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淼
目的:调查我市儿童常见肠道病毒型别感染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集我县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三家县级医院接收的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患儿的粪便标本共151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儿童常见肠道病毒型别感染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肠道阳性率.结果:在1514份粪便标本中,检测出肠道病毒阳性共872份,占57.60%,各个病毒类型阳性及占比高的属CoxA6,其次为其他病毒与EV71病毒;男女患儿之间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不同年龄段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及各种病毒构成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1岁以下80份,1~3岁222份,3~8岁294份,>8岁276份,其中1岁以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低,3~8岁阳性检出率高.结论:2017年度我市儿童常见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偏高,医疗机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3~8岁幼儿,及时检测诊治,控制病情进展.
作者:胡凌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脑出血术后治疗中应用异丙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脱水、抗感染以及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异丙酚治疗.结果:同进入监护室时间点对比观察组患者ICP与AJDO2在达标时均显著降低,而MAP与HR则在术后各时间点并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在达标与拔管时各个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结论:在老年人脑出血术后应用异丙酚治疗可对患者产生良好的脑保护作用,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窦旭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于小儿川崎病护理工作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院儿科在以往四年之内所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资料45例施行分析,所选45例患儿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小儿川崎病护理工作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55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划为甲组27例、乙组28例.其中甲组为传统护理,乙组为快速康复护理,比较患者预后效果.结果:乙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甲组(<0.05);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显著小于甲组(29.64%)(<0.05).结论:在胃肠手术患者中,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前提下,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提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作用的相关研究.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11至2018.8的78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全方位组用手术室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切口炎症指标;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全方位组满意度、切口炎症指标、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手术室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作者:赵海霞;陈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加强对西药房药品监管力度,能进一步提高门诊西药房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以患者为中心并实施药学服务工作,能缩短患者医院候药区等待时间,进一步加深患者对药品知识认知程度,利于临床安全用药,对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满意度起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迪媛;杨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包装质量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自愿参与为前提、专业人员引导为条件,我院消毒供应室于2018年1月开始展开品管圈活动,活动主题为改善供应室包装质量,调查以往影响包装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强化包装质量的管理策略,有效落实措施,旨在提升包装合格率,保证物品包装质量,降低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包装样灭菌及包装合格率同活动前相比均有明显提升(<0.05);活动后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亦明显低于活动前(<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主题、目标明确,措施有理有据,将其应用于供应室包装管理有利于提升包装质量,进而更好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顺铂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Ⅱ~Ⅳ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Ⅱ~Ⅳ期鼻咽癌患者,依照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进行顺铂常规化疗+放疗的对照组与进行顺铂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原发病灶与颈部淋巴结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其对原发灶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但是在颈部淋巴结的治疗效果上两组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顺铂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治疗Ⅱ~Ⅳ期鼻咽癌具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且轻,安全性较高.
作者:沈二栋;翁洁;文芳;肖佳;罗盘;谢王踢;粟钰淇;黄辉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满意度影响进行探析和研究.方法:选择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门诊输液的4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升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徐雪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分析及对致残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简单护理,实验组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满意率;康复护理配合水平、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NHISS评分、功能独立FIM指数;致残率.结果:实验组急性脑血栓患者满意率、NHISS评分、功能独立FIM指数、康复护理配合水平、住院时间、致残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康复护理配合度,改善神经功能和降低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和满意度.
作者:孙慧娟;史述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取中医疗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与手术联合疗法,而观察组患者则联合采取中医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87.50%,较对照组的82.50%略高,但差异不显著(>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取中医疗法可取得满意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竹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带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满足,同时也带了许多问题,比如人们关心的就是身体方面的问题.由于工作等的原因,人们越来越不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的发展,导致身体疾病频发.
作者:杨金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四位旋转扳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表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四位旋转扳法为试验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每组各32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为93.75%,对照组为84.38%(P<0.05);治疗组疼痛VAS评分、COBB角改善较对照组也有明显改善(<0.05).结论:四位旋转扳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及颈椎曲度的改善有确切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作者:蒋学余;任祥;李黎;吕洁;王宗迪;李永清;李思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5至2018年11月康复科收治的腰间盘突出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保守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对比具有差异性(<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好转,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秋江;李林铃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80例剖宫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240例.其中,A组应用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新生儿远期机体功能明显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新生儿应用早期护理,能够保证新生儿的远期生长发育,减少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冬梅;朱佑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ICDSC量表早期评估及干预对急诊谵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的急诊谵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8例,研究组患者39例.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谵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数据对比<0.05.患者治疗后CCFSS评分对比<0.05.结论:谵妄发病率较高,且难以治愈,通过早期评估,可以早发现疾病,继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可以提升家属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张涛;何孔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肠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行胃肠手术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按照随即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结论:对腹腔镜胃肠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庄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胆固醇是否通过氧化应激导人致脐静脉内皮细胞DNA损伤.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赠送).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胆固醇(12.5mg/L,25mg/L,50mg/L)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12h,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γH2AX形成的焦点;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γH2AX的量;彗星电泳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胆固醇作用细胞后,细胞内DNA损伤情况.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三种不同浓度的胆固醇作用hUVECs 12h后均可诱导细胞内γH2AX形成焦点,随着胆固醇浓度的增加,γH2AX焦点的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强;彗星电泳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胆固醇浓度增加,细胞内拖尾DNA量逐渐增加DNA损伤加剧,细胞内ROS的水平下降.结论:胆固醇可以通过升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ROS水平终导致DNA损伤.
作者:曹海宁;周昌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4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运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实施护理.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与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应获得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它能使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获得改善,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满意度.从而此种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应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
作者:刘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护理行为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号单双数来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2例,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间进行比较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也较高,护理应用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俞晨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