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分析与探究

李瑞雪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 新生儿肺炎, 综合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感染肺炎的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新生儿患者,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为对照组新生儿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方式,为观察组新生儿患者选择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患者护理后的病情恢复效果以及对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新生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5%,观察组新生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两组新生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新生儿肺炎的病症情况,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70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王晓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社区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接收的200例孕妇分成常规治疗组(n=99例)和综合治疗组(n=101例),对孕妇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的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综合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产前检查人数比例95.0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产前检查人数比例70.71%,而产后6小时尿潴留发生率2.97%则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产后6小时尿潴留发生率12.12%(<0.05).结论:对冠产妇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产妇积极的投入到产前检查过程中,同时对于产妇产后恢复效果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妇产科整体治疗质量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作者:龚海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系统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对性系统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针对性系统护理.护理2个月后观察护理效果,包括妊娠结局、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25%,参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1.2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系统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改善其血糖指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贺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使用改良圈套器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使用改良圈套器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直肠息肉患者64例,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普通圈套器电切治疗,研究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使用改良圈套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体征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总切除率为79.2%,研究组总切除率为94.3%,对照组并发症率16.98%.研究组并发症率5.6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使用改良圈套器治疗结直肠息肉效确切,且并发症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舒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会支持护理措施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效果实施社会支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比较采用常规护理及社会支持护理的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结果:患者采用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疗效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对比后差异显著,<0.05.结论:社会支持护理可有效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推荐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莫海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形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4例于我院出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形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前后相关评分、临床干预效果.结果:2组护理前相关评分未见差异(>0.05),与参照组相比,实护理后实验组智能发育指数评分、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高,实验组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干预总有效率(89.19%)与参照组(67.57%)想比较高,组间呈现明显差异(<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患儿经护理后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过黎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5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2.84%,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1.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颈椎病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方案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将主要研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作用分析.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0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将护理标识融入到医院里的各项护理制度中,并对其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与考核,让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能够掌握到,护理标识具体包括了护理识别标识,治疗标识,医院环境标识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为86.0%,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更优.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观察组的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够大大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手术顺利的进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于婉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施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开展治疗的具体措施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我们医院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资料70例施行分析,所选70例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剂量为每天10mg,研究组为每天20mg,两组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之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之后的血脂水平、血清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提供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开展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宝毅;禤彩霞;秦培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对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60例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7±4.6)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6±5.2)d.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胸外伤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缓解其不良心理,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大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报损的原因分析及其改进对策

    随着现如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为了进一步确保临床治疗的效果和相关治疗的有效性,静脉用药统一调配现如今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常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日常工作对于临床治疗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其日常运作的有序性和相关工作机制对于临床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因中心的工作涉及到诸多的药品,进行调配的过程中出现损失和报损的情况也是为常见的.积极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十分关键.

    作者:高永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所得卧床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依从性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所得43.33%,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了康复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应用.

    作者:陈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药物外渗及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的讨论

    目的:探究儿科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及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减少药物外渗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方法:通过对我院儿科患儿住院期间发生的30例药物外渗和不良反应进行讨论,查询资料,参考文献,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安辉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西比灵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内服.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交阻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江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术后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44例,随机将其分为中医组(22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中医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及护理后1周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的Beck焦虑量表(BAI)、Beck抑郁量表(BDI)评分比较中医组更低(<0.05);两组的护理满意率比较中医组更高(<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武霞娟;蔡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灸颈夹脊与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艾灸颈夹脊穴和悬钟穴联合常规针刺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推拿科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2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推拿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颈夹脊穴和悬钟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艾灸颈夹脊穴和悬钟穴配合常规针刺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祁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参与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教学中使用参与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进行实习的108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教学;观察组54例,采取参与式教学模式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教学.教学后比较两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优秀通过率4个指标来评价带教质量.结果:对照组操作成绩为82.11±9.57分,理论成绩为82.78±9.99分;观察组操作成绩为96.52±11.03分,理论成绩为93.44±10.01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教学满意36例(66.67%),考核优秀为40例(74.07%);观察组教学满意51例(94.44%),考核优秀为50例(92.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参与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教学质量更好.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手术室护理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能提高护士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优秀通过率,教学质量更优.

    作者:胡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作用分析

    目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作用予以分析研究.方法:将2016年至2017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纳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评分、术后感染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心理状况、疼痛评分、术后感染率以及各项数据指标恢复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术后痛苦,预防术后感染,可于临床之中予以推广研究.

    作者:徐颖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共三年开展本次研究,期间总共选取150例产妇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法为主.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垂直子宫缝合手术与B-Lynch缝合手术.记录两组产妇在术后30分钟、2小时、24小时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者产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者产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B-Lynch缝合术可以更好的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更好的提升出血控制效果,优化预后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对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就诊的50例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与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证实,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可以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下降,优化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邓亚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