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燕涛
目的:探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多盐酸氟西汀、潘立酮等药进行治疗,但是不会采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除了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外,还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加用甲硝唑片、兰索拉唑片、克拉霉素胶囊等口服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治疗过程后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8.09%(37/42)比对照组的61.90%(26/42)要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为31例,阳性率为73.81%(31/42),根除率为90.32%(28/31);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69.04%(29/42),根除率13.79%(4/29),两组患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根除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清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一扭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普外二科收治的胃穿孔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穿孔临床诊断标准》,入院前两个月未使用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有显著的效果,有着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和疼痛轻的优点.
作者:何修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6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掷骰子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及急救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判别护理效果.结果:将研究,发现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运转时长、急救评估时长、患者转醒时长和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抢救,减少运转的时长,提高患者生存几率.
作者:黄祥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该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倍他乐克、阿司匹林及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及LC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丹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疗器械维修工作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临床医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医疗器械维修应当形成综合型的体系,注重全面加强医疗器械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在综合分析医疗器械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维修管理体系.
作者:杜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分化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检测对照组、高分级前列腺癌组、中低分级前列腺癌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高分级前列腺癌组和中低分级前列腺癌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高分级前列腺癌组与中低分级前列腺癌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但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孙雪文;张志涛;张红艳;武旗;牛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疗器械属于医疗诊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辅助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诊疗效果,针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落实到实处,使临床能够安全的使用医疗器械,保证医患安全,促进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许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此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中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是3例,总有效率是94.44%,对照组患儿中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是14例,总有效率是74.07%,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2.4±0.6、3.9±0.8、5.3±1.2、11.3±2.9,对照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3.6±0.8、5.3±0.9、7.2±1.3、16.4±3.8,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护理管理者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对社区医院4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变革型领导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护理管理者变革型领导行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均处于中等水平,且两者呈正相关(r=0.65,P<0.05).结论:明确护理管理者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在实际中可以通过提高护理管理者变革型领导知识、能力水平,实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目标.
作者:王雅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对胸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胸外伤患者中抽选76例纳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单双号分成常规组(38例,予常规护理)和综合组(38例,予综合护理干预),经护理后,对比两组肺功能和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综合组患者VC、MVV均大于常规组,肺不张发生率(10.53%)和肺部感染发生率(5.26%)均分别低于常规组的26.32%、21.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伤后,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防止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娟;漆纯;黄艳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1060例妊娠妇女骨密度检测结果并对处于不同妊娠时期产妇的骨密度变化状况进行探析.方法:对在我院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1060例妊娠妇女和同时期100例非妊娠妇女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前者作为研究组,后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妊娠期靠后,骨质密度T值越低,出现骨质疏松比率越大,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随着孕妇孕周增加,其T值减小,骨质疏松概率越大.对孕妇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母体的缺钙状况,经饮食加补钙,可以使母胎的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
作者:吴红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方治疗淤积性皮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2018年收治的淤积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青霉素静滴抗炎及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予以青霉素静滴抗炎及活血通络方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活血通络方疗效上完全优于单纯抗生素及活血治疗,且临床上明显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俊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6年12月针对1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踝关节骨折给予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干预能促进伤口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楼晓庆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研究的对象均是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分配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的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结果为P﹥0.05.护理后,分析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93.33%在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结果是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实施.
作者:胡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小儿肺炎而入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到小儿肺炎的治疗中,可以显著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了患儿的恢复,增强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跟应用.
作者:刘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持续优化门诊的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法:对现有的自动发药系统流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其优点和缺点,并得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和讨论:药品的排放位置对于智能系统来讲较为重要,便于快速的运行和减低出错率,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避免意外的发生,不断的优化管理制度便于应对智能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尽量降低患者取药的时间,通过以上的种种方法不断提高自动发药系统的运行能力.
作者:秦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的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肠瘘患者24例,非肠瘘患者32例,对比分析该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5天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结果:非肠瘘患者术后PCT、CRP水平较术前均有升高,术后1、3天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5天呈明显下降趋势;肠瘘患者术后第3天较术后第1天PCT、CRP均明显升高,出现峰值后,于术后第5天下降;且ROC曲线下面积及敏感度CRP均高于PCT;结论:CRP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作用优于PCT.
作者:谢志远;岳婵娟;程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丙戊酸盐在我院精神科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200例患者,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分析用药情况.结果:丙戊酸盐与其它药物联用率占30%.结论:丙戊酸盐在精神科使用广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伊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对于儿科门诊护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采用常规护理的29例患儿,将其作为A组,另选取在儿科门诊采用护患沟通的29例患儿,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儿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儿,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开展护理期间,增强护患间的沟通,能够减少各类纠纷的产生,增强患儿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作者:王显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以无创正压通气结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前肺通气功能指标和肺换气功能指标均较差,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肺换气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以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氧代谢,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倪凯 刊期: 2018年第13期