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1临床资料例1,男,2岁10月. 主因发热3d,发现颈部肿物1d入院. 入院时体检:体温37.9℃,心率106次/min,呼吸28次/min,体质量14.0kg,神清,精神反应可,无皮疹,左侧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3.0cm×2.0cm. 部分融合,表面皮肤稍红,伴触痛,无破溃,余浅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眼睑无浮肿,双侧结膜无充血,口唇红润,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肿大,扁桃体及咽后壁可见白色分泌物.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腹及神经系统体检无异常. 我院门诊查颈部淋巴结彩超:左颈部肿胀处皮下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较大者2.6×1.4cm,目前未见液性区,肿物软组织稍肿胀. 血分析:白细胞25.72×109/L,红细胞4.28×1012/L,血红蛋白118g/L, 血小板500×109/L,LYM5.4%,NEUT89.4%,CRP139.65mg/L.
作者:夏明倩;甄炜娜;蒋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开展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6月-2017年1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120例,同期分别给予末梢血与静脉血采集,采用专用仪器对血常规指标进行分析,对不同采血方法下两种采集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以及重复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血组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血小板(PLT)水平均显著低于静脉血组,白细胞(WBC)水平高于静脉血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末梢血组患者CV水平较静脉血组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与采集末梢血比较,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稳定性更高,结果准确性高于末梢血,建议临床采用静脉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查.
作者:尹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慢阻肺住院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慢阻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6例,常规护理)与个体化组(38例,常规护理+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个体化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个体化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阻肺住院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依从性.
作者:贺银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控制躁狂症疾病时应用护理干预的办法对疾病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躁狂症患者分为两组组,分别采用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和简单护理干预(参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是否对本次护理干预满意,并且评价躁狂症发作的人数,患者的依从性是否提高,并且对护理前后患者的GAS、NOSIE和BRMS进行评分.结果: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较高,并且患者依从性高,躁狂症复发较少,并且护理后精神状况也较好.结论:对躁狂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治疗,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刘慧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所发挥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资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三个月后心房颤动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观察组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可显著减少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合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
作者:张潇丹;李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术中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5.00%)高于(77.50%)参照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参照组(80.00%),比参照组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鹿菲;刘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索腰腹部一次性负压吸脂在体形塑造上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至2018年4月22日期间我院体形塑造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单纯负压吸引法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对腰腹部进行一次性负压吸脂.结果:观察组上腹围的吸脂量(91.43±1.62)cm、下腹围的吸脂量(98.45±4.11)cm、形态完好率(98.00%)、患者对形态满意度(98.00%)、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腰腹部体型塑造时,选用一次性负压吸脂效果明显.
作者:孟庆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阻滞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阻滞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中药内服.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封闭治疗瘀血阻滞型跟痛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郑玮;张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手部骨折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双盲法纳入微型组与常规组(n=35).微型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常规组应用交叉克氏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86%,数值比较显著低于微型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97.14%,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微型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吴俊祖;韦汉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根管封闭剂iRoot SP与AH-Plus在单尖法充填椭圆形根管时的根尖封闭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其中iRoot S组31颗离体单根管牙采用新型根管封闭剂iRoot S以单尖法充填椭圆形根根管进行实验,AH-Plus组31颗离体单根管牙采用根管封闭剂AH-Plus进行实验.对照组31颗离体单根管牙不做AH-Plus、iRoot S充填.结果:根尖封闭性能检测结果显示,三组标本对比均有染料渗入,AH-Plus组、iRoot S组染料浸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H-Plus组与iRoot S组染料浸入程度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封闭剂iRoot SP与AH-Plus在单尖法充填椭圆形根管时的根尖封闭效果无明显差异,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iRoot以及AH-Plus值得广泛推广和临床应用.
作者:段燕;安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气压泵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描述运用气压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术后使用气压泵进行辅助性治疗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产妇160例,排除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及深部血栓性静脉炎为研究对象,例入观察组;选择同期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16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护理基础上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并施于护理配合,治疗结束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对两组研究对象DVT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泵治疗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袁星星;孙小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输血是临床救治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血液中含有凝血因子、蛋白以及细胞等,正确、合理的输血对疗效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输血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危险因素,若输血不良或者血源有其他疾病均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还会引发医患矛盾,影响医院形象.所以,提高医疗工作人员对输血安全性的重视度,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科学、正确的输血方式,对患者机体输入有必要的血液成分,降低输血风险,保证疗效.
作者:聂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初产妇妊娠期睡眠质量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轻对孕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SRS)对57例初产妇妊娠期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对影响因素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对象新生儿发育指标胎龄、体重、Apgar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妊娠期睡眠质量与孕育质量具有的较大的相关性.
作者:黄细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肿瘤患者在化疗中引起的恶心、呕吐进行预防和护理,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诺甲栓(肠炎灵栓)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孤立性直肠溃疡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诺甲栓(肠炎灵栓)肛门给药,1枚/次,1次/d,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为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诺甲栓(肠炎灵栓)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有效地起到止血、敛疮作用,较快地改善了临床症状,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汪承松;谈晚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手术室进行胃肠道手术的100患者为本次护理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应用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应用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术室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后相关数据.结果:应用组切口感染(6.0%)和切口愈合情况均远远优于对照组(20.0%),互比后(P<0.05).结论: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即能减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亦能改善其预后,对患者的尽快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廖勇;赖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行胸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或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辅助下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用时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气胸、肺部感染、肺不张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行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并优化手术指标,该手术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薛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白内障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98例白内障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情绪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95.91%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白内障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预防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鄢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点阵CO2激光对凹陷性痤疮创面瘢痕的修复及美容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凹陷性痤疮创面瘢痕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CO2激光磨削术治疗,给予研究组点阵CO2激光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改善情况,统计两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色斑面积与瘢痕面积大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SS评分以及色斑面积、瘢痕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7±0.72)分vs(5.64±0.81)分,(0.74±0.15)cm2vs(1.46±0.24)cm2,(1.22±0.32)cm2 vs(3.35±0.89)cm2,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93.33%vs 76.67%),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超脉冲点阵CO2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创面瘢痕可有效修复患者面部瘢痕情况,获得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周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脊椎外科收治的患者70例,按照随即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疼痛护理组各35例.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护理组术后2天、3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得分分别为(3.18±0.16)分、(3.64±0.42)分、(21.4±5.6)天及(80.0±3.9)分,疼痛护理组术后2天、3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得分分别为(2.14±0.13)分、(2.55±0.17)分、(9.4±2.6)天及(95.3±4.3)分,2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付晓;陈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