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勤艳
基于医院外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先进的护理理论,还需要熟练高效的护理实操,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外科护理工作才能够有序开展,满足实际的护理需要.护理技能大赛作为护理实践平台,为护理专业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文章以护理技能大赛为研究出发点,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护理技能大赛背景下外科护理教学改革方法,以期为后续外科护理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作者:韦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高能量胫骨干开放性骨折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骨折类型,临床上针对该骨折治疗重视程度非常高.本文主要探究分析高能量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通过回顾近二十年来的相关文献,有效分析各种治疗方式之间的优缺点,充分归纳治疗特点.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能量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分型,然后探究高能量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治疗策略,后分析软组织处理策略,以供参考.
作者:范辉;张勤;包其能;高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文实验研究的89例对象,均选择我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且89例患者均行支架植入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89例患者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仅实施基础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根据护理数据分析可知,实施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的评价度较高,超过70%的患者可半月痊愈出院,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实际的推广意义.
作者:刘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工作中承受巨大职业暴露风险和压力,为了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大限度地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陶艳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儿99例(观察组)(轻度60例重度39例)及正常足月新生儿102例(对照组),分别于生后第3天监测胆红素水平,并记录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对照组、重度窒息组及轻度窒息组患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分别为22.5%、7.7%、18.3%,窒息程度越重,胆红素水平低,黄疸消退时间越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严重,胆红素水平越低,黄疸消退时间越长.
作者:洪艳;王陈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查对前置胎盘植入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8年2月接诊的80例高度疑似胎盘植入的前置胎盘作为实验组,选取无前置胎盘、无胎盘植入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产前对所有产妇行胎盘超声检查,以临床或病理诊断将胎盘植入分为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以及穿透性胎盘.测定所有产妇入院后24小时内、产后3天、产后4周血清HCG以及AFP水平.结果:80例前置胎盘产妇,超声诊断胎盘植入64例,后临床或病理诊断50例,诊断敏感性为64.10%,诊断特异性为78.13%,其中对穿透性胎盘植入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对照组血清HCG、AFP低,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穿透性胎盘在入院后24小时内,产后3天、产后4周血清HCG均显著高于单纯前置胎盘和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诊断穿透性胎盘植入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结合血清HCG、AFP检测,有助于对胎盘置入类型进行诊断.
作者:彭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以我中心2009年10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4例存在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进行病情判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显示,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为84.0%,恶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为93.1%,且不同性质结节各时间点的CT平均值(t=11.298,P<0.05)与强化峰值(t=9.146,P<0.05)、主动脉强化值比(t=-6.748,P<0.05)存在较大差异.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进行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价值显著,能够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跃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的技术操作与质量管理的方法措施.方法:分析中西药调剂工作质量管理的内容,并探究其重要性,并分别探究中药和西药调剂工作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结果:不断加强对中药和西药的调剂工作质量的科学管理,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为医院创造了收益,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结论:在医药管理工作中,中西药的调剂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其工作的基础,因此应严格按照医药管理标准、处方管理方法等规范中西药调剂工作.
作者:栾君霞;任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层级链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随机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肺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的中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湿罗音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链式护理干预,是新型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发挥护理团队优护理效能,提高护理质量及肺炎患儿的治疗疗效.
作者:邹雨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切治疗肠道大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肠道大息肉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25例肠道大息肉患者实施单纯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针对治疗组25例肠道大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切治疗,观察两组肠道大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肠道大息肉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显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肠道大息肉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肠道大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切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8例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奇偶法下分为观察组(行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偏执评分、恐惧评分、敌对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强迫评分、躯体化评分)项目优于对照组患者,产生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项目优于对照组患者,产生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而研究组40例则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氨氧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利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调节,从而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梁献添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研究双切口微创下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0月至2017年11月先后入院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60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所有患者采取膝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复位并且固定骨折,对照组使用常规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使用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两组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的长度,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总体住院时间,治疗后的效果等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总体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的长度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进行LISS钢板固定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后效果要比进行普通解剖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模式,双切口微创下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良好疗效,创伤小,固定牢,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覃锡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不同射野参数的调强放疗计划对宫颈癌术后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21例宫颈癌患者,其中患者年龄在18~60岁,平均年龄为(38.24±12.04)岁.均给予固定野调强放疗计划(IMRT)的两种计划,分别为P1(4cm2、6MU);P2(8cm2、8MU)治疗.观察患者分布均匀性指数、适形度指数等.结果:P2治疗时间、总跳数和总子野数对比均优于P1(P<0.05);两种治疗计划PTV的平均剂量、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相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cm2、8MU调强放疗计划参数适应宫颈癌术后治疗.
作者:莫颖;廖超龙;吴丹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能够纠正患者机体酸碱失衡症状,延长患者生存年限[1].然而此种治疗方法的疗程比较长,精力、金钱花费较多,且到治疗后期,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致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并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一定要积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积极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对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盼;冯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磁共振检查患者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和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磁共振检查患者资料100例,根据随机法将患者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检查完成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心理干预总体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接受磁共振检查患者,完善准备工作,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比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实施单纯修补术治疗,B组实施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B组;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胃穿孔疾病相比较,单纯修补术具有显著治疗效果,而且能够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得以有效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科志;王永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牛奶激发试验与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5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18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儿均试试牛奶激发试验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式的结果.结果:牛奶激发试验阳性率为39.4%(75/180),阴性率为60.6%(105/180).阳性组患儿与阴性组患儿在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情况均无明细差异(P<0.05).阳性组在激发后中性粒细胞比率比激发之前高,数据差异明细(P<0.05).在血清各特异性抗体方面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疑似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采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并无明显临床价值,需要采取牛奶激发试验对牛奶蛋白过敏症状进行诊断.
作者:沈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本文首先分析了医学模式转变下基层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现代管理经验与管理制度缺乏,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接着提出了采取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管理,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来提升基层医院管理成效,注重医疗服务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医护团队服务质量等策略.
作者:王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8例直径<2cm的肾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和研究组(46例,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临床结果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高于研究组6.52%,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24%、9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cm肾结石,疗效相近,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更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秦伟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