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芬;罗洁;吴剑
目的:分析在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治疗中以中药配合个体针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基础上以中医药配合个体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67%,较对照组的86.05%有显著优势(<0.05).结论:针对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以中药配合个体针灸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竹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术后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44例,随机将其分为中医组(22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中医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及护理后1周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的Beck焦虑量表(BAI)、Beck抑郁量表(BDI)评分比较中医组更低(<0.05);两组的护理满意率比较中医组更高(<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武霞娟;蔡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6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康复训练,观察组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所得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梁万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手术效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参照组(100例)与研究组(10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手术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术前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0.05.结论:对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提升手术效率,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小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康复护理.综合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是从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自我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情况来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早期急脑梗患者的护理上使用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护理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形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4例于我院出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形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前后相关评分、临床干预效果.结果:2组护理前相关评分未见差异(>0.05),与参照组相比,实护理后实验组智能发育指数评分、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高,实验组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干预总有效率(89.19%)与参照组(67.57%)想比较高,组间呈现明显差异(<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患儿经护理后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过黎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研究对象:我院产后出血患者,例数:76例,纳入时间: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方式双盲原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组例数:38例.对照组治疗方式:常规方法,观察组治疗方式: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比常规方法与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1.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7%,组间差异较高(<0.05);分析两组患者有效止血时间、术后2h阴道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子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止血,减少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干预,对比各种护理方式对产妇负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产妇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70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王晓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92例,将其随机分组,对实验组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改善,心理调节能力也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物质、社会、躯体和心理功能,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0.05.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干预组改善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效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肖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阴道分娩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预防性护理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3例: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12h、24h同期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O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给予产后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大出血率.
作者:冀峥;翟淑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无创镇痛分娩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36例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无创镇痛分娩,对照组给予无干预自然分娩法.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镇痛分娩技术能够有效帮助产妇进行生产、缓解产妇疼痛、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无创、无副作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廖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减轻肿胀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造成肢体肿胀的病患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划分为常规组,采用一般性护理,4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与常规护理流程相比,实验组护理流程加入干预护理事项.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8天的治疗期之后,实验组患者恢复正常的比例要高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有40名(93.02%)患者肢体肿胀恢复正常,Ⅰ级肿胀2例,Ⅱ级肿胀1例,Ⅲ级肿胀0例;常规组仅有30名(73.17%)患者恢复正常,Ⅰ级肿胀6例,Ⅱ级肿胀4例,Ⅲ级肿胀3例.两组实验取得的实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病患消肿的时间为(4.2±2.1)d,常规组病人消肿时间为(7.5±2.6).结论:进行干预护理有助于四肢骨折病人提前恢复正常,缩短病人治疗肿胀花费的时间,减轻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疼痛,护理干预在治疗骨伤科患者术后肿胀方面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孟德珍;赵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病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病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应用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呈<0.05.结论: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并发症,安全性高,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付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例2017.2至2018.2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治疗前后患者应激水平;不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手术有关指标情况、应激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唐成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作用予以分析研究.方法:将2016年至2017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纳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评分、术后感染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心理状况、疼痛评分、术后感染率以及各项数据指标恢复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术后痛苦,预防术后感染,可于临床之中予以推广研究.
作者:徐颖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1至2018.7的7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心理组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老年慢阻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治疗配合程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水平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心理组满意度、心理状态水平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老年慢阻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治疗配合程度、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作者:练小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冠心病体外反搏治疗患者护理效果予以观察评估.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所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体外反搏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冠心病体外反搏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大幅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可于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吴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程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