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强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和卡托普利对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和卡托普利6.25~25 mg口服,每日3次.B组为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用药后3周和3个月分别观察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1)根据心功能改善情况,A组总有效率90%,B组总有效率7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超声心动图观察,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比B组明显缩小(P<0.05);(3)A组射血分数(EF)比B组有显著提高(P<0.05);(4)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A组室早数比B组显著减少(P<0.05).
作者:何焕友;彭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院于1993年5月开始应用腹腔镜在电视下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2例,效果良好.
作者:伍信阳;阮旭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过敏性哮喘中钙离子含量和分布,及与周围血白细胞分类关系.方法:检测过敏性哮喘豚鼠模型血浆及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同时涂片检查其周围血白细胞分类.结果:单因素分析见过敏性哮喘发作后期血浆钙上升,激素干预后下降;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在哮喘发作后即有一定程度上升,并有时间依存性,激素干预后仍呈上升趋势.周围血白细胞分类以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明显,但升高速度较慢,激素对淋巴细胞比率有早期干预作用.多因素分析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增高趋势与钙离子一致,糖皮质激素对淋巴细胞和血浆钙的即刻降低作用一致.结论:过敏性哮喘发作后,血浆与淋巴细胞内钙离子升高,且有时间依存性,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后期上升,两者呈正相关.激素对血浆钙离子浓度有控制作用,对嗜酸及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
作者:曹慧玲;国瑞祺;符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现就我院1996年1月~1998年6月收治的临床确诊60例异位妊娠病人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院自1989年6月~1996年12月对晚期肺癌病人手术治疗共155例,就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伟东;杜就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诊治不当,影响预后.我科自1992年4月~1997年7月收治CSDH 155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蒋鑫彦;卢少波;黄炜;顾建峰;张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室女崩漏范畴,它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之一.我科用补肾法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甄穗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1995年11月~1996年1月采用维丁胶性钙、氢氧化铝凝胶、叶酸、潘生丁联用治疗该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英;黎洁贞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建立和保持通畅的气道是复苏和抢救中重要的环节,而气管置管(包括经鼻、经口插管和气管切开插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我院10年间392例气管置管处理中,发生各类处理失误44例(11.2%).反思这些失误,对提高救治率无疑是有益的.
作者:麦悦强;吴恒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为降低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期间死亡率.方法:分析56例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脏骤停与高龄、泵衰竭、心律失常、持续心肌缺血、Q-Tc延长、低血钾、梗塞前无心绞痛发作、诱发因素有显著(P<0.05)和非常显著关系(P<0.01).结论:预防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发生,除应积极治疗心肌梗塞本身疾患外,还要注意消除诱发心脏骤停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汉灵;张云;林建材;阎纯英;连耀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院采用周期生理盐水(NS)冲洗和吸附法行无肝素血液透析(HD)80例次,效果较满意,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大庆;吕春燕;吴华芬;卢伟琴;叶蔚蔚;章巧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从1987年8月~1997年8月,我科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6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罗友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为明确我院门诊部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指导临床正确用药,笔者对1996年1月~1997年12月在本院门诊部就诊和留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816份阳性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红科;张红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下呼吸道感染一直是导致患者就医或住院的常见病因,其致病菌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治疗迫切需用广谱抗生素.现将我院呼吸科门诊所用的头孢布烯(ceftibuten,cedax,先力腾)、头孢拉啶及氟嗪酸三种口服类抗生素在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疾患中的临床与细菌学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徐坚纲;李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鼻咽癌在我国以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多见.鼻咽在解剖部位上是一个比较隐蔽的区域,加上目前还没有一项确定可靠的方法能在原位癌或更早的阶段作出诊断.因此,临床的早期发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院从1991~1997年共治鼻咽癌患者840例,其中延误诊断176例,占21%,现分析如下.
作者:曾勇;黄慕德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倒置大隐静脉作股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倒置大隐静脉作股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6例.结果:经术后1个月~12年的随访(平均3年),通畅率达74.5%,肢体存活率达95.7%.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下肢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叶建荣;符伟国;蒋俊豪;范隆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视神经炎是指视神经受到急性原发或继发性炎症的侵袭产生的炎症,临床上视神经炎大多是非特异性的,目前国内外治疗视神经炎的方法主要为使用激素等药物,我科通过挖掘祖国医学宝库,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用药对50例62只眼视神经炎的治疗观察,取得了可喜成绩,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玲;柏茂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主要死因,而当前治疗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药物是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我科自1996~1998年收治的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主要采用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而三腔二囊管很少采用,对其中收治的64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登豪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脑外伤后综合征是一种因颅脑外伤后遗留的综合征,其病情表现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多用护脑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往往收效欠理想.血府逐瘀胶囊是从血府逐瘀汤衍化而来的,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能治疗高粘滞血症、血瘀症的中药成品制剂,笔者近年来应用血府逐瘀胶囊配合西比灵、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181例,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杨君;吴巧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是在病毒感染之后数日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病死率很高.我院收治1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宏辉;陈纪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