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创伤反应比较

朱一品

关键词: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常规三孔,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摘要:目的:分析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创伤反应比较.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85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2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孔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观察组短,<0.05,但是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血清IL-6、TNF-α、CRP等数据差异均较小,>0.05.结论: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和传统三孔法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反应是相似的,但是单一部位手术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瘢痕.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对我国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质的不断改革中,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医药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而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和以病人为核心的药学监护工作模式当代医院要学工作模式的主导方向.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要求药物部门必须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同时要求药师改变传统的药品调配为主工作模式,实现向临床药学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随着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相关观念的转变,以适应临床药学工作发展的需求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人就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作出如下几点建议.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84例在我院接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组(42例)与干预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了生存质量,使患者的舒适度得以提高.

    作者:沈金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肝癌患者人文关怀需求与关怀实施

    本文阐述了老年肝癌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家庭成员照护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等.提出了护理人员要知晓人文关怀的含义,心怀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积极为患者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休息,关注患者的饮食与营养状况,尊重患者,切实做好心理疏导,协助家属做好家庭成员照护,增进感情交流,提高老年肝癌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陈美彤;张莉;项琳;赵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卵巢畸胎瘤疑难病理诊断问题的分析

    目的:观察卵巢畸胎瘤疑难病理诊断方法与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进行手术的卵巢畸胎瘤患者830例施行分析,总结病人的病理表现.结果:830例病人中肿瘤单侧发病713例,双侧发病117例,关于830例病人的病理类型包括成熟性囊性畸胎瘤816例,未成熟性畸胎瘤4例,卵巢囊性畸胎瘤伴癌变,癌变成分为鳞状细胞癌2例,卵巢甲状腺肿6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2例.结论:大部分畸胎瘤病变较为典型,病理诊断较为简单,但是一些病例病变不存在典型性,病理诊断的难度升高,特别是年轻病人判断良恶性、能否开展化疗治疗以及是否保留病人生育能力等,临床中需要依靠病理诊断做出有效的判断.

    作者:代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在预后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好(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疗效确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茹;吴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7年2月之前的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其余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肿瘤护理计划.总结所有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治疗疗效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依从率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护理计划在肿瘤护理管理中所产生的影响突出,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邹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凝血、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凝血、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2月98例接受凝血、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人群,对标本进行调查分析,对比不同时间送检结果、不合格因素构成情况.结果:技术因素是导致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与仪器、重复因素造成的不合格样本比较,差异显著(P<0.05);规范送检均值组样本检验结果与1h后送检均值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凝血、血常规检验时需严格按照执行要求操作,按时送检.

    作者:王菊;向英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再认识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systemiconsetjuvenileidiopathicarthritis,s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其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的诊断及治疗均较为困难,且部分患儿在病程中可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macrophageactivationsyndrome,MAS),该病进展异常迅猛,如不及时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差,sJIA合并MAS的病死率高达6%-8%.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本文对sJIA合并MAS的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重新认识.

    作者:姜红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维生素D缺乏症儿童接种五联疫苗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维生素D缺乏症儿童,接种五联疫苗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5例经临床确诊,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和同年度35例健康儿童接种五联疫苗阳性率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对象接种五联疫苗阳性率与同年度健康儿童预防接种阳性率比较(<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缺乏症对患儿免疫水平产生影响,维生素D缺乏使患儿抗体不易形成,内分泌、营养、射线照射等也是影响接种阳性率的重要因素,免疫反应水平还可能与患儿某些基因缺陷或异常有关,有些基因的改变影响机体对外界应答.

    作者:雷琳;胡桂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高症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硫酸镁及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75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h蛋白尿定量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24h蛋白尿定量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的发生率(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及24h蛋白尿定量水平,同时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也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吴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45例;参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妊娠结局显著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结局显著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治疗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该治疗方案需进一步加强临床实践.

    作者:朱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鼻整形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分析

    目的 分析鼻整形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在2016年1月-2018年7月间纳入治疗的74例鼻整形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7例.A组使用自体肋软骨移植进行鼻尖软骨复合体构建,B组使用常规材料进行复合体构建.对比整形效果.结果 A组的手术创面愈合时间短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B组为27.03%,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为鼻整形鼻尖软骨复合体构建患者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技术的整形效果较佳,可促进手术创面愈合,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老年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进行放疗护理的老年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在放疗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疗效突出,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建议应用在临床护理中.

    作者:宁凤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阻断胃-肺途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阻断胃-肺途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作用.方法:把某个医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1月在重症监护病房并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的202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2位病人按照治疗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101人,第一组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第二组的病人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实施阻断胃-肺途径的护理,护理结束之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VAP的发生概率.结果:第二组的病人的护理效果比第一组好,同时VAP的整体发生概率以及在后期的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于第一组.结论:阻断胃-肺途径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VAP的发生,是预防VAP的重要方法,可以在临床大力推广实施.

    作者:琚绍静;牛雅君;窦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预后较差.

    作者:朱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儿麻醉手术室护理

    小儿机体功能发育尚未健全,排泄功能较差,导致其麻醉难度较大,再加上小儿具有年龄小、好哭易动、不善沟通等特点,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临床上针对小儿手术患者而言,应严格掌握其生长发育状况与解剖特征,全面分析小儿的心理状态与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配合细心、周到、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如此方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重度烧伤患者治疗中悬浮床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50例重度烧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翻身床治疗,观察组采用悬浮床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结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护理时间,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采用悬浮床治疗,并开展恰当护理,患者创面愈合较好,护理时间大大缩短,避免了创面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周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射频微针、滚轮微针和微滴皮内注射三种不同的中胚层疗法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效果

    目的:研究射频微针、滚轮微针和微滴皮内注射三种不同的中胚层疗法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美容皮肤科进行诊治的78例敏感性皮肤患者,随机分为射频微针治疗组、滚轮微针治疗组、微滴皮内注射治疗组以及药物治疗组,分别采用射频微针治疗、滚轮微针治疗、微滴皮内注射治疗以及外用吡美莫司药膏治疗.结果:射频微针治疗组、滚轮微针治疗组、微滴皮内注射治疗组以及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射频微针、滚轮微针和微滴皮内注射三种不同的中胚层疗法均对敏感性皮肤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夏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24例手术患者进行实验,根据随机分配原理,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运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焦虑、抑郁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它能使患者的心情较为舒畅,病人手术过程中的恐惧心理逐步降低,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因此,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应被广泛推行,使其促进临床医学的积极发展,护理工作良好开展

    作者:冯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RI、CT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MRI、CT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50例进行实验分析,全部患者均单独采用MRI、单独采用CT以及联合CT、MRI,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结果:CT、MRI联合诊断肝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MRI诊断,诊断准确率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三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敏感度对比,CT、MRI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联合诊断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范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