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巍巍;王兰;汪涛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AD患者.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评定其非认知性行为和精神症状.并分析其症状特点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AD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出现率为58.94%,症状依次为行为障碍、妄想、焦虑、抑郁和幻觉.行为和精神症状与病期和痴呆程度有关(P<0.05).而伴有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显著高于单纯的AD患者,而Aβ1-42显著低于单纯AD患者.结论:AD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出现率很高.病期越长,痴呆越重,出现越多.脑脊液巾Tau蛋白和Aβ1-42为反映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传升;张萍;张中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关节疾患之一,主要表现为关节缓慢发展的疼痛、僵硬、肿大,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残疾.OA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影响很大,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本病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对其的研究已成为医学领域巾的重要课题.目前,OA的早期诊断、病变监测和有效防治仍是骨科领域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是当今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将就国外近年来OA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软骨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OA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作者:李蕊;肖迪;周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正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神经肌肉疾患.功能性电刺激主要利用电流的作用来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为修复后的神经重新支配肌肉争取时间.大限度地保留残存肌肉形态与功能.本文就其在治疗失神经肌肉萎缩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琦;王金武;曾炳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与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入选的237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行为类型、卒中类型、脑卒中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用t检验和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入选的237例中诊断PSD患者112例,非PSD患者125例.本组病例PSD发生率47.2%.②单因素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卒中类型与PSD的发生无关(P>0.05).而行为类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卒中病灶部位,社会支持程度与PSD的发生有关(P<0.01).③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A型行为类型者发生PSD的可能为非A型者的8.642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PSD的发生呈正相关,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损伤程度越重.其发生PSD的可能性越大,社会支持程度与PSD发生呈负相关,即社会支持评分越低,支持程度越差,越易患PSD,支持程度高者发生PSD的可能是支持程度低者的49.2%;损伤部位位于左前半球时,易患PSD.结论:PS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勾丽洁;许士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肥胖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脂膳食、能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少和遗传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肥胖都是一个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使许多疾病的发生危险增加,包括:冠状动脉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肝胆疾病等,死亡率也随肥胖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增加[1].通过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与血脂、改善糖代谢、减少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2-3].
作者:李筱雯;艾华;张宝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活动和参与状况的相互关系,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171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活动和参与状况进行评定,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活动正常者134例,占78.4%;存在参与受限者有129例,占总人数的75.4%;部分患者存在活动与参与不平行的现象.结论:活动和参与水平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加强改进个人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促进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
作者:陶巍巍;王兰;汪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肢截肢者基本运动的步态特征与正常人步态特征的差异.进一步阐明上肢运动在人体基本运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中采用Motion analysis system红外自动跟踪捕捉系统和Kisder Force Plate进行同步运动学和动力学测试.通过对正常人的手臂进行限制约束.对上肢截肢者进行模拟实验.结果:通过对手臂约束前后对比分析发现约束前后部分步态参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行走时步态参数差异较小,跑动时差异较显著;补偿运动[1]主要发生在躯干、骨盆、摆动腿:慢走时摆臂有利于增大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快跑时没有手臂的摆动在脚着地时向后的阻力增大.
作者:孙泊;危小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2例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征进行本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7例.分别进行体外冲击波冲击腰脊神经后支损伤部位和电脑中频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冲击波的治疗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近期作用显著,治疗组治愈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7.06%)(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征是腰痛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黄国志;梁东辉;樊涛;覃剑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6月-2006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全部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病程在14d以内.均为第一次发病,发病后均未行溶栓治疗,入选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腔隙性脑梗死;②脑于和小脑梗死者;③双侧半球均有梗死者;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者;⑤有明显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设研究组66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4.59±8.05岁:平均病程3.45±3.84d;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6例,中学19例,小学及以下31例;均为右利.对照组63例,其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文化程度、利手等与研究组基本一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王宏娟;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足下垂即足跖屈和不能背屈或背屈功能减弱,脑卒中后足下垂是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一种表现.我们曾尝试用头针、耳针、腕踝针和体针等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经多年反复摸索,发现针刺照海或大都穴可即刻致足背屈,重复性好.为证实针刺照海和大都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效果,对60例患者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千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刺血清对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针刺血清组,制备各组血清培养脑源性神经干细胞,然后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分化情况,计数各类分化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模型对照组神经元分化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针刺血清组神经元分化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处理可上调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促进脑损伤组织的康复.
作者:王素娥;彭争荣;钟广伟;李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动与体重调节密切相关的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观察不同运动量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运动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小运动量组、糖尿病中运动量组和糖尿病大运动量组.运动组按Ploug方法进行游泳训练.结果:正常运动组大鼠游泳8周后的血清瘦素浓度较运动前显著降低.运动前4组糖尿病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体重、血清胰岛素和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血糖浓度显著升高.8周后只有糖尿病中运动量组大鼠的每周体重增加数明显回升.血糖浓度较运动前降低35%,血清胰岛素浓度较运动前升高38%,血清瘦素浓度较运动前升高40%.而糖尿病小运动量组和糖尿病大运动量组大鼠运动8周后的上述指标较运动前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元相关回归分析.仅提示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是血清瘦素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正常生理状态下运动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是机体为维持自身体重稳定和能量平衡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而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状态下,瘦素似乎与胰岛素关系更密切.中等强度运动在降低血糖、改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似乎也改善了对瘦素的敏感性:运动量不足或运动量过大对糖尿病均无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吴毅;孙莉敏;胡永善;朱尚权;张新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北京市某医院癌症住院患者各类情绪问题和创伤后应激症状的状况.方法:采用事件冲击问卷、简明心境问卷-简式等测查工具对205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三大症状平均分都在2.5以下,焦虑、抑郁、愤怒、疲乏和混乱负性情绪平均分在1.5分左右.②闯入性再体验、回避反应、高警觉反应和PTSD总均分与POMS问卷的负性情绪维度和POMS总均分都正相关显著;与正性情绪精力维度相关都不显著.结论:癌症患者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多种情绪问题,创伤后应激症状常常伴有多种情绪问题,其中以焦虑、抑郁和疲乏为常见.
作者:杨智辉;王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引起我国政府、卫生部门,以及人多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对糖尿病防治研究的深入,运动疗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从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吴毅;吴军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脑磁图(MEG)评价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手区体感诱发磁场(SEF)反应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例PVS患者进行MEG手区SEF反应检查并与8例健康受试者手区SEF反应比较.结果:8例PVS患者中.3例双侧半球无SEF反应.4例一侧半球无SEF反应,另一侧半球SEF有反应,其中1例潜伏期及波幅接近正常并经治疗6个月后意识恢复外;3例潜伏期明显延长,治疗6个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两侧半球均有反应,但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PVS患者一侧半球或双侧半球SEF反应消失,此特征对判断PVS患者预后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素敏;吴杰;孙吉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单体Rb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凋亡和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IR)模型,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PLA2、c-fos和c-jun在脑细胞中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在大鼠MCA-IR脑损伤时,三七Rb1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和血清中TNF-α水平及cPLA2、c-fos和c-jun在脑细胞巾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七Rb1通过抑制cPLA,及相关蛋白表达,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东吉;武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癌症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编调查表.采用自评和访谈的方法,对安徽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118例参加医疗保险的癌症长期生存者进行调查.结果:安徽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直属医保中心共有登记参保人员117,916人,其中癌症患者970人,癌症患者比例为8.2‰,癌症长期生存者257人,占癌症患者26.5%,118人完成调查访视,随访率为45.9%.癌症长期生存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肿瘤类型、TNM分期、治疗方式、治疗相关并发症和生活方式.结论:应密切关注癌症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加强癌症患者的随访,重视癌症的诊疗规范和综合治疗.
作者:陈磊;熊福星;彭万仁;笪洁;杨守梅;陈振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耐力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运载体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和13只雄性对照LETO大鼠随机分为6组:A1组OLETF运动组、A2组OLETF运动+胰岛素组、B1组OLETF非运动组、B2组OLETF非运动+胰岛素组、C组LETO运动组、D组LETO非运动组.A1、A2、C组参照Ploug报道的大鼠游泳运动方法运动12周.A2、B2组经肝门静脉予胰岛素10U/Kg的注射.1min后处死取材.Real-time PCR方法测定GLUT4 mRNA.结果:GLUT4 mRNA表达在A1组比B1组升高3倍.A2组比A1组升高13倍,B2组比B1组升高20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2组比B2组GLUT4 mRNA升高2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耐力运动可以促进GLUT4 mRNA的表达,耐力运动和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作者:王丹;吴毅;胡永善;胡瑞萍;林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临床研究质量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k)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05),收集有关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人研究的文献质量,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共9个,但其方法学质量均欠佳(C级).与对照组相比,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明显的增效作用[RR1.69,95%CI(1.21,2.37),p=0.002],敏感性分析后得到的结果略有下降[RR 1.46,95%CI(1.22,1.75),P<0.0001].结论:目前有关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临床研究在科研方法学的应用方面仍有差距.本研究提示,家庭干预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但不排除与实验方法学质量低下及发表性偏倚有关.
作者:杜莲;蒙华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水平变化对兔膝关节软骨及关节液和血清中透明质酸的影响.方法:56只雌兔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B组关节固定,为OA模型组,C组切除卵巢后不补充雌激素,D组切除卵巢后补充雌激素,分别于第2、4、6、8周抽血和关节液,测定HA水平,并取右股骨内侧髁软骨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B、C组关节液HA均下降,血清HA均上升,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组关节液和血清HA与A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标本观察显示,B、C两组关节软骨均有OA改变,但B组重于C组,D组软骨退变程度较C组轻.结论: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致软骨退变,关节液及血清HA水平发生变化,其比值下降明显.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关系到OA的发生发展,关节液HA及血清HA比值下降,血清HA升高可能是OA的重要指标.
作者:包芸;包毅敏;常虹;赵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