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的应用

张秀英

关键词: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术, 应用
摘要:目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研究对象:我院产后出血患者,例数:76例,纳入时间: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方式双盲原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组例数:38例.对照组治疗方式:常规方法,观察组治疗方式: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比常规方法与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1.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7%,组间差异较高(<0.05);分析两组患者有效止血时间、术后2h阴道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子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止血,减少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检验创新实验班初探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社区、县、乡镇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实用型及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配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江西医专医学技术系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实验班的初步探索.

    作者:徐芬;罗洁;吴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系统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对性系统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针对性系统护理.护理2个月后观察护理效果,包括妊娠结局、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25%,参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1.2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系统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改善其血糖指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贺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率、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率、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下肢骨折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深静脉血栓率、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深静脉血栓率、HAMA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徐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对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60例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7±4.6)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6±5.2)d.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胸外伤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缓解其不良心理,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大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康复护理.综合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是从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自我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情况来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早期急脑梗患者的护理上使用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护理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9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程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无创镇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应用

    目的:观察无创镇痛分娩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36例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无创镇痛分娩,对照组给予无干预自然分娩法.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镇痛分娩技术能够有效帮助产妇进行生产、缓解产妇疼痛、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无创、无副作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廖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形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4例于我院出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形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前后相关评分、临床干预效果.结果:2组护理前相关评分未见差异(>0.05),与参照组相比,实护理后实验组智能发育指数评分、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高,实验组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干预总有效率(89.19%)与参照组(67.57%)想比较高,组间呈现明显差异(<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具有显著效果,患儿经护理后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过黎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6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运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实验组运用单纯修补术,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疼痛评分、胃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显著,应获得临床医护人员的大力推广.

    作者:丁天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报损的原因分析及其改进对策

    随着现如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为了进一步确保临床治疗的效果和相关治疗的有效性,静脉用药统一调配现如今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常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日常工作对于临床治疗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其日常运作的有序性和相关工作机制对于临床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因中心的工作涉及到诸多的药品,进行调配的过程中出现损失和报损的情况也是为常见的.积极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十分关键.

    作者:高永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的应用

    目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研究对象:我院产后出血患者,例数:76例,纳入时间: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方式双盲原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组例数:38例.对照组治疗方式:常规方法,观察组治疗方式: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比常规方法与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1.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7%,组间差异较高(<0.05);分析两组患者有效止血时间、术后2h阴道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子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止血,减少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92例,将其随机分组,对实验组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改善,心理调节能力也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物质、社会、躯体和心理功能,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影响

    目的:探讨对我科2016年-2017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2017年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进行一般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FPG、PBG、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危害大,严重的并发症会威胁患者生命[1].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多形式的、个体化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规范患者自我管理,从而使血糖达标,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掌握糖尿病知识,有效地自我管理[2].从而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利于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唐婉;杨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既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对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彭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儿营养不良应用临床护理的效果和对家长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目的:通过对小儿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护理在此类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5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护理前后的营养不良情况,评估家长SAS评分及相关健康知识评分.结果:护理后,患儿的营养良好、Ⅰ度营养不良例数多于护理前;家长SAS评分降低,而对相关健康知识评分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0.05.结论: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小儿营养不良患儿的营养状况,缓解家长的负性情绪.

    作者:蒋一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于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临床应用口腔正畸、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单一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PD、SBI、CAL、PLI、G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SNA、ANB、SNB角均小于对照组,<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患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小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干预,对比各种护理方式对产妇负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产妇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0例2017.5至2018.1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组,药物组采取药物治疗,药物+针灸组则采取药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缓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药物+针灸组疾病疗效、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缓解的时间、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相比较药物组更好,<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0.05.结论:药物+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性疼痛可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杜文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药物外渗及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的讨论

    目的:探究儿科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及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减少药物外渗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方法:通过对我院儿科患儿住院期间发生的30例药物外渗和不良反应进行讨论,查询资料,参考文献,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安辉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效果.方法:选取144例甲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9.0%)显著高于对照组(84.1%)(<0.05).两组治疗后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值都显著低于治疗前(<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效果优于丙硫氧嘧啶,能显著抑制FT3、FT4的表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