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传染病预防护理对策分析

王莉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传染病, 预防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传染病预防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本院从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参与诊治的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涉及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实行传染病预防护理干预,分析经护理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率.结果: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对症预防护理之后护理有效率是93.54%.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炙患者中强化传染病预防护理对策,可将疾病发生率减低,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4例,根据入院病情情况,分为脓毒症组(Ⅰ组)42例,严重脓毒症组(Ⅱ组)48例,脓毒性休克组(Ⅲ组)34例.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A组)82例,死亡组(B组)42例.分别对各组患者MEDS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进行对比,同时测定血乳酸水平.结果:Ⅱ组、Ⅲ组患者MEDS、SOFA、APACHEⅡ、血乳酸等指标(12.06±2.13、8.13±1.79、24.05±9.54、4.52±1.38;15.94±2.26、8.29±1.64、29.65±9.82、4.81±1.58),与Ⅰ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6.65、5.54、5.94、6.21;<0.05).B组患者MEDS、SOFA、APACHEⅡ、血乳酸等指标(15.73±6.55、8.56±2.91、29.13±9.87、4.71±1.34),与A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5.82、6.11、5.93、5.89;<0.05).结论:在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可利用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同时可对预后情况加以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颜渠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全程护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0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抢救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模式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显著(<0.05);与对照组的分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分更高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来说在抢救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取得良好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梅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配合临床防治先兆子痫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临床防治先兆子痫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6例先兆子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8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患者疾病的防治工作之中,进而对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压达标率、蛋白尿控制率及新生儿阿帕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先兆子痫可取得显著的作用效果,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作者:武春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将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实行于复杂肘关节骨折手术患者,分析和研究对其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文进行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本院实行手术治疗的60例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分组方法是随机法,一组纳入30例,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于参照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于实验组,研究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优良合计率、干预效果满意合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优良合计率和实验组患者计算数值对比,<0.05,出现数据计算和验证后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满意合计率和实验组患者计算数值对比,<0.05,出现数据计算和验证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肘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其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夏士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围术期护理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配合围术期护理不仅可以使髋关节得以改善,同时可以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孙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学软件设计课程中的美学因素探讨

    医学软件设计是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专业课程,在医学软件设计的学习和实践中需要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本文探讨了医学软件设计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五个层次相关的美学因素,认为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才能更好的设计出人性化的优秀医学软件.

    作者:张柯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8例加以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恢复情况、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皮瓣恢复良好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肩关节向上外展及肩关节水平外展度数、背伸中指与第七颈椎距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应用,可显著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及皮瓣恢复.

    作者:林于南;杨清凤;刘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路径化健康教育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功能锻炼的宣教;观察组40例,采取路径化健康教育进行宣教.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功能锻炼的优良率和依从性;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手术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优良率、手术的疗效、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功能锻炼中的实施,可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术后功能锻炼的优良率,保证手术的疗效.

    作者:张静;郑红;韩燕;包小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于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具体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近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所选病人施行分组,为对照组病人施行奥曲肽治疗,为研究组病人施行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加以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再次出血率和止血时间,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的止血成功率以及再次出血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为其开展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效果理想,能够降低止血时间,下降再次出血率,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一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训练,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为(3.2±0.4)分,Burke评分为(0.8±0.2)分,VFSS评分为(8.3±0.7)分,Rosenbek评分为(1.2±0.1)分,其各项评分数据均优于常规组(<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吞咽障碍,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京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与X线分析

    目的:分析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与X线的关系,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加压螺钉治疗,分析X线与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优24例,良3例,差3例,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关节功能、畸形、活动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随访6个月,1例出现轻度髋内翻,1例出现加压螺钉松动,发生率为6.67%.结论: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与加压螺钉位置、解剖复位等因素相关,临床应以X线为基础,选择理想的加压螺钉位置,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孟硕烽;杜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腹腔镜术后自控镇痛泵应用的护理

    目的:对腹腔镜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措施,以此探讨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100例患者,2016年1月~2017年12月是选择时间,行差别性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数据统计学处理组间VAS评分、副作用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的VAS评分(2.93±1.21分)、副作用发生率(6.00%)经数据统计学处理发现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5.65±2.62分、副作用发生率:30.00%),且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8.00%)数据经数据统计学处理发现高于对照组(68.00%),<0.05,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要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提高护理应用效果,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作者:邹静;杨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100例研究样本,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随机分配),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西医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并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其中改善情况较为理想的是实验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4%,,相比较下,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效果和单纯西医治疗相比更为理想,对患者神经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探析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均行针灸治疗,将其纳入常规组与康复组均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ODI、JOA评估结果优于常规组,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97.7%)高于常规组(86.0%),差异均显著(<0.05).结论:针灸治疗配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病患的腰椎功能,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淑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样本来源为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实验,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n=31),将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n=31),观察统计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数据参比差异.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有效率合计值对比参照组数据,<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形成显著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

    作者:李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脑电图(EEG)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1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行EEG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EEG检查正常36例(25.71%);脑电图异常104例(74.28%),边缘状态脑电图90例(86.54%),轻度异常脑电图10例(9.61%),中度异常4例(3.85%).不同年龄段EEG有差异,但三组患者均未见特异性脑电波改变.结论:EEG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还不具有特征性,但对其诊疗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任俊香;赵明生;张素科;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5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效果.结果:58例患者其中37例疼痛均得到缓解,7例痊愈,有效率为93%.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疼痛护理能够推动治疗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道娟;白美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的1月~2017年的1月我科收治的11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住院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护理实施健康教育意义重大,能够提高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大程度控制风险因素.

    作者:付营;胡学军;戚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目的:研究对妇产科医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名妇产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疗的对照组(10名)与采用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观察组(10名),每组均配备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各组经为期2个月的试验研究后,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各组医生、患者与其家属对于此次试验的结果反馈.结果: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表明,采用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的观察组包括自我评价、患者评价等方法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该培养方式更受临床医生欢迎,可显著调动医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不断提升医患沟通能力的目的,并取得了患者与其家属的广泛认可.结论:在诊疗过程中,加强与患者交流,通过保证患者知情权,诚恳待人,保持良好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疾苦,并学会容忍、宽容等方式有效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优化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臧香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在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2组,各60例.C2组:常规护理方法;C1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的方法.对比护理后2组在护理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C1组高于C2组冠心病患者(<0.05);在生活质量方面,C1组高于C2组冠心病患者(<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选择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方法,可以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凸显优质护理针对老年冠心病疾病的干预价值.

    作者:付营;胡学军;于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