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雨萍
目的:分析中医内科疗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针对中医疗法于临床研究中对慢性支气管炎所起到的疗效.方法:将一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组对比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中医组与西医组,中医组患者施以中医疗法,西医组患者施以西医疗法,对比考量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分析临床中中医内科疗法是否具有实际作用.结果:经阶段性治疗后,针对两组患者病症情况展开分析,发现中医内科相关疗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而言具有一定临床效果,治疗有效率更高,较西医而言具有一定程度优势.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方式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而言更具有临床作用,中医内科治疗方式亦较西医治疗方式更有优势,若相关单位具备条件,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采取中医内科治疗方式治疗.
作者:赵维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曲伏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后患者病情和眼压的改善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6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曲伏前列素治疗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曲伏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实验组的眼压水平、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曲伏前列素治疗方法相比,应用曲伏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病情,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林优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丹参酮联合果酸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美容皮肤可进行诊治的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涂抹果酸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皮脂分泌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皮脂分泌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果酸可以明显提高对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降低皮脂分泌率.
作者:夏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危孕产妇产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78例高危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缩宫素宫体注射或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患者的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寒战、发热、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危孕产妇产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亚南;柳正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血液的净化中心所收治病患106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3例病患.仅观察组采取护理安全专项管理模式,常规组则为基础护理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及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均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血液的净化中心日常护理工作来说,采取护理安全专项管理模式,能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几率,提高血液的净化中心整体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莫颖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5)和行舒适护理的实验组(n=3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胃癌患者实施癌痛护理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5年4月-2017年8月间我院所接收的胃癌患者共86例,按入院时间分组护理,对照组经常规方式对患者护理,研究组便在该基础上,实施癌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在护理前对比两组的NRS评分未有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NRS评分则更低,同对照组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给予癌痛护理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减轻疼痛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将其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应用品管圈管理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不同管理模式病房进行分组,将产科普通病房分为选择组,产科VIP病房为对照组,将同期不同组别产妇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品管圈管理,以压疮发生的规范防治为目标,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QCC活动的实施,为医护人员管理质量的提升,工作创造力的提高以及降低压疮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思源;孙小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I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01~2018.01收治的78例IH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胃复安肌内注射,观察组应用规范化穴位注射配合针灸,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呃逆持续时间以及呃逆发生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呃逆持续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呃逆发生频率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IH患者较单纯西医疗效更好,能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采用.
作者:李志扬;景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中水动力辅助吸脂技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以本院在治疗的62例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患者.分成A组和B组,均是31例.A组给予水动力辅助吸脂术治疗,B组给予单纯负压吸脂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乳房隆起值均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B组为25.81%,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患者行水动力辅助吸脂术治疗可促进其乳房隆起,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0名患者,均为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同期接受治疗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对比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以及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启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析肢体语言沟通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预防接种的368例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各1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接种护理;选择组加强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比较儿童的接种顺应性指标.结果:选择组的儿童对接种依从的完全抵触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完全接受率高于对照组(P<0.05).选择组接种护理质量评分比较(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肢体语言沟通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增强儿童接种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王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性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综合性护理对护理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重症监护治疗室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呼吸性衰竭患儿中随机抽取56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儿为28例.实验组运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临床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时间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时间更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的呼吸性衰竭患儿中运用综合性护理的护理质量优于传统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儿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慢阻肺住院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慢阻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6例,常规护理)与个体化组(38例,常规护理+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个体化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个体化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阻肺住院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依从性.
作者:贺银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利用CT或者MRI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对比分析.方法:采用CT和MRI的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诊断.结果: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的准确率及不同损伤检出率.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MRI的诊断效果要高于CT诊断,灵敏度也很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利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选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以及性生活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所收治的良性子宫病变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本文选择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子宫全切组和子宫次全切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0例,对于两组患者在治疗时,分别采用相对应的手术方案进行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功能状况和性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满意度,子宫次全切组性生活满意度为80.00%(24/30),子宫全切组的性生活满意度为83.33%(25/3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的盆底性功能改变发生率,子宫全切组为16.67%(5/30),子宫次全切除组为13.33%(4/30),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子宫良性病变需手术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和子宫次全切术进行治疗在改变患者盆底功能方面以及影响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方面没有差异,因此临床可根据实际状况,合理为患者选择两种手术方案进行治疗.
作者:邵雨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开展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6月-2017年1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120例,同期分别给予末梢血与静脉血采集,采用专用仪器对血常规指标进行分析,对不同采血方法下两种采集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以及重复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血组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血小板(PLT)水平均显著低于静脉血组,白细胞(WBC)水平高于静脉血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末梢血组患者CV水平较静脉血组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与采集末梢血比较,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稳定性更高,结果准确性高于末梢血,建议临床采用静脉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查.
作者:尹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盆腔炎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脊椎外科收治的患者70例,按照随即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疼痛护理组各35例.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护理组术后2天、3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得分分别为(3.18±0.16)分、(3.64±0.42)分、(21.4±5.6)天及(80.0±3.9)分,疼痛护理组术后2天、3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得分分别为(2.14±0.13)分、(2.55±0.17)分、(9.4±2.6)天及(95.3±4.3)分,2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付晓;陈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隆鼻整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46例ASAⅠ~Ⅱ级隆鼻整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总有效率93.15%优于对照组72.6%;丙泊酚用量、恢复定向力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隆鼻整形手术中复合应用纳布啡、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丙泊酚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胡先彬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