,家属预防接种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保护了个体和群体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发病.结论:儿童家长可以正确认识儿童预防接种重要性,并且可以及时和自动预防接种.

    作者:徐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5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2.84%,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1.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颈椎病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方案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艾灸颈夹脊穴和悬钟穴联合常规针刺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推拿科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2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推拿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颈夹脊穴和悬钟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艾灸颈夹脊穴和悬钟穴配合常规针刺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祁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92例,将其随机分组,对实验组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改善,心理调节能力也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物质、社会、躯体和心理功能,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论

    目的:讨论静脉输液外渗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对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和处理措施的分析,有效解决静脉输液外渗的问题.结论:在患者的输液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期望能够顺利完成治疗、减少患者痛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鲁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分析与探究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感染肺炎的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新生儿患者,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为对照组新生儿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方式,为观察组新生儿患者选择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患者护理后的病情恢复效果以及对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新生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5%,观察组新生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两组新生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新生儿肺炎的病症情况,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作者:李瑞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